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导读

汉娜·阿伦特是讨论开端的理论家。她所有的书都是讲述不可预料的故事(无论是极权主义的奇特恐怖,还是革命所给予的崭新开端)。每个哲学家的特点就在于:他带给人们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他可以让你不再熟悉那些你自以为已经熟悉的事物。阿伦特就是这样。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的现代化一直是对人类世界的主要威胁,(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它摧毁了所有稳固的东西,让一切东西都卷入运动中。不同于马克思把这种变化看做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阿伦特把它回溯为偶然的人类行动所造成的非人所愿的后果,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中发生的对教会财产和农民财产的大规模剥夺。因为财产(从时代相传的土地权的意义上)一度是闻名世界的主要根基,它让它的所有者致力于保持世界的稳定型。由16世纪的剥夺所引发的巨大变化是双重的。一方面,本来在世界中有稳固之所的农民变成了临时工,要完全投入到满足他们肉体需要的生存斗争之中去。另一方面,稳定的财产转变为了流动财富——资本,并携带着马克思做出出色描述的动态效应,人类发现他们不再居于一个稳定的、为了持久存在而建的事物世界中,而是被吸收到了一个不断加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在阿伦特反思自动化的含义的时候,这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已经超出了自然需要的范围;的确,自动化所涉及的活动、方法和消费品是高度人为的,但是她指出这种现代的人为性完全不同于从前文明所寓居的、具有稳固世界性的人造物。在《人的境况》中,她把发生的事情描绘为“自然的非自然增长”或“生命过程的释放”,因为现代化已经证明了它极其擅于提高生产、消费和增殖,比从前的时代大大加快了人类生产和消费的步伐。她认为,由于经济考虑成为了公共关注和公共政策的中心(而不是先前所有文明时代那样,隐藏在家庭的私人领域内),世界的毁灭和人类越来越强烈地根据他们的消费欲求来理解自身的倾向,就变成了必然的代价。

汉娜阿伦特这样描述我们的“消费社会”的可怕景象,这种“可怕之处”或许我们都天天遇到,且习以为常:

“激励着马克思和各类工人运动中最优秀成员的希望——自由时间最终将人类从必然性中解放出来并让劳动动物富有创造性,建立在一个机械论哲学的幻觉之上,就是假设劳动力像任何其他能量一样是守恒的。如果劳动力在生命的苦役上没有消耗完,就会自动地培育出其他更'高级’的活动。……在马克思以后的一百年间,我们认识到了这个推理的谬误之处:劳动动物的空余时间只会花在消费上面,留给他的空余时间越多,他的欲望就越贪婪越强烈。这些欲望也会变得更加精细,以至于消费不再限于生活必需品,而主要集中在多余的奢侈品上,但这些变化都不会改变这个世界的本性,相反,它包含着更大的危险:就是最终没有一个世界对象能够逃过消费的吞噬而不被毁灭。

(0)

相关推荐

  • 哲学的现实性与时代性探讨

    [关于世界的哲学态度论述] 摘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是人类社会时代发展思想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哲学如何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体现在实践基础上,因而哲学是 ...

  • 金钱之藤何以缠绕权力之树

    权力的能量远远大于金钱.一个人只要手中握有权力,即使没有钱,他也可以左右别人的生死,引发人们的恐惧,但如果一个人除了钱之外,一无所有,那么,他很容易成为别人嫉妒和仇视的目标,就像路边一块没有归属权的肥 ...

  • 观影:《汉娜.阿伦特》引起的胡思乱想

    (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不是很象中国演员蒋雯丽?她们俩都是犹太后裔.其实钱学森也很象有些犹太人.) 根据语音讲话整理: 一, 我最近进了一个"深圳后院读书"群,这是 ...

  •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文/蒋学强 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在微醺时起身,也许是就此别过,也许是下一轮豪饮前的暂息.身边的人还在身边,只是仿佛远了些.更远的地方,你还在看着我, ...

  • 浅谈个体语境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麦芽悦分享第五期

    演讲人:朱聪,我们的麦芽之友聪哥,也是我们麦芽的长期支持者,被洪哥誉为"一个一直在寻找如何和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们相互理解是需要通过语词来进行的,我们所运用 ...

  • 汉娜·阿伦特,一个“不用扶手思想”的人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一.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1972年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加拿大社会和政治思想研究学会举办了一个关于阿伦特的学术会议,在会上,有人这样问阿伦特:&quo ...

  • 汉娜·阿伦特|​积极生活与人的条件

    作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  著名思想家.政治理论家 我打算用积极生活(vita activa)的术语,来指示三种根本性的人类活动:劳动(labor).工作( ...

  •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哲学思考

    今天介绍的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有关"恶"的理论.从"根本恶"的理论到"平庸之恶"理论,是她的"恶"体系真正的完善和构建. ...

  • 高峰枫: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抄袭了历史学家希尔伯格吗? | 西东合集

    1961年,汉娜·阿伦特受<纽约客>杂志所托,赴耶路撒冷报道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1962)的审讯.艾希曼在二战期间,负责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用火车运送到集中营,是 ...

  • 汉娜·阿伦特:康德的书名

    曹明.苏婉儿 译 我说过,我将会表明:作为一位哲学家的康德,对人事领域的态度与别的哲学家--尤其是柏拉图--的态度有哪些一致,又有哪些分野.这会儿,我们先聚焦于首要的这一点:哲学家对生活本身--生活本 ...

  • 汉娜·阿伦特:克尔凯郭尔 | 西东合集

    陈高华 译[1] 七十五年前,年仅四十三岁的克尔凯郭尔在哥本哈根的一所医院里孤独地死去.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享有的恶名远远多于赞誉.在公众的眼里,他的人格及其生活方式的怪异是引起诋毁的原因,只是在他去世 ...

  • 汉娜·阿伦特书信集:32年信笺,女哲学家的情感秘密

    思考可以让我们拒绝罪恶,远离作恶. -- 哲学家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家,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政治理论家"或" ...

  • 汉娜•阿伦特生平著述年表

    1906 10月14日 生于汉诺威的犹太家庭 1910 父亲患病后举家迁回柯尼斯堡,投奔祖父母 1911 父亲被送入柯尼斯堡精神病医院 1913 父亲去世 1913 入埃尔维拉斯奇特尼克学校读书,目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