不久将来的畅想(爱在系列一:青春)
不久将来的畅想(爱在系列一:青春)
有时候我觉得理查德·林克莱特是如此的残忍,他的作品喜欢用时间去讲述故事,不论是“爱在三部曲”还是《少年时代》都有这样鲜明的痕迹。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里去感悟,去实现也去销毁和否定,他镜头中的那个人似是多年前的充满幻想的少女,又像是拥有相似面庞而灵魂更换的妇人,那些都是时间带来的改变啊,它赤裸裸地将看似捕捉不到的时间用具体的形变告诉我们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感觉到威胁,也感觉到无奈。
《爱在黎明破晓时》是“爱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那时候男女主对于爱情、对于婚姻、对于性和责任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也有着莫名的恐惧,所以他们彼此想象着爱情的模样,交换着对于真爱与婚姻的理解,即使彼此只是初次相见。
因为没有经历,所以想象肆无忌惮;因为身边的现实,所以想象被印象驱赶。男主杰西说:“有时我梦想成为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有时觉得很容易做到,但有时又觉得很傻,似乎它会毁了我的整个生活。这不仅是恐惧承诺,或者我没有关怀与爱的能力。这仅仅是,如果我对自己完全诚实,我想我情愿死也想知道我真正擅长的事,我在这方面表现优秀,而不是处于一种友好的、关怀的关系中”。对于杰西的困惑,其实我也同样存在。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具备了迎接一段成熟的爱情的能力,会经营一段美好的感情,会成为一个贤妻和良母,但是有时候我又厌恶这样的期待,觉得这样不仅是循规蹈矩又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对于这样的感情做好受伤的准备。怀疑自己,有肯定着自己。
在这个对婚姻充满好奇的年纪,怀疑、恐惧、期待的复杂心绪难以言明,有时候会对一对在黄昏中相互搀扶的老夫妇的形象而感动,大声高喊自己又相信了爱情,有时候又会因为在网上看到那一幕幕爱情的悲剧感慨谈什么都别谈感情,有时候自己脆弱不堪,觉得无法忍受生活的一点不易,有时候自己又无坚不摧,觉得爱情的磕碰又算得了什么。这种迥异的思想就像一个钟摆,时而向左敲时而向右摆。
《爱在黎明破晓时》的两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在相遇时便开始了对于未来的交谈和想象,讲述的所有困惑都是对未来的触及,因为对于自己现状的不理解,所以把全部答案都交给了未来来回答。其实我们都明白,正是处在这样的年纪,对于未来的变换才会如此在意,未来是什么模样,全在自己心念的一瞬间选择,然后用时间去定性。
我很喜欢这一部电影,喜欢他们青春对于浪漫的冲动,也喜欢他们浪漫的六个月之后的约定,更喜欢他们浪漫的随心而动,不去留一个俗世的地址,不去告诉彼此一个固定的电话,为什么会这样?这不仅是对于浪漫的追求,也是他们此时对于现实的不确定,怕这些纠缠反而成为了理想化的绊脚石,成为葬送自己理想爱情的坟墓。所以,将所有对现实的期待和对理想化的追求都交给时间和约定,匆匆告别,相约六月之后。等待,时间,变化,约定,永恒,它们彼此在我们的生活交织,我们等待时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当遭遇变化又时常感慨时间的流逝,所有的不满都是这样的交替着,一次次的肯定,一次次的否定,或许这就是爱在黎明破晓时的反复吧,年轻着,所以畅想着,并浪漫着!
一然杂谈
微信:monvw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