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从古至今,日本人都热爱季节变换的美丽和这些无可避免的变化所带来的悲痛,他们为此而设置了各种节日和仪式——比如欢迎农历新年的春日祭,在盛开的樱花树下野餐,再比如向获月(Harvest Moon)献祭。(日本美学的四项基本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
(日本晚樱,摄于2020年4月5日)
对于这些内在冲动的艺术表达,保存在日本最早期的诗歌中。为了表达季节的主题和内心的诗歌冲动,画家和艺术家们也制作了相应的表象艺术。通过这种方式,日本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中季节匆匆的沉思,并以此表达着人类经验的真实本质和必要真理:流逝。
(老梅図襖 1646Kano Sansetsu )
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是日本神道(Shinto)的一个部分。神道是日本的原生信仰体系。从古代开始,神道就专注于人间的循环和每年的农业日历。这种神道的内在认知表现在它的众多季节性的节日和活动上。同样,季节的主题也在日本的文学和视觉艺术上有充分的表现。迄今为止最早的日本本土诗歌集,公元10世纪的《古今集》(Kokinshu)(一本古代和现代诗歌的选集)中记载的诗歌的主题就表达了很多“自然”的内容。这些诗歌,具有高度的审美自觉,不仅表达了所见所闻的季节变化,而且将人类的情感也依附在这些季节变换上。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带来的忧伤和失望,是这些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情感线索。平安时代的佛教和神道画作中经常出现的美丽却短暂的樱花树,就是这种情感的体现。秋景和冬景,以及秋冬相关的含义,比如依然开在枝头的菊花或是树上的柿子,叶子已经凋零,这些都是对于这样一种因物而哀的情感的强有力的表达。
(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内 蒲原 夜の雪 约 1833–34)
日本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是,在同一幅画作上描绘同一个环境的春夏秋冬的变化。举例而言,春天的意象可能是用一些开花的树或是植物来表达,夏天的意象用叶子重重的树或是湿热的氛围表达,一群鹅一般是用来表达秋天,而雪花和光秃秃的树毫无疑问是用来表达冬天(这个传统在日本的绘画中非常普遍,而季节的特点可能会绘作非常微妙)。 用这样的方式,日本的画家表达了自己对于四季变迁的喜爱,同时也是对于佛教“世事无常”的理解和表达。
(伝土佐光信筆 四季竹図屏風 15到16世纪早期)
神道和佛教的共同影响,对于季节变换的重视,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神道还是佛教的画作中,都有盛开的樱花树,也都表达着美丽而短暂的含义。类似的,绘作着四季变换的水墨画通常被放置在佛教僧人的私室内。佛教的庙宇里通常有形状为花朵、鸟以及其他自然景象的装饰物品。
(日本建仁寺内,摄于2019年9月)
除了在同一个作品中表现四季以外,日本的艺术作品还会把其他的相关意象放在一起表达。在桃山和江户时期,四季的花朵和植物,比如李子花、鸢尾花和朝阳,成为了画作的主题。相应地,漆雕容器、和服(晨衣)和陶器也会装饰有这样的图像。当自然景象作为装饰图案的时候,它们通常都会做一些处理,以加强装饰的效果。这些景象都有各自的文学内涵,表达各自背后的心情和文化内容。
(朝顔図屏風 19世纪早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