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王德明:【冤屈的乌鸦】(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总 编:鱼儿姐姐
冤屈的乌鸦
文/王德明
据说,诗人张继在他的【枫桥夜泊】中:是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表达内心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用乌鸦的叫声烘托愁绪,会让作者的心情雪上加霜。
其实,这是一个冤案。
人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事物的,听到乌鸦的叫声心里就发冷。因此,才有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除了乌鸦一声声嘶叫的凄凉外,更说明乌鸦是一种起的早、勤劳智慧的鸟。
据考证,乌鸦是很有人情味的一种鸟。小乌鸦出生后一直都是由父母亲照顾着,不离不弃直至出飞。但是,当老乌鸦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老乌鸦的口中,回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厌烦,直到老乌鸦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常用来教育子女不要忘记父母抚养之恩要孝敬长辈的典故,成语“乌鸦反哺”的出处。
乌鸦还是一种非常谨慎的鸟,它的窝都是建在高高的树梢儿之上,电塔之上。那一年,我去邻村读书,道两边的树梢儿上就有许多乌鸦的窝。每天经过那里,总是会听见它们的啼叫。恰恰相反,总是感觉乌鸦的叫声很温暖的,因为心想美事。
一个傍晚,我早早放学回家,在那条小道上遇见了一位邻村的姑娘。
小道很窄,我赶紧给她让开路。当她走过去以后,回过头来莞尔一笑。这一笑,印在了我的心,仿佛变成了一幅挥之不去的油画。一个双眸深情而婉约、宁静而飘逸的美丽姑娘,背靠着翠绿的田野,闪着金光的夕阳,不远处还有几朵血红的云彩。白色的衬衫,勾勒出她的身段儿。衣服有些破旧,但穿在她的身上却似乎要比白纱丝绦还要一尘不染。右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里面堆满了小山一样的蘑菇,却没有一丝一毫地玷污她干净到彻底的典雅,反而更给唯美的东方神韵增添了一份古典意味的稳重。这一刻,我,永永远远地记下了。
她,记下了吗。
知道她家住在邻村后,我格外在意她的出现。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在那条小道上能看见她,虽然只是看一眼,不多说一句话。常常跑去邻村看露天电影,说是喜欢看电影,实际上就是为了看见她,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回来的路上常常会听见乌鸦的啼叫,苍凉而悠远,最是初恋的感觉。对,初恋,苍凉而悠远。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主要是形容说全天下的坏人都是一样的。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说明世界的大同。天下乌鸦一般黑,还真是一个真理,因为各地的乌鸦确实长得一般黑。但是,看见白的乌鸦、花的乌鸦,却让我长了见识,知识的一半是见识。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发展,我会不会很快就能获得一张文凭。
网上流传着一则故事。
说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年迈的父亲问正在看书的儿子:那是什么?
儿子看了看说:乌鸦。
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说:乌鸦。
没多久,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乌鸦。
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的乌鸦是什么的时候,儿子咆哮着说: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乌鸦。
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了一个四十多年前的日记本,上面清楚地记着,“三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
父亲说:那是乌鸦,宝贝。
过了一会儿子又问父亲:那是什么?
父亲说:那是乌鸦。
就这样,在这个下午,儿子一共问了四十多次。父亲不厌其烦的回答,觉得儿子可爱极了。然而,四十五年后的今天,同样的问题父亲只问四次,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甚至粗暴的咆哮。
乌鸦尚知反哺,人还真不如乌鸦。
我释然。
一声乌啼,不一定是霜满天,也有可能是春满园。因为乌鸦是名人,构陷它的谚语多,骂了一辈又一辈,我都替它感觉冤。
冤屈的乌鸦,我不忿。
月落乌啼,恰逢昙花盛开,不早不晚,晨光熹微,爱情正好。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德明,黑龙江省人。热爱生活,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偶有感悟于笔端,常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团队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文学总顾问:鹏 鸣平台总顾问:边士刚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宣传推广:鼎文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总 编:鱼儿姐姐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