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185】患者应少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该怎么做

医学中的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意志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意志关系也被称为思想关系,意志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行为。契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方式上可以用“文字合同”来约定,可以用“语言”来约定,还可以是“无言”的契约。

依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把医患关系更直接的理解为,双方以相互信任和守信用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与能力,竭尽全力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因为疾病和手术在安全性和风险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所以使得医患关系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买卖关系,也不是一方必须按照预期要求另一方百分之百完成预期目标的交换关系,更不是一种商业行为中普遍适用的“三包”关系。

在懂得和理解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之后,才能使医患双方尊重医学,按照医学规律办事,才能求得双方心理上的释然。

具体一点,在我们与唇腭裂宝宝的父母相处之时,患儿父母最为关心的是畸形发生的原因,而唇腭裂畸形发生的病因客观地讲尚不明确,尽管有许多实验室研究结果,但还很难为每一个患儿对号入座,仅凭个案检查结果,也无法科学准确告知宝宝的病因。

患儿父母最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手术设计与手术操作。父母们用着最朴素的思维模式设计出了他们认为理想的手术设计,并以此为基础与术者讨论,例如对不完全性甚至完全性唇裂做内切手术,对很宽大的腭裂要求不做松弛切口等,一旦术者指出他们设计中的不可行性,他们又要求术者拿出证据或依据。在他们看来,畸形看得见,摸得到,人人都可以设计方案,只不过是借助术者的手完成罢了。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父母们常会在术后责问术者,这为什么不多缝两针,这为什么不与这儿缝合整齐等等……不少的父母在初次手术刚刚结束,马上就问术者,他的宝宝是否需要再做第二次手术,或者术前就问他的宝宝需要做几次手术?这隐含两组意思:要么把医者当成了神医,有掌控疾病发展和人体变化的先知;要么不信任,尚未预知术后效果,就要医者承认还需要二次或者更多矫正。

相反医者最需要患儿父母关注的事项,诸如喂养方式与种类,如何预防感冒,如何塑造和培育患儿健康的心理,术后家庭辅助照护的方法(如伤口减张与佩戴鼻夹、鼻模等)与坚持,定期复诊等,大多数家长会觉得这些太小儿科了,作用不大,丝毫不在意。如果遇到效果不好,全部原因都归结为手术或医者,方式上或埋怨与抱怨,似乎医患之间就像“买卖交换”,缺乏相互平等的守信与契约。

所以,我想说的是,选择你信任的医者,相信你选择的医者,理性认识医患关系,才是为战胜疾病,争取最终最好效果应该采取的有效之举。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