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远宦帖》
王羲之《远宦帖》草书(摹本)
纵24.8厘米,横2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大意:
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远宦帖》亦名《省别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墨迹本,无款,为唐人摹本。书六行五十三字,字字精妙,卷首有徽宗赵佶瘦金书签。此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十七帖》、《淳化阁帖》、《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等均有摹刻。《远宦帖》是王羲之的一通尺牍。信中王羲之对周抚及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关于帖中提到“武昌诸子亦多远宦”中的“武昌”之意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武昌”指陶侃。陶侃(257年至332年)于其晚年,即330年(咸和五年)时镇守武昌,周抚即于此时至武昌,后迁建监巴东,刺史益州。右军于332年(咸和九年)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者。另一种观点是:“武昌诸子”是指在武昌的同僚。“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这是怀念旧友的话语。王羲之于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赴武昌为征西府参军,当时同僚,有殷浩、孙绰、王兴之等。周抚因于公元332年(咸和七年)失守襄阳奔武昌,正免官赋闲。因此王羲之与周抚多交往。《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粗看字字独立,一字一态,细赏则组合呼应,变化微妙,如首行之“省别”二字墨重笔连,第三字“具”,笔虽断,意相连,三字构成一组合,“足下”二字笔划极简,成一组,“大小”横向取势,成一组,“问”字,横向独立,承上启下,与“为慰多”三个纵向字顺利转换。王羲之利用字组、字间、字形及笔划的轻重变化从容地写完了第一行整行,定下了整件书作的基调。如果说首行字墨饱笔重为特征,从第二行起,开始有轻重的显著变化,跳跃而极富节奏感,从容中,显现出书写的欢快节律,如妙曲之悠扬婉转,凡重音者如“悬情”、“远宦”、“兼怀”、“并数问”、“妇顷”、“余粗”等,如天女散花,撒落其间,顾盼生姿,跌宕自然。若首行有端庄之态,则二行活泼、三行瑰丽、四行老成、五行内敛、六行意犹未尽,观其布白,神闲气定,左右盘桓,一路悠闲自得,可谓一字有一字之容,一行呈一行之态,极尽变化。品之如吟律诗,平仄合韵,悠扬起伏,其意深远。王羲之作品之所以夺人心魄,不仅在于其丰富多变,更在于他随兴所至地将这诸多的变化统一于晋人的风雅之中,和谐自然,大美不言。《远宦帖》的新意,正在其出入古今,游刃有余,使新体不失古意。晚年的王羲之书艺以至化境,他不可能一板一眼地去写章草,但他在章草上的深厚积淀又不断地从腕下泛起,从旧的体式中发掘出新鲜的因素,形成一种古今交融的形式,这正是王羲之的高妙之处,他的作品是经典,他的创作方法也给我们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