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文明:《中国古代剧场史》

《中国古代剧场史》,车文明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以现存古戏台调查为主,加以文献考证,梳理出中国古代剧场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总结出剧场发展及其与戏曲发展关系的某些历史规律,构建一部新的中国古代剧场史。

第一部剧场史为戏曲史家周贻白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剧场史》(5.5万字),该书征引资料虽然以文献为主,但在《舞台》一节中通过现存几座明清戏台的个案研究概括出神庙戏台的四种类型,因属草创,所缺诸多。

1997年,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25万字)在体例、内容、图像等方面比较完善,但是在剧场建筑、明代戏台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同时,经过20多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挖掘,新的发现与资料不断涌现,数量巨大,亟需总结提升,形成最新有关中国古代剧场史研究的成果。

中国剧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建筑精美,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从先秦时期的祭祀仪式与娱乐乐舞表演使用的撂地为场或借用高台、庭院、宫殿等临时性表演场所到汉唐时期的亭台楼阁,再到宋元时期的专门性剧场瓦舍勾栏与神庙剧场,从明清时期的神庙剧场、府邸私家园林剧场、茶园酒楼到代不乏例的临时搭建舞台,均见证了中国戏剧的活动历史,是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

同时,古戏台也是中华文化空间的重要依托,以古戏台为中心的戏曲活动以及庙会集市是人们欣赏艺术、陶冶情操、接受教育、了解历史、培养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族群认同、社区整合、经济交流的良好场所,可谓中国人民一处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此外,中国古戏台也是中国古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现存最早的金元戏台,到明清丰富多彩的各类戏楼,从高耸入云、形式多样的屋顶,到变化多端、构造精美的各式藻井,从雕梁画栋,到楹联匾额,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虽然有一些“双遗产”闻名遐迩,但那只是些个例,像古戏台这样属于双遗产性质,遗存众多、分布广泛的遗产类型是不多见的,其价值不言而喻。

全书共分七章加“绪论”“余论”,其中绪论部分考证梳理了中国古代“剧场”概念之流变,指出:“剧场”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含义,大致有:游戏场所、演出场所、剧情、场面、表演等。

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古典学术的现代化进程,受日本近代学术界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为囊括所有戏剧演出场所的现代性学术概念。“剧场”一词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明治维新后被赋予新意,广泛应运,并影响到中国。这一现象实为“出口转内销”性质,属于“回归借词”。剧场概念的形成以及中日诸多《剧场史》研究论著、专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研究领域从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的成功转型以及剧场史专业学科的正式形成。

《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

第一章对早期演出场所进行钩沉,包括原始乐舞与撂地为场,汉魏六朝百戏与厅堂广场演出,隋唐时期的戏场以及借用于表演的亭台楼阁。

第二章对中国古代剧场形成期的宋元剧场进行考察,以古代剧场第一站“露台”的兴衰为发端,详细研究了第一类商业性剧场瓦舍勾栏的情况,仔细考察了神庙剧场的兴起与确立,尤其是对现存金元戏台作了介绍,并吸收了新发现的成果。

第三章梳理明代剧场的变迁,首先指出一个现象:瓦舍勾栏的衰落与神庙剧场的发展,接着对现存明代戏台进行重点考察研究,尤其关注神庙剧场过路戏台与看亭、看楼的出现及其意义。此外,特别关注堂会演剧与家乐以及临时搭台演戏的现象,最后探讨明代剧场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第五章描述清代剧场的繁荣,首先概述神庙剧场的全面普及,再仔细分析神庙剧场的类型与结构。对会馆剧场、私家园林剧场以宫廷剧场进行详细考察与探寻。特别指出别样化戏台的兴建以及看楼、看亭的发展,新增剧场建筑与装饰艺术的描绘。对剧场史上第二类商业性剧场茶园酒楼为主的戏园子,作了较为详细的勾勒。最后总结剧场建筑与戏曲特征之相互关系。

第六章对传统剧场之组织经营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涉及勾栏剧场观演方式、神庙剧场组织经营、戏园组织管理以及清宫演剧机构等领域。

第七章介绍新式剧场的出现及其影响,并举例说明。随文插图主要为戏台及看楼、看亭图,同时还有建筑测绘图以及平面示意图等。

《中国神庙剧场》

该书对中国古代剧场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了最新的也是比较全面的梳理与概括,也有不少新发现与新观点,以文化遗产为视域,构建了一部新的中国古代剧场史,在中国戏曲史研究,戏剧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方面均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同时,在历史学、戏剧学、建筑学、民俗学、古代文学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此外,成果对于加强以戏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早期演出场所钩沉

第一节 原始乐舞与撂地为场

第二节 汉魏六朝百戏与厅堂广场演出

第三节 隋唐戏场

第四节 亭台楼阁

第二章 宋元剧场考察

第一节 露台的兴衰

第二节 瓦舍勾栏

第三节 神庙剧场

第四节 现存金元戏台

第三章 明代剧场变迁

第一节 瓦舍勾栏的衰落与神庙剧场的发展

第二节 现存明代戏台建筑

第三节 堂会演剧与家乐

第四节 临时搭台演戏

第五节 神庙剧场过路戏台及看亭、看楼的出现

第六节 明代剧场与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四章 清代剧场的繁荣(上)

第一节 神庙剧场的全面普及

第二节 神庙剧场的类型与结构

第三节 会馆剧场考察

第四节 宫廷剧场巡礼

第五节 私家园林剧场探寻

第六节 茶园酒楼的兴起

第五章 清代剧场的繁荣(下)

第一节 别样化戏台

第二节 看楼与看亭的发展

第三节 剧场建筑与装饰艺术

第四节 剧场建筑与戏曲特征

第六章 传统剧场之组织经营

第一节 勾栏剧场观演方式

第二节 神庙剧场组织经营

第三节 戏园之组织管理

第四节 宫廷演剧机构

第七章 新式剧场

第一节 新式剧场的出现以及在都市的风行

第二节 新式剧场举隅

余 论

附表1:宋金舞亭(庭)、舞楼情况一览表

附表2:元代神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廖 奔

车文明教授写了一本《中国古代剧场史》,要我作序,欲辞不可,只好勉从。一是因为2000年我曾经为他的《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作序,彼此奠定了学术姻缘,加固了前后数十年的长期友谊。二是因为我1997年曾经出版了一本《中国古代剧场史》,算是先行者。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多年的新材料积累与学科推进,悉数体现在了车著中。我已经是“沉舟侧畔千帆过”“老冉冉其将至矣”,要我佛头着粪,无非是我熟悉这一学科的进展情况、懂得其中甘苦罢。

戏曲史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开端的王国维,对古戏台的关注则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陆续有人进行过星星点点的调查研究。新时期以来这一学科的推进是显著的,已经有了众多的成果出版。

就剧场史而言,大体上有四种类型的著作出现。一种是片域剧场的调研成果,例如周华斌《京都古戏楼》、谢涌涛《绍兴古戏台》等,这一类的数量最多。第二种是类别剧场史研究,例如王强《会馆戏台与戏剧》,曹飞、颜伟《中国神庙剧场史》。第三种是专门性研究,例如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薛林平《中国传统剧场建筑》从建筑学角度进行古代剧场研究。第四种则是通史性著作了,拙作与车文明此著即是。

四类著作加在一起,大概有几十种罢,大量的单篇论文尚未计算在内。从这个数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剧场的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同道而行者日益众多,研究正在走向深入。此道不孤,老朽可以欣慰了。

《中国剧场史》

中国古戏台的最早丛萃之地在山西。迄今为止,晋南地区发现宋代舞楼碑刻6通、金代戏台(实物和墓葬模型)6座、元代戏台12座,而这一时段的戏台山西之外未能保留一座!晋南同时也是保存金元戏曲砖雕壁画墓葬最为集中的地区,已经有了大量出土。

山西实在是中国古建筑的渊薮,迄今唐宋金元建筑遗留者大多在山西。山西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与淳朴民风,使得这些宝贵的古建筑遗产躲开了历代战火兵燹与人为因素的破坏,得以屹立至今,为中华文化延续着基因与血脉。

新时期伊始,地处晋南的山西师范大学设立了戏曲文物研究所并招收研究生,开始倚地利而兴学术、恃文物以发新揅,对这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其中老一辈开拓者黄竹三、杨太康、冯俊杰等人功不可没。一批批人才涌现出来,一批批学术著作问世,车文明及其著述即其中的佼佼者。

文物考古界讲究的是“过眼经手”,即对于古物的直接接触与揣摩,看多了自然就把握住了其内在气质与韵律。几十年来,车文明在全国各地孜孜矻矻考察古戏台,到处爬高下坡、总是风尘仆仆。在对全国古戏台家底进行了整体清点之后,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完成了新的《中国古代剧场史》。

《戏曲碑刻》

如何评价这一部剧场史,恐待学术时日。我的初步感觉是,车史的突出长处是资料的第一手性与数据的科学性。体现在论述中,就是归纳总结的概率性扩大、归类性准确、根据性精确,特别是对于明清戏台类型、平面构造以及看台结构的探查,有着坚实的资料数据作为支撑,结论于是确凿不移。

我在写完剧场史时,曾经提到自己著作里的三个遗憾:一、未能把全国古戏台考察一过,二、明代戏台材料较少,三、缺乏古建筑学知识,这些影响了著述的水准。车著则在这三个方面都超越了。

中国古代剧场史的结撰体例没有一定,无非以接近历史真实、能够更好地揭橥其客观面貌与演变轨迹为标的,但通常史著都是采取纵线勾连与横剖面观察相结合的办法处理。可是具体到剧场史,其架构设置却有特殊难度,因其历史线索显晦不一、时断时续,而常常又横向膨出、块状发展,材料分布极不均匀。

我在处理这些材料时,最初由于缺乏借鉴与参考座标,着实踌躇了很长时间不能确定体例,直至找到了目前所呈现面貌的灵感。我的著述大体按照时代顺序,但又依据剧场类别的历史脉络各自展开,其好处是说清楚了剧场史的方方面面,但也带来整体历史线条不够明晰的缺憾。

《中国戏曲文物志》

车著在这一点上力图改进,基本按照历史朝代写出,而将各类剧场材料分布其中论述。现在看,这样处理的历史感更强,但也遇到另外的麻烦,即同类材料布局到不同的朝代来论述,造成一定程度的割裂感和重复感,而各朝代剧场类别的发展又不均衡,因而论述亦时有偏沉。

此中无有孰优孰劣,是对剧场通史不同处理方式的尝试,就如太史公《史记》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处理方式不同一样(且斗胆作一个比喻,未敢方驾二公也),两书的互相补充性却是明显存在的。

车史作为完整的中国古代剧场史,推进了这一学科整体的进深发展。让我们祝福他。

2020,8,1

(0)

相关推荐

  • 剧场:承载演艺两千年 金不换

    . 剧场  承载演艺两千年  金不换 北京日报 | 2021年05月21日 . 四方舞台,人间戏场.剧场作为各类演出的载体,自诞生以来的两千多年间,跟随时代变迁.演艺科技发展和观众需求改变不断发生着变 ...

  • 李畅:始终只是剧场工作者 文:唐志

    剧场,对于爱看戏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每当华灯初上,散落在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剧场相继点亮,迎来了一天中最辉煌的时刻:大幕拉开,灯光照下,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开启.然而,当我们置身于现代化的 ...

  • 老北京茶园听戏有讲究

    北京的茶园,曾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既是爱茶人汇聚之所,更是国粹京剧的摇篮. 想要了解北京茶园文化,要先从中国戏剧史谈起. 唐宋时期,戏剧艺术已经崭露头角.那时既没有戏园也没有茶园,常常只是露 ...

  • 宋代的勾栏瓦肆与市井娱乐

    我们这些被互联网电视台惯坏了的人,可能会觉得一千年前的宋代人会很无聊乃至晚上只能拉灯睡觉--但是这绝对是错误的臆测.那时的玩主儿很可能会鄙视一千年后的人们除了上网看电视,就是打牌.k歌.看电影,居然没 ...

  • 河南有座全世界最大剧场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位于郑开大道的中段,与电影小镇.方特.绿博园等景区为邻,是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打造的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项目占地622亩,总投资金额60亿. <只有河南 ...

  • 1971年台湾再版黄鹏霄编《故宫清钱谱》一册;1983年Thomas C.L.Chong著《中国货币史》英文版一册;1984年《中国古代货币史》一册;1985年曾泽禄著《壮泉阁随笔》一册

    1971年台湾再版黄鹏霄编<故宫清钱谱>一册:1983年Thomas C.L.Chong著<中国货币史>英文版一册:1984年<中国古代货币史>一册:1985年曾泽 ...

  • 中国古代毒药史(三)|古人如何验毒和防毒?中毒后如何解毒?

    文:枯木 (续上) 在自然界,有毒的动物诸如毒蛇.蝎子.蜈蚣.蟾蜍.毒蜂等和人们杂处,有时不注意会被咬蜇中毒,而有毒的植物和菌类,往往因为误食中毒,这些似乎都可以通过躲避而避免.然而这些毒物被人利用, ...

  • 中国古代毒药史(三)|古人如何验毒和防毒?如何解毒?

    中国古代毒药史(三)|古人如何验毒和防毒?如何解毒? 文:枯木 (续上) 在自然界,有毒的动物诸如毒蛇.蝎子.蜈蚣.蟾蜍.毒蜂等和人们杂处,有时不注意会被咬蜇中毒,而有毒的植物和菌类,往往因为误食中毒 ...

  • 中国古代有史可考的预言

    一.秦朝灭亡的预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原文: 1.三十二年,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 ...

  • 中国古代内衣史——不一样的汉服世界

    在漫长的变化中,中国内衣不仅起到掩体保暖的作用,而且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并记录着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 与其他传统服饰相比,中国古代书籍中对内衣的描述不多,这使得人们很难直接从厚厚的外衣看向薄薄的内 ...

  • 美刀,英镑,卢布,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货币史!

    中学课本上的历史,不都是假的,只是有一部分是假的而已.比如这个中国古代货币史. <史记 平准书>载:"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龟.贝.金 ...

  • 中国古代化妆史的起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今我们以无法知晓是哪一位祖先开始第一次描眉,第一次涂抹红唇. 虽然<诗经>成书的时间仍未有定论,它里面不但有丰富的史料和有关世风的内容,对于女子的化妆习惯也有一定的描绘 ...

  • 4大发现,3个为平民,起底中国古代养蜂史,只能说高手在民间

    4大发现,3项归平民,起底中国古代养蜂史,只能说高手在民间 高手在民间,中国古代的养蜂4大发现,3项归平民 导读: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养蜂史的大国,对蜜蜂的研究不但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就算是在国际上也 ...

  • 中国古代数学史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时期.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