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空战(43)~1943年1月上旬的战斗
【缅甸空战】内容简介
从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开战的那一时刻起,缅甸的天空就再也不能平静、祥和。以英国皇家空军、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美国陆军航空兵为代表的的盟军战机与日本陆军航空兵展开了时间长达4年的空中较量,其最终结果,就是日军在1945年5月被彻底赶出了缅甸的天空和陆地,盟军最终收复缅甸全境。
缅甸航空战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空战、菲律宾空战、马里亚纳空战的形式不同,这里没有大机群的生死搏杀,有的仅仅是小机群日复一日的游猎,缅甸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有长达5个月的雨季,为双方作战部队提供了难得的休战时期。双方部队在此期间获得休整和补充,等待雨季结束再次投入作战。
本文将从开战时讲起,介绍这四年期间的双方空战历程与双方王牌部队的战绩。
主要内容……
(一)1943年初的局势
(二)阿恰布的防御部署
(三)盟军动向
(四)1943年1月上旬的战斗
1943年初的局势
地中海战场
1942年11月初,在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23日~11月3日)中,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挫败了隆美尔元帅的非洲军团对埃及的威胁。随后展开的“火炬行动”(1942年11月8日~11月16日)登陆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对北非的德意联军形成夹击之势。
盟军最高领导人即将在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1943年1月14日~1月24日),讨论如何击败轴心国的战略。
苏联战场
1942年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在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11月23日)中将德军及其盟友大约27万人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
虽然希特勒命令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坚守待援,但曼施坦因指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解围行动于1942年12月底被苏军粉碎,保卢斯第6集团军弹尽粮绝,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太平洋战场
在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近海,美日双方经过数次惨烈的海空大战之后,日军已经无法为百武晴吉的第17军提供补给,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日军大本营即将在1943年2月展开“ケ号作战”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但盟军方面对此还毫无察觉。
阿恰布的防御部署
随着英军进攻态势逐渐明朗,饭田祥二郎中将调整了原防御部署计划:
将原属于第33师团的第213步兵联队第1大队,指挥官宫胁幸助大佐从第33师团中剥离出来,改为由第十五军直辖。
接下来将阿恰布与缅甸若开邦整个作战区域划入第55师团的防区范围内,由第55师团为第213步兵联队提供作战支援。
第十五军修改后的防御部署
饭田祥二郎中将这样调整的好处显而易见,原本第33师团承担着英帕尔和阿恰布两个方向的防御任务,而第18师团与盟友泰国相邻,几乎无所事事。现在将第33师团从阿恰布方向的防御任务中解脱出来,改为由第55师团承担。
第56师团负责防御云南方向、后方无所事事的第18师团接手第55师团防区,负责防御印度列多方向。这样的安排使第15军下属的每一个师团都能负责一个方向上的防御任务。
新官上任与人事更迭
原第55师团长竹内宽中将于1942年12月转任日军参谋本部付一职,继任者为陆军公主岭学校教导团长古闲健少将,同日晋升中将,古闲健于1942年12月13日抵达仰光就任第55师团长,4天以后,英印第14师发起第一次若开战役,古闲健面临英军攻势的考验。
陆航这边第5飞行师团也有人事变动,原第七飞行团指挥官山本健儿少将于1943年1月初调回日本本土,担任陆军滨松飞行学校校长,继任的指挥官是田中友道少将,1942年12月31日到任。
1月3日,新官上任的田中友道想盘点一下自己手下的战力,他视察了第98飞行战队,提出以下要求:
第98飞行战队全部27架九七重爆都具备夜间攻击能力,其中9机要具备在暗夜条件下出击的能力。
战队长楢崎五百刀大佐哭丧着脸对新上任的田中少将说:“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第14飞行战队即将转入新几内亚加入第六飞行师团作战,在1942年末的战斗中,第14飞行战队已经损失了部分战机和机组,此时并不满编。
根据日军大本营的命令要求,不足的部分将由第三航空军自己想办法解决,第14飞行战队在调走前必须恢复到满编状态。
于是,同样装备九七重爆轰炸机的第98飞行战队就成了免费血包,11架可用的九七重爆被上级调给第14飞行战队,作为补充机使用。
不仅如此,第五飞行师团师团长小畑英良中将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痴迷于对加尔各答进行夜间空袭,他命令第98飞行战队调拨部分精干机组由第五飞行师团司令部直辖,继续对加尔各答市进行夜间空袭。田北次郎中尉、田中清治中尉、石户勇治少尉三个精锐机组被第五飞行师团司令部要走了。
这样看来,在1943年1月初,第98飞行战队真正的作战实力很可能仅为1个中队(9~12机)规模,根本不能达到田中少将的期望。
不久以后,第98飞行战队战队长楢崎五百刀大佐也被调离,1943年1月11日,他被转入日本本土第1飞行师团担任参谋,由第12飞行战队附前野荣吉中佐(35期)继任战队长。
盟军的动向
总的来说,1943年1月上旬(1日~10日)没有爆发空战,但盟军航空兵每一天都很忙碌,为了支援英印第14师的第一次若开战役,英国皇家空军与美国陆航联手,每天都对日军的航运、集结点和道路进行攻击,试图扰乱日军的集结与补给,我不可能一一记录每一天的行动,若有遗漏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美国陆航第7轰炸大队在新的一年里,将针对缅甸日军铁路系统和桥梁发起更多的打击行动。
布伦海姆轰炸机此时依然是盟军中-缅-印(CBI)战区中装备数量最多的轰炸机,进行这样的空中封锁活动代价高昂,地面炮火与当地恶劣天气造成的损失常常超过日军战斗机造成的损失,对于布伦海姆轰炸机来说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单引擎飞行的布伦海姆轰炸机往往不能安全返回基地。
装备布伦海姆4型轰炸机的第11中队从锡兰岛离开,进驻印度白加奇基地。第34中队从昂达尔移驻杰索尔,主要执行夜间轰炸任务。
在若开邦的丛林和干涸的水田中,盟军开辟了很多简易机场,部分飓风战斗机将进驻这些前线简易机场,从这里起飞支援若开战役。
英军的主力战斗机——飓风、莫霍克需要的起飞滑跑距离短,适合在这种地形上起降。
日本陆航的战略侦察行动使用高速的百式司令部侦察机,战术侦察行动一般使用老旧的九九军侦和九八直协侦,这两种老飞机航速慢,在遇到盟军战斗机攻击时很难逃生,就这样,在第一次若开战役中,灵活且大量建造的盟军前线机场很难被日军侦察机发现,随后进驻这些机场的战斗机极大的限制了日军战术侦察行动。
第79中队飓风战斗机分队进驻代号为“Hay”和“Lyons”前线机场。
第135中队飓风战斗机分队进驻代号为“George”和“Hove”前线机场。
腾出机场空间之后,原驻防锡兰岛的两个飓风战斗机中队——第258中队、第261中队现在分别进驻加尔各答德姆德姆和吉大港。
第28中队现在换装了飓风2B,进驻吉大港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第20中队也开始将老旧的莱桑德侦察机换装为新的飓风2B。第3照相侦察队(3PRU)现在改名为第681中队。
在目前阶段,交战双方都没有资源向作战部队提供超过最低限度的空中补给。
我们可以拿同一时间发生在新几内亚的瓦乌(Wau)之战做个对比,1943年1月底,莫尔兹比港的美国陆航第317、374两个运输机大队的达科他运输机向瓦乌镇出动了240架次,成功地运送了澳第17旅的士兵,加上弹药、补给品和两门25磅炮,以及超过500吨物资,成功地击退了日军冈部通少将的进攻。
1943年1月上旬的战斗
1月1日
第5中队哈雷(A.H.Haley)少尉驾驶的莫霍克战斗机在钦敦江上被日军高射炮击落,飞行员阵亡。
第353中队梅西(Massey)少尉驾驶的哈德逊轰炸机在洞鸽(Taungup)的侦察任务中失踪。
1月2日
英军第607中队,第615中队各派出4架飓风战斗机空袭马圭,第615中队的芬恩(R.C.Finn)少尉被日军高射炮击落阵亡。同一时间,由莫霍克战斗机护航的布伦海姆轰炸机空袭了阿恰布基地。
在八莫~密支那上空,美国陆航第23战斗机大队第76中队的韦尔伯恩(Jeffery O Wellborn)上尉宣称击落一架Ki-45屠龙战斗机,但缅甸的日军没有配备这种战斗机,这可能是驻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第21独立飞行中队的或者是中国境内日军第18飞行战队的(未确认)。
从1月2日起,至22日止,第五飞行师团指挥官小畑英良中将命令第50飞行战队以东吁、马圭、阿恰布为基地,夺取阿恰布地区的制空权。
飞荇猪评:
小畑英良中将恐怕只是说说而已,也没指望第50飞行战队这20架战斗机闹出什么了不得的大动静,对面仅仅吉大港附近的英国皇家空军,就有5个战斗机中队,真打起来未必能讨得便宜。
实际上,1943年1月份,日军战斗机单位是在缅甸的几个机场打游击战,为了防止盟军侦察到战机驻地,然后被盟军轰炸机炸毁在机场上,缅甸的日军战斗机单位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频繁转场移动,以游击战的方式来减少损失。
第五飞行师团实际上有这个条件,在缅甸的日军4个飞行战队,现在拥有十多处机场可以进行游击战,这样看来,兵力不足倒也是件好事,至少机场空间不愁了……。
注:仰光附近3~4个机场,东吁x2、阿恰布x4,马圭x2、瑞波、腊戍、密铁拉、密支那,此外还有正在兴建的其他机场。
阿恰布的日军机场分布
这种机动作战惹得地勤人员叫苦连天,由于第50飞行战队没有专用的人员运输机,每次转场作战地勤人员经常要挤在隼式战斗机的机身里面,以一种很不舒服的方式移动到新基地,更别提有的时候还会遭遇敌机,地勤人员看不到外面的战况,提心吊胆的蜷缩在机身里面祈祷着不要被击落。
1月3日(不存在的空袭?)
英军宣称当天15架日军轰炸机在15架日军战斗机护航下空袭了芬尼机场,此外6架轰炸机空袭了吉大港,但日军方面没有这次攻击的记录。
1月4日
美国陆航第436轰炸中队与第9轰炸中队各派出6架与4架B-24,空袭了曼德勒的铁路编组站。
同日,第9轰炸中队的3架解放者对仰光的日军航运行动进行了侦察。一艘15000吨级日军运输船被两枚炸弹命中起火,返航途中解放者又空袭了仰光港的码头,2架日本战斗机升空拦截,但未能击落B-24。
1月5日
日军第33师团,第213联队指挥官宫脇幸助大佐,派出第2大队砂子田少佐防御阿恰布外围的拉代当(Rathedaung),而砂子田少佐派出由渡边贞夫中尉率领的第11中队进入马约半岛顶端,阿恰布的外围阵地东拜(Donbaik),恰好英印第14师第47旅对东拜展开攻击,这股日军阻止了英军的进攻,此战中渡边贞夫中尉战死,由小队长浅野源次郎少尉继任。
此后,英军围绕东拜展开了50天的战斗,先后发起了七次攻势,但都被日军不断赶到的增援部队挫败。
1月7日
日军第50飞行战队在此期间没有发生战斗,因此当天升空4架隼式战斗机进行对轰炸机战斗训练活动,3架在降落时刹车不灵敏,地勤人员抱怨说,新补充的12个机尾轮,刚刚换上,就有两个尾轮碎裂飞散,国内新造的隼式战斗机质量越来越差劲了。
尽管有很多抱怨,但是日军整备班还是利用空闲时间,用被毁的“梅号”和“菊号”的零件拼凑出一架新的隼式战斗机,还用“桐号”与第64飞行战队的报废机的零件拼凑出另一架隼式。
1月10日
驻印度的美国陆航第341轰炸机大队下属第22轰炸中队的5架B-25米切尔轰炸机与第491轰炸机中队的3架B-25米切尔轰炸机首次从查库利亚(Chakulia)基地出击,伴随这次行动的还有美国陆航第436轰炸中队的6架B-24解放者,他们进入缅甸境内,轰炸曼德勒南部的密宗大桥(Myitnge Bridge)。
B-24解放者轰炸机从15000英尺高度进入,投掷了27枚500磅、15枚1000磅炸弹,击毁了密宗大桥其中一个桥墩,大桥垮塌跌入了密宗河。
上图并不是1月10日这次的轰炸照片,而是1943年8月3日的空袭照片(出自CBI战区报纸Roundup)
第十航空军这一系列针对日军航运和铁路的空袭,干扰了日军从海路向仰光运送补给的行动,对日军铁路系统和桥梁的突袭削弱了日军通过铁路网向上缅甸地区运送补给的能力,加剧了日军的补给问题。
尽管飞机数量很少,但第7轰炸大队指挥官康拉德.内克拉森(Conrad F. Necrason)中校还是组织了一次对泰国的白昼侦察任务,3架第9轰炸中队的B-24解放者飞到泰国北越府上空,发现并拍摄到了日本人正在兴建的“泰缅铁路”。
第9轰炸中队的巴顿中尉从这次侦察任务返回“熊猫”基地(潘达维斯沃),当他放下起落架时,发现其中一个主轮胎瘪了。他命令机枪手射爆了另一侧的主轮胎,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着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