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教堂
名称 | 初建时 | 地点 | 公布日期 |
圣三—堂 | 1847年 | 九江路江西中路西南角 | 1989年 |
沐恩堂 | 1929年-1931年 | 西藏中路316号 | 1989年 |
董家渡天主堂 | 1847年- 1853年 | 董家渡路175号 | 1989年 |
上海城隍庙 | 1403年~1424年 | 方浜中路安仁街西 | 2002年 |
上海文庙 | 1314年 | 文庙路215号 | 2002年 |
位于九江路江西中路西南角,现归宗教机构,曾为黄浦区政府大礼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同治五年(1866年)拆去老堂,新堂奠基,至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新堂因以红砖为墙,俗称红礼拜堂。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大堂高17米,2层,由当时国际著名建筑师司考特爵士仿照西欧13世纪哥特式的礼拜堂设计。结构采用砖木结构,并将建筑结构重量及伸引力集中在石柱及拱壁上。营造者为番汉公司。
该堂是上海最老的基督教礼拜堂,也是闻名远东的基督大教堂,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7米,宽约18米,大堂中央尽端设祭坛,背后是半圆龛,窗顶发圈用哥特式的尖拱,堂内采用剪刀形木屋架,并运用高敞的尖拱顶,用石柱、石板屋面,教堂花窗镶嵌带有彩色圣母像的玻璃,教堂内的设备如讲经台、读经台、洗礼池的刻工精致,檐部用密排小圈处理。
光绪十九年(1893年),于堂北侧增建一座哥特式锥顶建筑的钟塔,钟塔四角有4个小尖顶,中间1个大尖顶,造型挺拔秀丽,显示着教堂建筑式样的特征,塔内装有八音大钟,能按圣诗的音韵打钟。据称钟楼基础用4.75米长的木桩625根,桩上铺一层很厚的花岗石,钟楼于1966年被拆除。
该堂为英国圣公会在沪设的第一个教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堂内又装设电鼓风大型管风琴,在沪西方人举行瞻礼和婚礼者较多。民国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租界,该堂一度作为外侨临时集中营,致使年久失修。1955年大修,始恢复原状。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后,仍以圣公会仪式举行礼拜,至1966年止。现堂东首草地改建为街心花园。
2.慕尔堂
又名沐恩堂,在西藏中路316号,南靠汉口路,正面对人民公园。民国18年(1929年)重建,占地1347.2平方米,建筑面积3138平方米。建筑为三层混合结构,由邬达克建筑师设计。
沐恩堂的前身为基督教监理公会慕尔堂。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李德创立,位于汉口路云南路交会处,名监理会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监理公会为纪念慕尔氏家属的捐助而改名墓尔堂。民国18年(1929年)迁移今址,建造有高大钟楼的哥特式新堂,民国20年落成。
该堂为砖木混合结构,平面为 形,中部为大礼堂,大堂朝西,经门厅入礼堂,南北两端有水泥扶梯,大堂的长方形柱子、楼座的栏杆及经台都用斩假石饰面,堂内露出水泥幔尖拱顶,铅条花色玻璃窗以黄色为主,即使在阴天也好象有微弱的阳光照射,反映出神秘的教堂气氛。大堂可容1000人,其中正厅560人,楼座380人,唱诗班60人,门厅较大,可兼作休息室之用,门厅的上层是一间小礼堂,木构尖拱屋顶,墙上装有壁灯。外墙很少凹凸线条,仅镶贴花面砖,建筑基本上采用美国殖民地式建筑的处理手法。
该堂于1958年由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而定名为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79年起陆续归还,每星期日上午有两次礼拜,是浦西地区基督教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位于董家渡路175号。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奠基开工,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落成,为纪念最早来华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定名为圣沙勿略天主堂,由德国范廷佐修士设计,二层砖木结构。平面为长方形,立面带有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形式,大门朝南,有三处人口,两旁边门。紧靠山墙面,有简单西式柱8根,山墙中部置大钟1座,山尖屋顶设十字架。堂内以方形砖柱承重,中间4根砖柱为1米见方,柱边各设1座小祭台,正对中央大门的尽端,设大祭台1座,祭台与座堂用矮的栏杆分隔,内墙面和弧形平顶的粉饰平光简洁,堂内中部有4个大拱圈,上部有泥塑装饰。东西墙上部开设半圆形带有固定铁栅的玻璃窗。地坪铺大方砖,是早期天主堂因袭中国装饰习俗的范例。
该堂是当时中国第一座大天主堂,近代上海教区的主教府,也是江南地区传教活动中心,1966年,天主堂一度停止活动,1981年12月恢复宗教活动。
1989年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始建年代无考。上海在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立县,但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才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而前殿仍祀金山神。原来规模不大,明清两代,多次扩建。此庙处市廛之中,常遭火灾,殿宇屡毁屡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以及民国11年(1922年)曾烧毁寝宫、戏楼、西庑等,事后由官府或商人募款修葺。民国13年7月,发生较大的火灾,大殿等全毁;同年11月,又火烧东楼,殃及殿宇。因损失严重,重修经费甚大,遂由黄金荣、杜月笙等发起集资,组成董事会,重建殿宇。重建的城隍庙、大殿、二殿均为钢骨水泥结构,而外观仍为古庙形式,歇山顶、飞檐高脊、彩栋画梁,枋上绘三国故事。大殿高16米,进深21.1米。
在主轴线上,方浜中路南有照壁、旗杆,旗杆亦为钢骨水泥制,“文化大革命”中被砸。庙前有牌坊,系石柱木结构,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43年),额上有永嘉幼童题“海隅保障”四字。入内为戏台。大殿前有庭院,原有碑亭,盘龙石柱,碑为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知县李纹所刻,洪武二年(1369年)皇帝颁发各州县应建城隍庙及封城隍神为显佑伯之诰文,俗称“洪武碑”。另有铜香炉,清顺治四年(1647年)铸,称为“通天永宝彝”并有颂文104字。“文化大革命”中,香炉被毁,洪武碑亭被拆,碑由豫园管理处保存。大殿与二殿为工字殿,中有过道,原有皂隶等石像。二殿祀秦裕伯,后为寝宫,寝宫墙基尚有元代石刻,原在明陈所蕴宅,清乾隆间,陈氏宅毁,修寝宫时移此。
长期以来,城隍庙为上海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然自成立邑庙董事会后,竟将各殿香火招标承包,因此庙中除金山神和城隍神外,诸神杂处,而且多求签、求仙方等迷信活动。淘沙场的陈化成祠,八一三事变时被汉奸地痞所占,塑像弃于路旁,被人送入城隍庙保存,后来被置于大殿霍光神像后。1963年城隍庙关闭,“文化大革命”中神像均被砸坏。20世纪80年代,改为老城隍庙工艺品商场,1994年迁出,恢复庙宇。
位于南市区文庙路215号,始于南宋时上海镇,景定年间(1260~1264年),称为镇学。元代上海立县,改镇学为县学,延祐元年(1314年),又在原镇学处重建殿庑,明伦堂明清两代建尊经阁、大成殿、启圣祠。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首领刘丽川以学宫为官署,五年小刀会突围出城,学宫为入城之清兵焚毁。
咸丰五年,绅士刘枢、李钟瀚呈请巡道赵德辙、知县孙丰、教谕章安行于西门内右营署废基,原明代海防道署遗址重建学宫,于当年七月兴工,次年七月竣工。中轴为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左右为名宦祠、乡贤祠;殿后为崇圣祠。棂星门前左右有兴贤、育才坊。东有学门、仪门,内为明伦堂,堂后建尊经阁。明伦堂东有小河,河东建儒学署三进,南有土地祠、洒扫局等。四周筑围墙约480米。咸丰十年夏,英、法军人城协防太平军,屯驻文庙。同治三年(1864年)撤防时,建筑毁坏大半,道台丁日昌等倡议修葺。五年道台应宝时又全面重修,添置祭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收回东南隅基地,建奎星阁,阁后凿池。民国初,一度驻兵,民国3年(1914年)重修。民国19年底,文庙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施工时力求“公园化”,上海人称为“文庙公园”。园中以明伦堂为演讲厅,大成殿内设“祀孔彝器陈列所”。崇圣祠内布置十九路军抗战之战利品。抗战后,改为“一二八抗日战利品陈列馆”,尊经阁改为上海市立图书馆。上海解放后改建为蓬莱区文化馆,(并为南市区后又改为南市区文化馆)。大成殿作为展览厅、明伦堂为文娱演出场所。“文化大革命”初,文庙被占用,面目全非。泮池、大成门等被填或拆除。1981年,归还给南市区文化馆,现在大成门、两庑为“上海市书刊市场”,明伦堂作为书场和茶室,前部用花墙相隔,堆了假山、凿池,东部改为儿童乐园,有碰碰车、小火车等,还有游戏机,图书馆部分仍由区体委使用。奎星阁后移来厅堂一所,为区老龄活动室。
-
(2016-03-28 17:06:22)
-
(2016-03-26 16:37:33)
-
(2016-03-25 18:27:14)
-
(2016-03-24 16:33:17)
-
(2016-03-23 16:47:30)
-
(2016-03-22 19:01:30)
-
(2016-03-21 18:02:59)
-
(2016-03-20 17:20:55)
-
(2016-03-19 17:05:51)
-
(2016-03-18 1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