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温室里的花朵需要呵护,白手起家的孩子自寻出路
北京时间8月6日,李娜纪录片《娜就是我》于腾讯上线。在率先放映的“上集”中,我们既看到了李娜作为一名妈妈,每天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也看到了电影“《李娜》”的一些拍摄花絮,更史无前例地看到了导演陈可辛以及李娜母亲眼中的那个李娜。
当然,李娜的故事似乎永远都少不了那个14岁的李娜,无论是她的自传还是她的纪录片,最触动受众们感性的都是年少时的那个李娜,这部纪录片也不例外。
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幕叫做“破茧成蝶”。
北京到武汉,李娜回到家乡,回到了很长时间没有来的中山公园。
“这条街是原来小时候教练让我们练身体跑步的地方,其实小时候特别讨厌这条街。”
公园里满是人围观训练的网球场,每天练身体的老街,可望却不可及的游乐场......这是李娜梦开始的地方。
随后,镜头切换到了“光谷网球中心”,电影“李娜”的武汉片场。
李娜退役不久之后就传出了李娜自传电影的拍摄计划,不过一直都没等来拍摄以及上映的消息。终于在最近一两年的时间,球迷们翘首以盼的“《李娜》”进入正式拍摄阶段,距离上映也越来越近了。
这部纪录片也在这时经历了升华,电影“《李娜》”的导演陈可辛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眼中的李娜。作为一名导演,他必须对电影的主人公做最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不负众望,对李娜进行最成功的刻画。
陈可辛谈到:“其实电影最难的就是剧本,因为我们一直在找她的愤怒来自哪里,她的能耐、到最后她能拿到冠军。因为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是什么?”
陈可辛心里其实是没有答案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年轻的李娜经历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李娜。
作为李娜的球迷大家都知道,在14岁那年,李娜有一个人生重大转折点的出现——她最爱的爸爸去世了。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才成长的,但通过爸爸的事情,我好像一天就长大了。因为不敢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露在大家面前。”
那是李娜最痛苦的回忆,也是身上最痛的伤疤。爸爸的病情她一直并不知晓,甚至连爸爸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对于一个14岁的女孩来说,那种瞬间被告知失去至亲的感觉是我们常人很难想象的。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去世后,我的世界都变了颜色,感觉都是灰色的。”
“突然我会觉得,所有的事情,必须要靠自己了。”
在经历一夜长大的痛苦后,李娜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温室里的花朵需要呵护,白手起家的孩子自寻出路。”
爸爸离开后,这个家就得由李娜来撑着了,李娜开始担负起了这个家的责任。
在那个时候,那样的环境,再加上那样的事情发生以后,李娜知道只有打好比赛,自己才有能力养好这个家。
这就是李娜动力的来源。正如李娜说的,如果不是因为爸爸的离开,自己可能也不会这么想打好网球。
随后李娜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爸爸的心愿,拿到了全国冠军,随后李娜破茧成蝶的故事我们也都清楚。
爸爸的离世是李娜人生的转折点,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塑造了李娜。她倔强、独立而又勇敢,在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整个家庭;她真实、率真,她只想做自己;但她又脆弱而敏感,在她看似桀骜不驯的外表之下其实有着一颗想被人保护的心......
这种种的种种,都是我们爱着的那个李娜。
很多人开始了解、喜欢李娜的时候可能只有十三四岁,那时候的李娜在女子网坛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这正是14岁的李娜在失去至亲后,坚强勇敢,通过数十年奋斗的成果。
看着曾经那个令人心疼的女孩不断成长,拿下一个一个又冠军,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网球的历史,到现在身为人母,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们为你欣慰,也为开心,更为你骄傲。
李娜,感谢你。
在有你在赛场陪伴的日子里,那是我们关于网球最美好的回忆。
拿下冠军时,我们为你骄傲;
经历低谷时,我们也替你难过。
感谢你,让我们始终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没有爱错人!
同样,你也要感谢14岁时那个勇敢、坚强的自己!(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Mr言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