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身边小人的坏,不在于他干了什么坏事!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5卷,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原文】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唯陛下慎已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
往者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宜深览前世,以节贤宠,全安其命。”上由是于嘉浸不说。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危险不去解救,见颠覆不去匡扶,要你们这些宰相有什么用!’臣王嘉有幸能够位居丞相,自已私下常内心悲伤,无法使陛下相信我的愚忠。如果身死能够有益于国家,我不敢爱惜自己的生命。请陛下审慎地对待自己的偏宠,细察众人共同的疑惑!
从前邓通、韩嫣骄横显贵没有限度,逸乐无厌,小人不能克制情欲,终于犯下大罪,把国家搞乱,使自己丧生,不能最终保全富贵。正所谓'爱他,却恰恰足以害他’。应该深察前世的教训,节制对董贤的宠爱,以保全他的生命。”哀帝由此对王嘉渐渐不满。

【解析】

上面这段内容,是丞相王嘉劝谏汉哀帝不要过度宠幸董贤的一段。
对此还引用汉文帝宠臣邓通、汉武帝宠臣韩嫣的例子。
先来说说这两人。
汉文帝宠幸邓通,把蜀郡的矿山给了邓通,还让他可以铸币,收敛了巨量财富。
不过邓通最有名的还是他给汉文帝吸脓疮这事恶心到了彼时的太子后来的汉景帝刘启。
当时,汉文帝身上脓疮发作,疼痛难耐,身边有邓通,太子刘启两人。
邓通二话不说上去就给汉文帝吸疮,而太子刘启则面露难色。
要说是事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太子在前面,邓通如此积极,反倒把太子衬托的不孝,更把太子刘启恶心了一把。
最关键的汉文帝一句话“邓通比太子更爱我”,把太子刘启吓得够呛,以为老爹对他不满要废他的太子。
后来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借口弄死邓通。
一方面,是当年吸疮恶心了汉景帝,还有一方面是邓通为众人不容,未尝没有杀鸡儆猴收揽人心。
更关键的是,彼时削藩需要财政支持,而蜀郡矿山这么大一笔收入怎么可能放在邓通手上。
诸多因素,让汉景帝弄死了邓通。
再来说一说韩嫣。
韩嫣此人祖父韩信是刘邦封的几个异姓诸侯王之一,不是汉初三杰的那个淮阴侯韩信,为区分历史上称之为韩王信。
之后造反失败逃往匈奴,又被汉军所杀。
其子韩颓当在吕后时期和母亲重归汉朝,而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儿子。
汉武帝还小的时候,韩嫣就是他的伴读玩伴,两人关系极好。
汉武帝登基之后,韩嫣更是陪伴左右,极其获宠,不过韩嫣并没有获得什么显耀官职。
观汉书中对于韩嫣的相关记载,其实有这么几个事情。
其一,汉武帝他韩嫣宠爱,赏赐和汉文帝对邓通的赏赐有的一比。
其二,汉武帝狩猎,韩嫣车驾先行,都江王以为是汉武帝车驾,在路边行礼,韩嫣毫不避让,都江王以为耻,随后向皇太后王娡告状,后者随即对其记恨。
其三,韩嫣出入汉武帝永巷,和宫女搞在一起不清不楚,皇太后王娡以此为借口逼韩嫣自杀。
观韩嫣其作为以及其死因可以发现,韩嫣并没有如后世的奸佞一样,为祸天下。
其更多是就是汉武帝的玩伴,说他真飞扬跋扈,也不见得,充其量就是不守规矩而已。
换成别人,绝对没事,但关键在于韩嫣在汉武帝身边。
回到当下再来看汉哀帝对董贤,以及之后董贤死前所作所为来看。
董贤和邓通、韩嫣一样,十分获宠,甚至因此登上高位,但也真的并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所以,王嘉的话不能看表面,更要看到更深。
包括,诸葛亮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里就要说一说,董贤、邓通、韩嫣,没有做什么坏事,充其量就是宠臣,为什么这些朝堂诸公也要把他们搞走呢?
这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说。

1.个人私欲对规矩破坏

组织由人缔造,而缔造的基础是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天然存在矛盾。
别看组织老大高高在上,其实他更多是共同利益推举出来的代表,并不是说谁是老大,他就能予取予求、想怎么爽怎么来。
所以,高明的老大在其中就是玩平衡,平衡多方的利益,更平衡自身与其他人的利益。
在多方利益得到满足、平衡的基础下,确保自身的领导地位,同时让组织得以存活发展,也让所有人因为能够在规矩之内获得利益,进而拥戴他继续做老大。
这个关键就是对自我欲望的压制和对规矩、制度的维护遵守。
而小人或者佞臣的出现是通过对老大私欲的满足而上位。
他们为了存在,甚至确保自身价值,势必会不断膨胀老大的私欲。
而老大在满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小人、佞臣更加倾向,逐渐导致对规矩破坏。
规矩的存在,其实就是给诸多人提供一个大家都能玩、都有的往的基本大环境。
现在,因为老大的重用小人而坏了规矩,这就让大家都没得玩。

2.卡位的带偏作用

对于做老大位置这个人,并不是他们要多有能力。
关键在于品性品德如何。
做小人、佞臣、宠臣、鹰犬、爪牙,自古以来都是上位快速路径。
老大需要,也必然重用,这是用人、驭人的权术。
但是,如果老大身边充斥的小人,其品性不佳,不可避免的也会影响老大自身品性。
一个组织内的老大,自身能力不够,尚且可以通过用人来弥补。
但如果品性不佳,组织衰亡是必然的。
再看诸葛亮在出师表说的,亲贤臣,远小人,其含义就是希望通过皇帝亲贤臣,来树立良好的品格,至于良好的品格有什么用?
一方面是上面的,对自身欲望的控制,避免因为私欲而破坏组织制度。
另一方面则是下面。

3.示范作用的极度恶劣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老大,自然有什么样的下属。
按照官僚主义以及人性的逐利。
越是靠近组织内的老大或说权力中心,资源、利益、机会、权力就越多,而组织内的人也就越想削尖脑袋往里面挤。
而想要向老大靠拢接近,自然少不了对老大揣摩和效仿。
这个时候,老大有什么表现自然就是下面的人晴雨表。
老大要是事业狂,一心做事,自然下面涌现就是能臣干将。
如果老大就是玩,奢侈享乐,下面自然就是马屁阿谀奉承。
之前我引用《侏罗纪公园》中的台词: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
而放在职场亦或者官场,人会在框架内容找到获得利益最快、最大的方式。
因此,老大的表现,决定了组织会用什么样的人,更决定了组织今后的发展。
抛开先天养成的品性,后天影响的关键就是老大身边的人他们的品性是什么样的。
围绕这个点再看,为什么要杀韩嫣,为什么要远离董贤,就是怕这两个人把汉武帝、汉哀帝带歪。

【闲扯】

对于组织内老大身边的小人、佞臣之类的问题,要辩证地看。
一方面,出现这种人是必然。另一方面,也是老大亦或者领导对自身把控。
从下属角度来说,用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快速上位,但也必将在未来遭到清算。
从老大领导角度来说,小人、佞臣事关个人利益,未尝不是好的工具。
所以,其中的关键并不是一刀切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而是在其中找到平衡的关键。
而其中的关键也包含两点。
作为老大领导,需要明确自己要什么,是享乐个人私欲,还是组织利益,亦或者两者的交集。
记住这一点,就算用小人、佞臣也无所谓,历来明君也少不了用一些小人,用人如器择其善嘛。
至于下属,不想唱太多高调,留给诸位自己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