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角度读《阿文的小毯子》:“过渡性客体”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很多宝宝都有自己的一个非常依恋的东西。有的孩子离不开一个毛绒玩具、有的孩子喜欢闻小毯子的味道,有的孩子可能不依恋具体的物品,但也会保持着一些小癖好:揉捏衣角、被角,或者妈妈身上某个部位……
对于孩子这些行为,有的宝妈持支持态度,认为孩子在用自己的方法缓解焦虑;有的宝妈持反对态度,认为孩子这种举动属于不健康行为,担心产生依赖戒不掉。
育儿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分为两派,“支持派”和“反对派”。就像宝妈们一样,各有各的道理,新手爸妈一时间也不知道究竟哪个说法更有道理,哪种方法对孩子更有益。
直到前段时间看了《阿文的小毯子》,我才真正明白了依恋物对于孩子的真正意义,今天我就从心理角度跟大家聊一聊,这本豆瓣评分8.6分并获得凯迪克银奖绘本在育儿过程中的实用意义。
一、《阿文的小毯子》:大部分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割舍不了的“小毯子”
在绘本中,讲述了阿文和他的小毯子的故事。阿文非常喜欢他的小毯子,他有个习惯,无论是吃饭、走路、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只要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踏实,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黏着爸爸和妈妈。
看阿文开心,爸妈也并没有阻止阿文和他的小毯子在一起。但是,隔壁阿姨屡次给阿文爸妈提建议,一定要帮阿文戒掉小毯子。爸爸妈妈听从了阿姨的建议,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阻止,阿文非常伤心。爸妈看着阿文落寞的样子,不忍心再干涉他。但是,马上要上学了,小毯子太大,阿文不能带毯子去上学,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这样,阿文每天就可以开心地带着他的小手帕去上学了。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阿文身上都带着一条小手绢。
我认为这本绘本更是写给我们大人看的,基本上,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小毯子”,很多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对一件物品这么迷恋,有时候会用大人的思维和判断去剥夺孩子这样的依恋。例如,把旧的换成新的,破了就帮孩子扔掉,等等。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破坏孩子内心的稳定,给孩子带去强烈的因为分离而产生的创伤感。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到一个心理学名词:过渡性客体。
二、什么是“过渡性客体”?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在1953年提出来的,指婴儿为抵御分离焦虑并获得自我满足而创造出来的第一个「非我」拥有物。
简单来说,就是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象征安全的“完美照料者”的替代品。婴儿在最初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当自己哭闹就有奶吃有安慰有陪伴。这种“我想要的妈妈立刻就能满足我”给婴儿带来了一种认知错觉,认为自己创造了世界,自己的意志可以控制一切。
但是随着认知的发展,渐渐地婴儿发现自己和母亲是分开的个体,自己哭闹需要陪伴时,妈妈并不能立即回应他。这种新的认知让婴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一切,于是产生了挫败感,引发焦虑等情绪。
宝宝在接受分离的过程中,用一个东西来替代分离的“妈妈”,并且和这个东西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来抵御内心因分离带来的焦虑、恐惧与孤独感,婴儿为自己创造出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空间。但这完全是无意识的。
这个物品是婴儿去认知外界时的联系,它客观存在,但仍旧完全属于婴儿自己的主观世界,受自己的控制。婴儿会把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联系幻想也寄予在它身上,也让它提供给自己需要的一切,比如陪伴、温暖、满足、安全和依恋等所有组成“母性”的元素。
这个物品是一个介于客观与主观之间,半想象半现实的,所以叫它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让婴儿感觉到真正属于自己、但又不是自己的「非我」物品。
这样的过渡性客体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玩具,或者是一个经常用的床单、枕头之类的东西,有时,甚至是一个动作。
由此可见,过渡性客体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过渡性客体”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1、过渡性客体是宝宝安全感的替代来源。
过渡性客体的出现,是因为婴儿发现母亲会暂时离开,所以过渡性客体相当于孩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第一所有物“。对于孩子来说,它们是妈妈的“替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妈妈曾经带给过宝宝的那种安抚、温暖的感觉,还有柔软的舒适感。这个经验是之前宝宝在妈妈那儿体验过的。宝宝对此有印象,所以他才能找类似的东西来代表这种感觉。
从表面看,过渡性客体帮助婴儿对抗分离焦虑、恐惧与寂寞,帮助他们安然入睡,摆脱了无聊、害怕、烦躁、伤心等负面情绪的干扰。而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过渡性客体满足了宝宝此时的心理需求——对安全感的大量需求。
例如,不管是上楼梯,下楼梯,或者是在家里、在外面,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
小毯子对于大人来说,只是个毯子,但对于阿文来说,是和爸爸妈妈一样重要的存在,它给了阿文所需要的安全感。
2、过渡性客体是宝宝认知能力发展的标志,促使孩子走向独立。
过渡性客体的存在意味着孩子已经意识到他和母亲是不同的客体,代表着孩子已经开始了解了“自我”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东西,是孩子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开始。
《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中谈到,婴儿因为拥有了过渡性客体及过渡性空间,其真性自体慢慢变得稳定起来,以后随着自我力量和自我功能(ego)进一步增强,他们会渐渐放弃过渡性客体,并以新的更具象征意涵、情感价值和现实功能的事物,作为自我世界的延伸。
所以它除了可以安抚宝宝入眠、帮助宝宝对抗焦虑之外,对宝宝的认识发育也是有益处的。它可以帮助宝宝认识「我」与「非我」,建立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获得独立。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和安抚物之间的联结越亲密,在他们面对压力时,就越能适应压力。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安抚依恋的物件往往会在宝宝面临分离的时候出现,比如断奶、分床、入园等阶段。
对于这时的宝宝来说,依靠过渡性客体能够减缓没有妈妈陪伴而产生的焦虑感,也就是说,孩子可以借助外物来化解压力,等长大后,即便过渡性客体不存在,这种能力已经内化为一个成年人的独立能力。
3、过渡性客体扮演了孩子的“假想朋友”,是孩子的精神寄托。
相信每个宝妈都见过孩子有对着自己的玩偶、枕头、布娃娃说话的时候,其实这就是孩子把
“真实物体拟人化”的一种现象,把这个客体当成了自己的“假想朋友”,给孩子带来了精神陪伴。
心理学家斯文德森指出:'假想伙伴是儿童在与他人对话和直接游戏的一段时间内,儿童命名与指向一个看不见的角色,这个角色对儿童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并不存在。'
比如,不管是橘子汁、葡萄汁、巧克力、牛奶,或者是冰淇淋、花生酱、苹果酱、蛋糕,阿文总是说:“我喜欢的东西,小毯子都喜欢。”所以,小毯子上涂满了各种酱汁、水果汁。
可见,阿文对于他的小毯子并非是单纯的依恋行为,它是阿文可以交心可以分享的好朋友。作为一个朋友,过渡性客体会安慰孩子,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即使跟所爱的人分开,孩子一样可以有所安慰。
四、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过渡性客体”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过渡性客体并不代表软弱或不安全感,所以你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止你的孩子拥有它。
1、尊重“过渡性客体”的存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22岁的傅园慧身上一直挂着一根红绳子。
不管是去游泳馆训练,还是出去见朋友,她都挂着那根绳子。傅爸爸说,这是傅园慧的“摸摸”。
主持人问:“不摸会怎样?”
“不摸,手就没地方放。”傅爸爸笑着说。
其中有位嘉宾表示不能理解:“可是她都已经二十二了。”
傅爸爸淡定地说:“她一直是这样。”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成年人怎么还有这么孩子气的行为?
其实,这根绳子对于傅园慧来说,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她眼里,是一直陪伴她的“好朋友”,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她化解紧张和焦虑,又能给她精神安慰。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力干涉呢?
傅爸爸和傅妈妈一直尊重傅园慧这个爱好,所以她才会笑的那么开心,活的那么快乐,才会成为大家心目中可爱的“洪荒少女”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内心都有一个“过渡性客体”,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樊登老师缓解焦虑的方式是摸一下旁边的杯子;演员罗晋有一件不穿的衣服在睡觉时必须盖在身上;还有的人用孩子的视频缓解紧张和压力。
孩子依恋过渡性客体是成长中的正常阶段,宝宝通过这样的行为完成从“依恋”到“独立”的过渡。所以,对于孩子这种行为千万不要强行干涉,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甚至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创伤,很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2、做智慧型父母,谨防“热心的隔壁阿姨”。
绘本中,隔壁的阿姨忍不住说话了:“阿文长大了,怎么还带着毯子到处走呢?你们没有听过毛毯精灵的故事吗?”阿文的爸妈摇摇头。“来,我说给你们听,再教你们怎么做。”
看到阿文还一直带着小毯子,阿姨又说话了:“阿文不能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你们试过泡醋的方法吗?”
听了她的建议后,阿文的爸妈开始了阻止阿文带毯子的行动,例如,尝试用其他礼物来代替小毯子;给毯子泡醋,破坏毯子的味道……
生活中,也总有这样的阿姨存在,总喜欢胡乱发表意见,对别人的孩子指手画脚,不管她的理念是否正确,只要是不符合她的标准,她都会给你指出来:“你怎么能让孩子吃手呢?”“你怎么能给孩子穿这么薄呢?”“你家娃怎么还喝奶呢?”“你家娃怎么能在地上爬呢?”
“热心的隔壁阿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存在和力量,这种强大的存在甚至一度会让家长陷入无助和迷茫。
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做学习型父母,掌握最科学的育儿知识,成为孩子强大的榜样和依靠,尊重孩子,并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推动者和引路人。
3、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亲密的情感连接。
心理专家认为:过渡性客体的出现,并不是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而是情感关怀缺失造成的,这也是一种必然现象。
妈妈离开宝宝做事情时,孩子入园时,独自睡觉时,如果缺少陪伴,他们就会把枕头和小毛毯当做心理的一种依托。
孩子由老人、保姆照看时,感情互动少,他们也会把情感寄托在玩偶上,甚至和玩偶对话,当做一种交心的玩伴。
所以,要想适当减少孩子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父母就要多跟孩子亲密接触,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
哈洛在《母爱本质》演讲中说:「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孙瑞雪老师也认为,儿童是通过皮肤来思考的,也是通过皮肤来获得爱的。所以要尽可能地多触摸0—3岁孩子的肌肤,拥抱孩子,亲吻孩子。
多拥抱自己的孩子,多陪伴孩子,多向孩子表达爱,通过这样的亲密链接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也可以在“过渡性客体”之外,给孩子提供另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持,一个爱的港湾。
写在最后:
《阿文的小毯子》虽然只是一本小小的绘本故事,但其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阿文的爸妈尊重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孩子的依恋。面对孩子的过渡性客体,我们首先要尊重过渡性客体的存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不强行要求孩子戒掉;其次不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随意处置孩子的依恋物;最后,跟孩子之间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亲密的情感链接。
相信孩子有能力顺利过渡,并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有一天,时光会带走小毯子的模糊回忆,但家人的爱却会越来越清晰。
参考资料:
1、^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2、《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以色列]罗尼·索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