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 孩子的坏情绪,走进“隐秘的角落”,影响性格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一大早就见识了一位“铁石心肠”的奶奶,任凭三岁的孩子嚎啕大哭,就是不理睬!真真颠覆了“长辈溺爱孩子”的认识。
那天,路过小区物业门口,远远就看见有个两三岁的孩子撕破嗓子啼哭。哭声中有无奈、委屈、甚至还有些绝望。物业人员上前询问:“宝贝,爸爸妈妈呢?”
不问还好,一问孩子哭得更伤心了。一旁修剪树枝的工人朝不远处努了努嘴示意:原来,孩子的奶奶就在马路对面,祖孙俩僵持着呢!
“你自己走过来!你再不过来,我不要你了!”奶奶隔空喊话,孩子就是不听,哭着哭着,还蹬起了小腿。
见围观人群多了,奶奶无奈,只得摇摇头走过来,一边还不忘数落:你个坏脾气的小孩,再哭,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
孩子一贴上奶奶,立马小手紧紧圈住老人脖子,真怕将他给送走了。看着祖孙俩远去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
小孩子的坏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孩子发脾气,作为家长,你如何应对?
不同的回应方式,养育不同性格的孩子。
1)“哄哄,有什么大不了!”
他还是个孩子,哭了闹了,哄哄他就好,能有什么关系!于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家长百般哄宠,甚至拿物质进行弥补。
将问题缩小性的家长,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孩子情绪,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赶紧把麻烦解决,孩子不哭闹就行。但其实,这种对待方式,没有从源头上去解决孩子负面情绪的问题,孩子长大后,依然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导致人际关系受阻。
2)“哭,也没有用!”
与哄宠家长截然相反的是独断性家长,看到孩子闹情绪,他们无比厌恶,动不动呵斥,时不时揍孩子,传递给孩子“笑”是个好宝宝,“哭”是个坏孩子。
孩子的负面情绪在压抑中积累,研究表明,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尊水平比较低,情绪调教能力差,男孩子甚至会过早学会抽烟和酗酒。
如何处理孩子的坏情绪?
诚然,孩子坏脾气,很招家长烦;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连成人都有坏情绪,何况是孩子?
如果家长只接纳孩子的欢乐,却见不得孩子的暴躁,孩子的负面情绪无处可藏,才更容易出问题。那些被强行压抑孩子的情绪,日积月累,只会成为他们伤害自己的利器。
当然,孩子坏情绪袭来,父母也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学会有技巧处理:既帮助孩子情绪落地,也要帮助他们学会妥善处理。几个要点,供家长参考。
1)调整期待
看到孩子发脾气,家长更生气,由此常常导致亲子矛盾爆发。所有的问题指向一点:期待!孩子因为期待未被满足而法脾气,家长因为孩子的表现未达到期待而生气。
改变从“调整期待”开始,家长首先要把期望水平调整至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持平。心态上的改观,能帮助父母用最好的状态去倾听孩子心声,给予孩子爱和理解。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得到正向情绪的孩子,才能反馈出正面情绪。
2)表达感受
面对“情绪宝宝”,家长不要情绪对抗,而是要进行“无攻击性表达情绪”。
比如,看到孩子生气地砸玩具,家长可以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问他:“你哭,是不是因为妈妈不允许你看动画片?”这个信号,相当于帮助孩子打开情绪阀门,让他自动释放坏情绪。
等孩子表达完自己的感受后,情绪趋于平静,这时家长再告知原因:“妈妈之所以关电视,是因为我们约定的一集动画片看好了,时间到了,我们也需要吃饭了。”孩子小,帮助他们梳理前因后果,他们也听得进去。
然后家长再给孩子期待:“等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一起看一集动画片,好吗?”
无攻击性表达情绪,家长才能带着理解说服孩子;孩子感受到被父母理解了,也便愿意听了。聪明的父母,懂得先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在理解与接纳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划定事情的明确界限。
3)寻找方法
帮助孩子情绪落地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认识情绪、处理情绪。针对3~6岁幼儿阶段孩子的特性,用绘本讲道理是最喜闻乐见,也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式。我儿子小的时候,我曾经入手过一套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情绪,处理情绪的绘本,叫做《拜拜了“坏”情绪》,感觉不错。
绘本通过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传递出孩子身上最常见的情绪:生气、害怕、难过、焦虑、害羞、嫉妒……让孩子明白,原来这是自己的坏情绪,原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坏情绪。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每种情绪,都有不同呈现方式。比如《我不害怕了》,在这个绘本中,通过一个主人公小朋友的经历,展现出小朋友身上各种“害怕情结”,怕上台演讲,怕雷雨天气,怕狗,怕一个人入睡……同时从小朋友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让孩子感同身受。释放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坏情绪。
研究表明:坏情绪会影响人的一生命运。3~6岁是关键,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培养一个阳光健康的宝宝。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