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三大定律、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于信息的本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在;有人认为信息是存在于物质与意识之间实观而不实在的东西;有人认为信息是与物质和精神并列的世界第三本原;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认为:信息是系统状态的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的标志。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对于信息的本质认识或概念定义就不同。然而,世界是统一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虽然人们从不同角度可以形成信息的不同定义,但是各种定义之间一定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信息的数学定义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在其著作《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建立在概率统计模型上的信息度量。他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他认为,信息是“使不肯定程度减少的量”,是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些不确定性包括时间、空间、品质、风险、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信息量是一个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程度减少的物理量。不难发现:申农对于信息的定义,完全是基于数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由此可以得出:

信息的数学定义:信息就是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

这里的“系统”实际上就是“事物”。统一价值论认为,事物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整体性、规律性、系统性。与此相对应,信息也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类信息、整体性信息、规律性信息、系统性信息,它们分别用以消除属性不确定性、整体不确定性、规律不确定性和系统不确定性。

信息的数学定义如下图:

二、信息的哲学定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会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相应的主观反映,从而构成信息。由此可以得出:

信息的哲学定义:信息就是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全新主观反映,或者信息就是新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信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新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即形成新事物的认识;二是,事物在人的头脑产生全新的反映,即形成事物的新认识。这两种情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事物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整体性、规律性、系统性。与此相对应,信息也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类新认识、整体性新认识、规律性新认识、系统性新认识,它们分别用以形成属性的新认识、整体的新认识、规律的新认识、系统的新认识。

信息的哲学定义如下图:

三、信息的价值定义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类之所以发现、掌握与运用各种信息,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在于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由于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价值。由此可以得出:

信息的价值定义:信息就是能够增加事物价值量的主观认识。

事物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整体性、规律性、系统性。与此相对应,信息也可分为四个层次:属性类主观认识、整体性主观认识、规律性主观认识、系统性主观认识,它们分别用以提高属性的价值量、整体性价值量、规律性价值量、系统性价值量。

信息的价值定义如下图:

四、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

申农阐述了信息的数学定义是“消除不确定性”,统一价值论认为信息的价值定义就是“增加事物的价值量”。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确定性”。确定性是指事物出现的概率,不确定性是指事物不出现的概率。显然,两者之和为1(即100%),即两者为互补关系。提高确定性,就等于减少不确定性;相反,减少确定性就等于提高不确定性。由此可见,“消除不确定性”就是“提高确定性”。

2、“提高确定性”等同于“增强有序性”。每个系统都由许多元素组成,而每一个元素可存在若干个逻辑的、时空的、物理的参量来决定其存在状态或运动状态。对于同一个参量,如果系统中所有元素都能够按照特定的规则(如数学规则、逻辑规则、物理规则或生命规则)来进行排序,那么这个系统的所有元素就是完全确定的,或者说是完全有序的;相反,对于同一个参量,如果系统中所有元素的排序没有任何数学规则、逻辑规则、物理规则或生命规则,那么这个系统的所有元素就是完全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完全无序的;许多情况是,系统中所有元素的排序介于完全确定与完全不确定之间,或者说介于完全有序与完全无序之间,既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由此可见,“提高确定性”就是“增强有序性”。

3、“增强有序性”等同于“增加价值量”。系统的有序性可分为结构有序性与功能有序性两种。其中,以数学规则、逻辑规则或物理规则所确定的有序性,就是结构有序性;以生命规则所确定的有序性,就是功能有序性。显然,对于非生命系统为主体来说,系统的有序性是指“结构有序性”;对于生命系统(如动物、植物和人类)为主体来说,系统的有序性是指“功能有序性”。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提出用“序参量”来描述一个系统宏观有序的程度,并用所谓“长寿命”的序参量作为参量,通过“伺服原理”来最大限度地消除方程中的大量自由度。显然,“序参量”只能用来反映系统的“结构有序化程度”,而不能用来反映系统的“功能有序化程度”。功能有序性是一种特殊的“活”的结构有序性,而一般的结构有序性是“死”的有序性。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物理学本质就是“广义有序化能量”,它包括“有序化实能”与“有序化虚能”两个部分,其中,“有序化虚能”就是能够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有序化实能”,因而也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有序化实能。功能有序性可分为直接功能有序性与间接功能有序性,其中,直接功能有序性可采用“有序化实能”来描述,间接功能有序性可采用“有序化虚能”来描述。总之,对于生命系统来说,“增强有序性”就是“增强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有序化实能”与“有序化虚能”,就是“增加价值量”。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五、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

信息的哲学定义是“人脑对于事物的全新(正确)反映”,统一价值论认为信息的价值定义就是“增加事物的价值量”。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形成正确反映”等同于“形成正确决策”。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充分而正确的反映。人的决策过程可分解为五步:首先,通过感觉系统对各种事物的属性进行感觉,以构建正确的感觉数据库;其次,通过认知系统把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探索各种事物的整体性、规律性与系统,以构建正确的认知数据库;第三,通过评价系统(包括需求系统、价值观系统和情感系统)对每个事物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计算出各种事物的价值量、价值率和价值率高差,以构建正确的评价数据库;第四,通过意志系统对每一种行为方案(包括超复杂行为、复杂行为、简单行为、具体动作等)的价值关系进行计算,以构建正确的行为数据库;第五,根据“最大价值率法则”(或利益最大化法则),选择出具有最大价值率的行为方案。显然,只有“形成正确地反映”(包括正确感觉、正确认知、正确评价、正确策划四个方面),才能“形成正确决策”。

2、“形成正确决策”等同于“形成正确行为”。有了正确的决策,就可以使行为方案具有充分而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大大减少行为过程的盲目性。而且,人在行为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分阶段、分层次地反馈行为结果,针对不断变化的行为对象、行为环境和行为主体,及时地修正和调整行为方案。行为方案的实施过程与修正过程通常是同步进行的,此时人脑中的感觉数据库、认知数据库、评价数据库、行为数据库时刻进行着数据交换与数据变更,并保持着动态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形成正确行为”。

3、“形成正确行为”等同于“增加价值量”。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最大价值率法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的价值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增长。因此,行为的正确性与否,完全取决于该行为结果是否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增长。显然,价值增长的速度越快,行为的正确性就越高。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六、正信息与负信息

信息可分为正信息与负信息。信息有数学定义、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三种类型,同样负信息也有数学定义、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三种类型。

负信息的数学定义:负信息就是提高事物的不确定性(或消除系统的确定性)。

负信息的哲学定义:负信息就是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全新错误反映。

负信息的价值定义:负信息能够降低事物价值量的主观认识。

(一)负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

负信息的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是:提高不确定性等同于降低确定性,降低确定性等同于降低有序性,降低有序性等同于减少价值量。

负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二)负信息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

负信息的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是:错误反映新事物等同于形成错误决策,形成错误决策等同于形成错误行为,形成错误行为等同于减少价值量。

负信息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七、价值转化定律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过程要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消费过程、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

1、消费过程。人的消费过程可以分解为四个基本部分:一是代谢性消费过程,即食物类价值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二是生理性消费过程,即温饱类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三是个体性消费过程,即安全健康类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四是社会性消费过程,即人尊自尊类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如下图的上半部分。

2、生产过程。人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个体性生产过程,即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为等效劳动潜能;二是社会性劳动过程,即社会性价值转化为等效劳动价值。如下图的下半部分。

3、劳动过程。人的劳动过程就是整合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它可以分解为四个基本部分:一是代谢性劳动过程,即生物化学能转化为生理潜能;二是生理性劳动过程,即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三是个体性劳动过程,即整合个体性生产价值与劳动潜能并转化为劳动价值;四是社会性劳动过程,即整合社会性生产价值与劳动价值并转化为使用价值。如下图的中线部分

人的生命过程(即个体价值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消费过程、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三者循环往复的过程,一刻也不能停顿。这三个过程一旦出现短暂的停顿,人的生命系统就会立即崩坍。

个体价值系统的循环转化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价值转化定律: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四种消费性价值(即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两种生产性价值(即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四种过渡性价值(即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循环转化的过程。

八、价值三大定律

通过分析信息在生命系统中的价值作用,可以得出价值三大定律。

(一)价值源泉定律

根据信息的数学定义、哲学定义与价值定义,可以得知:生命系统中,由于信息的作用,减少了各种生命要素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各种生命要素的有序性,增加了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总之,生命系统中价值总量的增加或减少,完全是由于信息作用的结果。由此可得:

价值源泉定律:生命系统中,价值总量的增加,完全是由于信息注入的结果;价值总量的减少,完全是由于信息流失的结果。简而言之,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价值守恒定律

信息可分为正信息(或正向信息)与负信息(或负向信息)两种。其中,正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或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负信息的本质就是增加或提高系统的不确定性。系统中,负信息的输入过程可以看作是正信息的流失过程。如果系统既没有正信息的作用,也没有负信息的作用,其价值总量必然会保持恒定不变。由此可得:

价值守恒定律:当生命系统有信息输入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将会不断增长;当生命系统有信息流失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将会不断减少;当生命系统既没有信息输入,也没有信息流失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将会保持恒定不变。

(三)价值转换定律

根据“价值守恒定律”,生命系统如果没有信息的作用:在所有的消费过程中,消费性价值转化为相应的过渡性价值时,既没有价值量的减少,也没有价值量的增加;在所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性价值转化为相应的等效过渡性价值时,既没有价值量的减少,也没有价值量的增加;在所有的劳动过程中,一种过渡性价值转化为另一种过渡性价值或使用价值时,既没有价值量的减少,也没有价值量的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信息的作用,人类所有的价值转化过程与价值转化系统都遵循“等价转换”的基本原则。由此可得:

价值转换定律:如果存在信息的输入,生命系统的消费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将会遵循“增值转换”的基本原则;如果存在信息的流失,生命系统的消费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将会遵循“减值转换”的基本原则;如果没有信息的作用,生命系统的消费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将会遵循“等值转换”的基本原则。

在远古时期,信息的形成、积累与传播速度非常缓慢,人类长期生活在低层次的水平上,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生活质量,或是生产手段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地长期维持在相同、重复、简单再循环的状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做相同的事,所获得的食物只够自己勉强维持简单的生存之需,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闲暇时间,这个时候,人们的生命过程(包括消费过程、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基本上都是处于简单循环状态,个人的价值系统或社会的价值系统基本上都是处于“等值循环转化”的基本状态。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重大改善或重大灾难,个体系统的价值流量与社会系统的价值流量都是恒定不变的,而且子子孙孙循环不止。如果遇到了好的年景或好的自然环境,即“自然信息”出现正值,就会适当有限地增加人口规模,或者适当提高生活质量;如果遇到了坏的年景或坏的自然环境,即“自然信息”出现负值,就会适当减少人口规模,或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对于确定的、已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完全适应了本地自然环境的人群来说,“自然信息”的价值总量为零。只有到了语言和文字(即规范化的交流符号)出现以后,信息的生产速度与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才使人类突破了“价值守恒定律”的约束,迅速地提高其价值层次,丰富其价值形式,增长其价值流量,扩展其价值范围,才使人类快速进入文明时代。

不难理解,价值三大定律所阐述的基本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能量守恒定律”与“价值守恒定律”的对比,如下图:

九、信息的作用过程

信息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信息注入阶段。生命系统注入信息后,其内部要素或外部行为受到一种附加的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从而在时间有序、空间有序和逻辑有序等方面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改善了各内部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的协调性和相干性,提高了有机系统整体的功能效应,使系统所输出的价值量大于它所输入的价值量,从而产生价值增值。

2、信息衰减阶段。随着信息的不断作用,信息的价值总量不断增长,但是,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信息的边际价值量逐渐下降,直至降到零,此时,信息就逐渐转化为“常识”,并融化于生命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中。

几点说明:

一是,信息的流失过程就是负信息(或错误信息、假信息)的输入过程。

二是,“信息流失”与“信息融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将会导致生命系统价值总量的减少,后者将会维持生命系统价值总量的不变。

三是,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价值增长的价值。

四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信息的价值增值功能不断衰减的过程,直到信息被所有生命系统所接受、所复制,并融化于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中,那么信息就不再具备价值增值功能。

五是,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一个由近至远、由浅入深而逐渐展开的过程,信息的价值量是一个由大逐渐变小的过程。

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目前,“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已经被理论界公认为普遍真理,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人来论证它。而且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理论界也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

根据“价值源泉定律”,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统一价值论认为,信息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这虽然是一个最普通、最简单的“常识”,却是一个天大的谬论。如果没有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大量积累,人们就无法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途径和使用方法,那么,许多自然资源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这里要注意,“使用功能”与“使用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具有“使用功能”但不具备稀缺性的事物(如空气、阳光和水),并不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主要由“稀缺性”来决定,而一切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完全是由人类劳动直接或间接所创造的,因此一切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完全由人类劳动创造的。

信息的基本来源有两条:一是生物进化,二是人类劳动。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往往以万年为单位来计算,相比人类劳动所积累的信息量来说,以生物进化方式所积累的信息量非常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以生物进化方式所积累的信息,却是人类一切价值产生的原始基础。

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对于人类来说,其机体的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带动的,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形成和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人类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如果不考虑生物进化的因素,“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参考资料: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

价值三大定律

统一价值论的基础定律(即价值三大定律)分别是价值守恒定律、价值源泉定律、价值转化定律;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反作用定律。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复杂表现形式,价值是是能量的特殊表现形式,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复杂表现形式,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复杂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肯定,“价值三大定律”与“牛顿三大定律”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牛顿三大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数学表达式:

式中, F 为合力, v为速度, t 为时间。

(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加速度定律):动量为 P 的质点,在外力 F 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同该质点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并与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

若质点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同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达为:

式中, F 为外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r为位移, t 为时间。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即反作用力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其数学表达式:

式中, F12 表示质点2受到的质点1的作用力, F21 表示质点1受到的质点2的反作用力。

二、价值三大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一)价值第一定律

信息论创始人申农认为,信息的本质就是“增加确定性”或“消除不确定性”,这实际上就是关于信息的数学定义,即。

信息的数学定义: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或增加肯定性。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物理学定义是“广义有序化能量”,并且论证了信息与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增加功能有序性”,“增加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价值量”。

由此给出信息的价值论定义:

信息的价值论定义:信息就是改变价值量。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根据信息的价值论定义可知:信息作用的结果就是改变了生命系统的价值量。反之,如果没有信息的作用,生命系统的价值量恒定不变。

申农给出了信息熵的定义:

式中,Pi为各种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

由此可得:

价值第一定律(即价值守恒定律):生命系统如果没有信息的作用,将保持不变价值规模或价值匀速运动状态,其数学表达式:

式中,Σ H 为信息总量, Q 为价值量, t 为时间。

(二)价值第二定律

根据信息的价值论定义可知:正信息将会增加价值量,即导致价值的加速运动;负信息将会减少价值量,即导致价值的减速运动;零信息将会维持价值的匀速运动。也就是说:当生命系统有信息输入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将会不断增长;当生命系统有信息流失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将会不断减少;当生命系统既没有信息输入,也没有信息流失时,该生命系统的价值总量保持恒定不变。

信息量与信息价值量是两个不同概念,其中,信息量(或信息熵)H来表示,信息价值量用Q(H)来表示。显然,信息价值量Q(H)是信息量H的函数;而信息量H又是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Pi的函数。由此可得:

价值第二定律(即价值源泉定律):生命系统的价值量取决于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其数学表达式:

式中,H为信息量(或信息熵),Pi为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

当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为正值时(即增加确定性),则信息量H与信息价值量Q(H)

均为正值,生命系统处于价值加速运动状态;当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为负值时(即增加不确定性),则信息量H与信息价值量Q(H)均为负值,生命系统处于价值减速运动状态;当各个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为零值时(即确定性不变),则信息量Q(H)与信息价值量H均为零值,生命系统处于价值匀速运动状态。

(三)价值第三定律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机体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投入产出系统,也是一个价值循环转化系统。人的生命运动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消费过程、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其中,消费过程就是将四种消费性价值(即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即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的过程,它是一种消费性价值的投入过程,如下图的上半部分;生产过程就是将生产性价值(即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即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的过程,它是一种生产性价值的投入过程,如下图的下半部分;劳动过程就是将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整合,并将一种过渡性价值转化为另一种过渡性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过程,它是一种过渡性价值或使用价值的产出过程,如下图的中线部分。

人类生命系统的价值循环转化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价值第三定律(即价值转化定律):生命系统的运动过程就是不同价值形式相互作用、循环转化的过程,其数学表达式:

式中,Q1为消费性价值,Q2为生产性价值,Q3为过渡性价值,Q4为使用价值。

人类生命系统的价值转化过程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 Q1转化为Q3,它是四种消费性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的过程;二是,Q2转化为Q3,它是两种生产性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的过程;三是,四种过渡性价值Q3还存在一个相互转化过程,即Q3转化为Q3',它是低层次过渡性价值转化为高层次过渡性价值的过程;四是,Q3转化为Q4,它是最高层次过渡性价值(即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之后,Q4又重新转化为消费性价值Q1与生产性价值Q2,从而进入下一个价值循环转化过程。

三、价值三大定律与牛顿三大定律的比较

(一)牛顿第一定律与价值第一定律

价值第一定律就是“价值守恒定律”,它相当于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主体是物质系统的“机械运动”,维持和改变机械运动之运动规模的动力源是“能量”,数学表达式是

价值第一定律所描述的主体是生命系统的“价值运动”,维持和改变价值运动之运动规模的动力源是“有序化能量”,数学表达式是

牛顿第一定律与价值第一定律的比较,如下图:

(二)牛顿第二定律与价值第二定律

价值第二定律就是“价值源泉定律”,它相当于牛顿第二定律(即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所描述的主体“力”,它是改变机械运动状态的主导因素,改变的参量是机械运动的规模大小或运动方向,数学表达式是

;价值第二定律所描述的主体是“信息”,它是改变价值状态的主导因素,改变的参量是事物发生概率的改变量,数学表达式是

牛顿第二定律与价值第二定律的比较,如下图:

(三)牛顿第三定律与价值第三定律

价值第三定律就是“价值转化定律”,它相当于牛顿第三定律(即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所描述的是物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改变的参量是力的作用方向,数学表达式是

价值第三定律所描述的是生命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价值循环转化过程(包括消费性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生产性价值转化为过渡性价值、过渡性价值的相互转化,过渡性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等四种情况),改变的参量是价值形式,数学表达式是

牛顿第三定律与价值第三定律的比较,如下图:

————————————————

价值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价值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以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命题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对这个哲学命题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理论界对于它的论证不够科学,所寻找的理论根据也是牵强附会。要深刻理解这个哲学命题,还必须首先澄清几个基础概念。

一、真理的哲学本质与根本目的

真理包括两个部分:信息与常识。其哲学本质是:

信息的哲学本质:人脑对于新生事物的主观反映,就是信息。

常识的哲学本质:人脑对于熟悉事物的主观反映,就是常识。

真理的哲学本质:人脑对于事物的主观反映,就是真理。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类之所以发现、掌握与运用真理,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在于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由于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可得:

真理的根本目的:真理通过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减少思想上的模糊性和行为上的盲目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真理的两个标准判断

对于人类主体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可分为事实范畴和价值范畴两大类,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识,即人类的所有认识均由这两种基本认识及其复合形式所组成。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同时含有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成分,既认识了该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规律,又认识了该事物对于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这样,对于同一个认识,人们可以从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判断,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1、真理的认识论标准(即“真假标准”)。从认识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可以用“真”与“假”来进行衡量,一个主观认识如果不能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本来面貌,那么就是假的,反之就是真的。

2、真理的价值论标准(即“对错标准”)。从价值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需要要相符合”,可以用“对”与“错”来进行衡量,一个主观认识如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将会产生负向价值效应,那么就是错的,反之就是对的。

统一价值论认为:事物的“正向价值效应”就是指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即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事物的“负向价值效应”就是指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即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

真理两个判断标准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三、真理的最终判断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真理的价值论标准与真理的认识论标准是基本等价的,也就是说“对与错”及“真与假”是基本相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同一的,即“对”就意味着“真”,“错”就意味着“假”,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观认识,这是因为任何主观认识只有首先在认识论的角度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实在,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减少盲目性,从而表现出正的价值效应。

然而,在很多的情况下,这两者并不等价,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观认识,这是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实际价值效应受众多的主观变量和客观变量、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的影响,具有极大的随机性,而且价值效应与各个变量之间往往呈非线性关系,从而使得主观认识的价值效应性与逻辑矛盾性并不成线性的对应关系。某些主观认识虽然严重违背事物的事实状态,严重违背现有知识体系的逻辑法则,但它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却是微乎其微的,即认识论上虽然“差之千里”,价值论上却只是“谬以毫厘”;另一些主观认识虽然只在某些细微的环节违背逻辑法则,但它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却是巨大的,即认识论上虽然“差之毫厘”,价值论上却会“谬以千里”。

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主要针对某一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不直接关心该事物对于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因而属于事实认识范畴,其检验与判断的标准主要选取实践的认识论标准。但是,当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它所产生的价值效应,而不会太多地关心它是否真实地、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实际运动状态,是否符合现有知识体系的逻辑法则,这时,其检验与判断的标准主要选取真理的价值论标准。这就出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对具体的思维类价值事物进行判断时,如果价值论标准与认识论标准(即“真假标准”与“对借标准”)出现严重对立,究竟应该选择哪个标准作为最终标准呢?

不难理解,人类认识世界、掌握真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必须服从这个根本目的,因此,判断真理是否的最终判断标准应该是价值论标准,而不是认识论标准。换而言之,真理的认识论标准必须服从于真理的价值论标准。

四、实践如何检验真理

目前,人们虽然已经普遍认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究竟如何来检验真理,未必十分清楚。

真理(或谬误)指导实践的流程是:如果某理论是真理,将会使人形成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由此形成正确的决策,再形成正确的行为,最后产生正向价值效应,从而判断该理论就是真理;如果某理论是谬误,将会使人形成对于事物的正确错误认识,由此形成正确错误的决策,再形成错误的行为,最后产生负向价值效应,从而判断该理论就是谬误。

真理指导实践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关于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然,这“三个有利于”都是以价值增长为基础条件,如果没有价值的增长(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增长),就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不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归纳起来,价值是否增长,这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此可得一条真理:

价值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显然,“价值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五、容易产生的偏差

真理是一个价值范畴,真理的判断只能采用价值论标准而不能采用认识论标准。如果采用认识论标准来判断一个主观认识是否属于真理,容易出现许多偏差,主要表现在:

1、注重真理的形式而忽略真理的内容。对某些主观认识进行真理性判断时,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表现形式上的反逻辑性和虚假性,而忽略了它所反映的认识内容的真理性。例如,许多情节怪诞的民间寓言和童话故事虽然其表现形式上是非常谎谬的,但它们所反映的哲理却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对于任何主观认识的真理性判断也不能“以貌取人”,许多具有高度真理性的认识内容蕴含在具有高度谎谬性的表现形式之中。

2、注重真理的形式逻辑而忽略真理的辩证逻辑。许多知识并不符合形式逻辑,但它符合辩证逻辑,人们很容易把它们视作谬误。例如,“把害虫消失干净将会不利于人类的生存”虽然是违背形式逻辑的,但它符合辩证逻辑。因为人类只有认真地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把害虫消失干净”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3、注重真理的绝对性而忽略真理的相对性。真理是相对于谬误而存在的,许多认识之所以称之为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于某一谬误而存在的。例如,“地心说”相对于“天地板块说”而言,就是真理,因为它能够对个别的天文现象如日落日出、日食月食等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日心说”相对于“地心说”而言,就是真理,因为它能够对更多、更复杂的天文现象如春夏秋冬等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更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显然,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日心说也不是真理,因为整个太阳系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进行运动。

4、注重真理的直观逻辑而忽略真理的隐含逻辑。有些认识虽然从直观逻辑上来说是虚假的,但它符合某种隐含逻辑。例如,亲人在一个垂危病人面前说假话欺骗他,这话虽然从直观的语义逻辑上来说是虚假的,但从隐含的心理学逻辑上来说却是正确的。许多军事上的谋略也是综合利用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规律、思维规律和行为规律,以某种虚假的直观逻辑法则来掩盖另一种正确的隐含逻辑法则。

5、注重真理的简单逻辑而忽略真理的复杂逻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动力学逻辑而忽略统计学逻辑;注重自然科学逻辑而忽略社会科学逻辑;注重生物学逻辑而忽略人类学逻辑;注重个人行为逻辑而忽略群体行为逻辑;注重功利性逻辑而忽略超功利性逻辑;注重正常状态逻辑而忽略非正常状态逻辑;等等。例如,宗教是以拟人化的虚假形式来抽象地、模糊地反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许多宗教信条、宗教故事都明显违背人们的常识,即明显违背简单的逻辑法则,但它蕴含着符合某种复杂的逻辑法则,宗教的一些信条符合当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一些复杂的社会法则,特别是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在人们认识水平非常低下的社会条件下,宗教可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效应,即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真理性。例如,“生死轮回”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发展连续性的客观要求,善与恶的“因果报应”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原则,等等。不过,宗教在其形式上的虚假性和内容上的模糊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科学具有正确的形式和精确的内容,因此与科学相比,宗教又是一种谬误,特别是到了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宗教所产生的负价值效应越来越大,它所表现的谬误性越来越大,但它们仍然在许多方面特别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真理性,正因为这样,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并继续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6、注重真理的静态性而忽略真理的动态性。社会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各种思维类价值事物的价值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真理的判断标准也必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过去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在今天往往可能被认为是谬误的东西。例如,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人们要想生存和发展往往必须拿起武器进行斗争和反抗,但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人们应该通过法律途径和对话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六、正确理解真理的本质特性

根据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来判断真理的性质,这只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定义真理。事实上,真理是一个价值范畴,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来定义真理。真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对于实践指导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向价值效应,也就是说,能够产生正向价值的认识就是真理。当然,真理要想具有正向价值,就必须在某一方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部分减少主体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因此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是真理的基本特性之一,但它不是本质特性,而是衍生特性,衍生特性是由本质特性来决定的。

有人肯定会认为这是典型的“有用即是真理”的实用主义观点。其实,“有用即真”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理解它和怎样去应用它。如果片面地理解它,就必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错误地应用它,就必定产生社会危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正确理解真理:

1、“有用”的主体应该是社会而不是个体,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如果某一种理论只能给个人或少数人带来正向价值效应,而给社会或多数人带来负向价值效应,那么,这一理论只能相对于个人或少数人来说是真理,而相对于社会或多数人来说却是谬误。个人或少数人的真理标准要服从社会或多数人的真理标准。如果某一个理论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正向的价值效应,那么无论它在形式上多么谎谬,也必定属于真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蕴含在其中的隐性的真理内容。

2、“有用”的时间范围应该是长远的而不是眼前的,空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如果某种理论只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而有损于人们的长远利益,那么它就是谬误。例如,“开山造田”只能在短期内提高人们的粮食产量,却可能严重损害人们的长远利益,因此这种理论观点就是谬误。同样,如果某种理论只能在狭窄的空间范围内给人们带来正向价值,而在广泛的空间范围内给人们带来负向价值,那么它就是谬误。

3、“有用”的价值层次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如果某种理论只能给人们带来某一价值层次的正向价值,而给人们带来其它价值层次的负向价值,而且价值量的总和为负值,那么它就是谬误。例如,某一商人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的思想指导下,获取了一些经济利益,但他因此在社会形象和社会荣誉方面损失巨大或冒了巨大风险,价值量的总和为负值,那么,这种思想就是谬误。

4、“有用”的最终判断标准应该是社会生产力。由于价值效应的客观判断标准不是任何主观意志、主观欲望或理性观念,而是主体的本质力量,对于社会主体来说,就是社会生产力,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个人劳动能力,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认识是否“有用”,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参考资料: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