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前堆:中国最不起眼的“白衣天使”,行医问诊几十年,贫困如故

“689009”这串数字对我们而言是很普通的数字,但对于有些人而言,却是比120还管用的救命电话,这串电话号码属于一个叫邓前堆的人,他是一名医生,一名扎根在江边日晚的乡村“赤脚医生”。过去38年来,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背着药箱,滑过长长的索道,奔走在怒江两岸,为家乡的村民治病就诊,有许多人甚至视他为再生父母。今天就说一说这个平凡人成就伟大功勋的真实故事。

“索道医生”邓前堆

一、贫瘠的村落邓前堆1964年出生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从这串超长的拗口的地名,可以大致猜出来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地处中缅边界,山高谷深,人口稀少,地贫山脊,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0年,这个地方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也只有1490元,注意这是年平均收入,不是月平均收入,算下来每个月大约只有120元钱,这还是2010年的时候,距离今天也只有11年时间。曾经你只要到这里,就会发现什么是贫瘠,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高耸的大楼,没有明亮的商厦,甚至没有什么年轻人,因为太穷了,所以年轻人口几乎一直都在外流,整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截止到2019年也只有55万人左右,甚至还不如一些发达省份一个镇的人口数目。而邓前堆就是在这样一个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曾经仿佛原始社会一样的地方,坚持当了30多年的乡村“赤脚医生”,如果不是后来被媒体报道,也许他的事迹一辈子都不会被人们知道。邓前堆虽然平凡,但他做的事情用伟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邓前堆和儿子事实上,邓前堆当年走上乡村医生这条路,是源于一个美丽的意外。19岁那年,他和亲戚去缅甸“跑单帮”的时候,偶然患上了疟疾,差点丢了性命,躺在床上4天4夜才终于活过来,当时救了他一条命的正是一名乡村医生,名叫友向叶。当时友向叶医生给邓前堆注射药物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转移他注意力,随口问了他一句:“想不想当医生。”邓前堆当时才19岁,刚刚中专毕业,正愁不知道干什么,或许只是出于对友向叶的感激,他偶然踏上了这条从医之路。当时谁都没料到,这个年仅19岁的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会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邓前堆因为邓前堆从前没有任何医疗知识基础,所以起先只是跟着友向叶看看药品说明书,学习如何注射,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摸出一些门道。因为当时愿意当乡村医生的人很少,像他这样愿意学的年轻人更是稀少,所以当时他很受重视,他被送到乡卫生所培训了整整6个月,直到1983年11月,才算是正式上岗。即便是现在,当被问起自己的从医之术,邓前堆始终忘不了友向叶,是他带自己走进卫生所的大门,更是他教会自己第一条从医之术,那就是五个字:医者父母心。

邓前堆“当医生要温柔”,当年友向叶的这句话,一直被邓前堆牢牢记在心里,面对病人要温柔、要有耐心,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病人,有时候这比药品更重要,所以邓前堆虽然看着皮糙肉厚,但行医问诊却非常细腻入微,说话轻柔,不急不缓,从不会对病人发一点脾气。当地人很尊敬邓前堆,早年他出诊的时候,药箱里常常都会被塞满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比如洋芋、鸡蛋等等,这都是他出诊的患者硬塞给他的,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每当这时候,邓前堆的内心总是很感动,也许正是村民们的这种无言支持,帮助着他一直坚持走到了现在。在中国几亿农民眼中,高楼大厦里的医疗设备再先进,博士后医生技术再高明,也比不上一个电话马上就会赶过来的乡村“赤脚医生”,因此邓前堆在当地村民眼中就是恩人一样。

邓前堆

二、“索道医生”跟中国绝大部分乡村医生不同的是,邓前堆的出诊通常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因为他所在的村子——拉马底村,总共只有6个村组,却被一条湍急的怒江一分为二,只有极少数人住在平坦的公路旁,绝大多数人因为贫困,始终居住在坡度达50度的陡峭山坡上。如果要到怒江西岸出诊,邓前堆必须要穿过怒江,早年他过江的交通工具只有一个,就是100多米的索道,外加一个滑轮,一条绳子。

邓前堆一个人溜索过怒江给病人看病最开始不熟练的时候,邓前堆常常控制不好速度,在抵达岸边时直接撞在了柱子上或石头上,磕坏了膝盖不说,常常药箱里的药也是全被震碎,后来通过练习逐渐掌握了平衡要领后,才终于能熟练地从一头滑到另一头,因为经常滑索,他成了当地的“滑索大王”,单程最快只需要39秒钟。从1983年到2012年,邓前堆就这样来来回回,靠着这条滑索出诊了5000余次,也正是因为这个,他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呼为“滑索医生”。

邓前堆事实上,像邓前堆这样靠着滑索过江的人并不在少数,在中国很多地方,因为没有钱修桥,滑索是过江的唯一方式。

2015年3月9日,重庆市奉节县法院第三人民法庭的法官在九盘河上乘坐溜索下乡办案。索改桥,是邓前堆心里藏了很多年的愿望,直到后来他的事迹被广为人知之后,才终于得到了实现。当时他每次面对记者镜头,总是显得十分腼腆,不愿意多说什么话,只有在记者问他有什么心愿的时候,他才会迅速又流利地说出,希望当地政府能帮村民建一座桥,因为没有桥,曾经有太多人因此丢掉了性命,其中也包括他的同村好兄弟。

邓前堆2010年夏天,邓前堆接到电话,自己同村的好朋友被山上落石砸伤,一接到电话邓前堆立刻背上药箱,熟练拿起滑索,往怒江西岸赶,可当时他气喘吁吁奔跑在山路上的时候,远处却传来了刺耳的嚎哭声,这个声音让他终生难忘,“如果有座桥,有条公路,他就能得到救治。”邓前堆的这个心愿,其实不只是他的心愿,也是当地所有村民的心愿,幸运的是,后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这个愿望得到了实现,2011年春节后当地开始进行地质勘测,201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名为“连心桥”。“连心桥”建成那天,当村民手拉着手行走在桥上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座一百多米的桥,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方便了邓前堆的出诊,后来他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了这项平凡的事业中去。

怒江两岸的村民行走在“连心桥”上。

三、“看到病人,我的心会疼”多年以来,邓前堆身边的同事其实换了一波又一波,许多人因为钱少而选择辞职去外省务工,只有邓前堆一做就是几十年,工资从最开始的仅28元,逐渐增长,然而涨到2010年的时候,大概也只有200元钱。因此直到他的事迹曝光后,人们才发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医生,多年来一直家徒四壁,屋里除了几件破旧的家具,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家用电器,昏暗潮湿,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破房子,当初也是他借钱造起来的,一直到2011年,他依然还欠着6000元的外债。

邓前堆问诊因为经济贫困,有时邓前堆自己身体不好,也是看不起病。2004年,他曾经因突发急性胰腺炎,疼得满地打滚,村民好心把他送到县医院,结果一检查说要1000元的住院费,这让月工资才百来块的邓前堆瞬间打了退堂鼓,最后他只是开了400多元的药水,在家自己给自己打针,才把这个病治好。当时妻子曾劝他放弃,只要去外面打工,很轻松就有每月一两千块钱的收入,这比当医生强太多了,不过邓前堆每次都拒绝了,他说病人给他打电话,他能不接吗,这是不可能的,他过不了良心这一关。

邓前堆因为知道村民们的情况,邓前堆每次出诊几乎都是义务性的,早年他接收一个病人通常只收取0.3元的挂号费、2元的诊疗费和观察费,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微薄收入,有时他还会免收,常常诊断完后就默默离开,从不开口提钱的事。有人曾问他,这样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又不挣钱的活,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听到这个问题他先是一愣,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想过这个方面,思考了一会儿才说了一句话,“看到病人,我的心会疼。”可能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医者父母心”吧。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邓前堆的月工资已经逐渐增加到了2000元左右,但即便如此,依然远远低于国家医务人员平均收入。

邓前堆

四、医者传承近些年来,精准扶贫,已经让这个昔日偏僻贫困的拉马底村,彻底换了天:水泥路修进了村,滑索换成了桥梁,陡坡上的居民搬下了山,住进了崭新的楼房,如今邓前堆出诊已经方便多了。不过即便如此,邓前堆现在还是会定期上山寻访,给一些偏远的村民义务诊疗。在他看来,山里人一般都比较朴实,有些小病小灾都不愿意去看,能忍就忍,这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同时也有经济原因,所以邓前堆常常主动上门义务问诊,防止一些村民把小病忍成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而且为了让缺钱的乡亲们看病方便,邓前堆现在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是到山地里劳动,还是赶集、作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脚、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免去了病人们的奔波之苦。

邓前堆出诊时义务为村民量血压前段时间曾有一个叫tvb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穷”是贫穷的意思),在网上火爆了起来,里面的主持人也专门去拜访了“索道医生”邓前堆。在镜头前,邓前堆还是有些拘束,直言自己做的这些不算什么,直到后来当主持人问他以后的打算,他才简单地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做下去。

邓前堆接受《无穷之路》采访事实上,现在不仅是他自己在做乡村医生,他的儿子也走上了这条路,以前他的儿子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经受不住寂寞和贫困,都去了沿海地区打工,后来一次偶然的意外,邓前堆的妻子骨折,邓前堆的儿子才从外地回到了家乡。如今他的儿子在接受了专业医务培训后,也慢慢踏上了乡村医生的道路,未来,他将和他的父亲一样,继续挎着药箱行走在广大的乡村田野上。

邓前堆邓前堆,不仅是所有乡村医生的楷模,其实更是所有中国医生的楷模,在他身上,我们真的能看到,什么叫人民的医生,什么叫医者父母心。2019年9月,邓前堆被授予了“最美奋斗者”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