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从34岁开始衰老?这6个动作,测试你身体是否还年轻
衰老,其实是个很无奈的话题。你是怎么发现自己开始衰老的呢?
也许是不经意的某一天,镜子中的自己鬓角出现了白发;也许是站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发现他/她的个子已经高到与你并肩;也许是曾经一口气爬好几层楼梯的身体,如今需要爬到一半就需要休息...
总之,衰老是每个人躲不掉的宿命。
衰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减缓衰老?
人从中年开始衰老
研究证实,我们人的一生有三个年龄阶段,是衰老的转折点。
2019年,刊发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点,也就是34岁、60岁、78岁。
在这3个时间点,你可能突然一瞬觉得自己老了!
研究人员通过对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衰老相关蛋白的数目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平稳地改变,而是呈波动变化,并在34岁、60岁和78岁年龄段出现极峰。
而在其他时期,这些蛋白质的水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这说明,人体衰老,从34岁开始。
如何减缓衰老?
衰老虽然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减缓衰老的速度!
大脑衰老克星——勤用大脑
感觉大脑反应越来越慢?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在下降?
可能是大脑衰老了!所谓大脑衰老,其实和我们生活压力大、长期熬夜、晚睡、大脑疲劳等亚健康问题有关。
大脑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经常用脑会使脑血管多处呈扩张状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营养供给,从而为延缓大脑衰老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且跑步也可以减缓大脑的衰老,经常跑步能为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刺激中枢新细胞的生长,让大脑萎缩更慢。
骨骼衰老克星——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年龄增大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如果年轻能积累好骨量基础,年长时少流失一些,骨头自然也就牢固一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保骨量离不开补钙补维生素D晒太阳。
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之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容易骨质疏松,此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D和补钙的药物以保持正常骨量。
另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的简便方法是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促进骨骼的生成。
另外,涂防晒并不会影响维生素D3的合成,所以,该涂还是要涂。
肌肉衰老克星——适量运动
肌肉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因此,长时间不运动、久坐久卧,会出现肌肉流失、萎缩、功能退化,这也是年轻人肌肉不足的主要原因。
保持肌肉不流失,首先要适当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加抗阻训练,如哑铃、拉力带等力量训练,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拉伤。
同时调整饮食,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的摄入。
6个动作,测试身体是否年轻!
你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何?来试试以下6个经典动作,只需一分钟的测试就知道自己老没老!
动作1: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项大众化运动,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锻炼方式,可以锻炼我们的肱三头肌、腹肌、胸大肌、背肌等等。俯卧撑要求身体保持平直,使腰背肌、腹肌、腿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操作方法:一个标准的俯卧撑,要让身体保持从肩膀到脚踝成一条直线,双臂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
年轻人应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动作,60岁以上老人不可采取支撑式的半俯卧撑,即扶着墙或桌椅等支撑物进行。超过70岁就不建议做俯卧撑了。
测试结果:
20~30岁:成年男性1分钟能完成17~29个,女性做12~22个,说明身体素质基本合格;如果能做30个左右,说明身体强健;若少于17个或感觉痛苦疲劳,则说明上肢力量减退严重。
30~45岁:男性1分钟完成13~24个,女性做10~20个;
45~59岁:男性做11~20个,女性做8~20个,都可视为达标。
专家建议:有些人做俯卧撑时两腿无法并拢或身体弯曲,说明腹肌或者腰背肌力量差。建议年轻人每天做2~3组俯卧撑,持之以恒,可维持并增强上肢力量。
动作:2:平衡下蹲
人们蹲的姿势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非常相像,这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蹲”既能让我们身体放松,又能给予内心足够的安全感,竟然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下蹲可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的老化。
人在下蹲的时候,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下蹲还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我们的心肺功能。下蹲练习是下肢力量的“观测点”,可检测髋关节、膝关节、臀大肌等的力量。下蹲运动简单易行,看电视、刷牙、看书时都可以进行。
操作方法:年轻人可双脚平直站立,双手展开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盖,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再慢慢回到起初的位置。50岁以上中年人可采用半蹲,让大腿和地面呈100~120度角。60岁以上老人可坐在椅子上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
20~35岁:男性完成20~30次,女性15~25次,说明下肢力量优秀。
30~45岁:男性完成15~20个,女性12~18个,说明下肢健康。
50岁以后:做半蹲能完成上述数量,说明身体基本合格。
60岁以上:在没有搀扶或支撑的情况下,60岁以上老人若能在椅子上来回下蹲6~10次,说明腿部力量较强。如果蹲下去起不来,说明你老了;如果能蹲下去并能迅速起来,还能反复做很多次,说明你还很年轻。
专家建议:大家每天做2~3组下蹲练习,每组30个,对增强腿部力量有好处。
动作3:握力强度
手部力量的确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握力是生命力的一种象征。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刊文指出,握力不够的人更可能患心脏病或中风。
操作方法:我们可以买一个小型握力器在家测试,观察握力指数,根据公式计算: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即可测试握力情况。
测试结果:20~35岁:男性的平均握力应达到30~45公斤,女性应为20~30公斤,臂力和手部力量强健的人可达70公斤以上。
35~50岁:男性的握力应达到20~40公斤,女性为16~35公斤。
专家建议:握力每增加1公斤,死亡风险减少3%。中老年人更需注意增强握力训练,如果力量不够可以握核桃或养生球,逐渐增加负荷。握力训练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工作效率也有提高。
动作4:走路速度
肺功能的减弱也是从20岁开始的,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胸腔逐渐变得僵硬起来,使得肺的运转更困难,肺的残气量也有所增加。这就是很多人40岁后,有时走路会变得气喘吁吁的原因之一。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发现,走路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死亡率更低。走路快的人死亡风险减少3倍,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更好。
测试结果:以1分钟为限,每步75厘米为标准,25~35岁的成年人的步数应为90~120步。36~50岁、60~70岁年龄段人群可依次减少10步左右。
专家建议: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更佳;如果走路速度慢且心率变化大,则说明身体机能减退,衰老加快。因此,人们平时需要多走动,有意识地加快速度。
动作5:弯腰双手触地
人的身体构造具有非常高的柔软度,经常活动和牵拉都能增强柔韧性,但经常不动就会“生锈”。弯腰双手触地可锻炼腰腹肌肉,更能拉伸很少能活动到的背部肌肉和韧带。做动作时注意腿直立,腰部往下弯,手臂及头部下垂,悬在空中,尝试双手触地,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勉强。
操作方法:做动作时注意腿直立,腰部往下弯,手臂及头部下垂,悬在空中,尝试双手触地,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勉强。
测试结果:20~35岁:这个年龄的人双手至少要摸到地面,身体柔韧性强的人甚至可以紧抱双腿,脸贴在小腿上;
36~50岁:这个年龄的人至少要摸到踝关节;
50岁以上:至少要摸到小腿位置。
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柔韧性要比男性好。弯腰有助于腰肌、肘部和膝关节锻炼,使肌肉伸拉,腿筋拉长。柔韧性反映身体的软度,软度越好,身体素质和生命力越强,越硬则说明衰老越快。
专家建议:要想改善背部及腿部的肌肉和腰腹柔韧性,可以每天练习该动作3次,每次3组,连续2~3个月就能改善身体柔韧性。
动作6:闭眼单脚站立
人越老,平衡能力下降越快,也就不得不拄拐杖。这个动作能测出平衡能力强弱和全身状况。单脚站立能有效锻炼大脑的协调性,每天坚持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平衡力提高后,不仅能防止我们在运动中跌倒损伤,还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闭眼单脚站立”能测试出反应肌力与平衡的功能,有助于判断人体老化程度,闭眼单脚站立时间>9秒,你可能更“年轻。
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动作时间长短的判断标准如下:
20~35岁:闭眼1分钟以上,不晕不倒,说明平衡能力正常。如果坚持不了1分钟,则需要加强锻炼。
36~50岁:闭目时间应达到40~70秒。
50~60岁:保持30秒左右。
60~70岁:如果能坚持1分钟,说明平衡状态很“年轻”。
专家建议:在我国,跌倒死亡是65岁以上老人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跌倒后骨折的概率很大,60岁后积极做些平衡锻炼,能减少跌倒发生的几率。中老年人做这个动作时,可以先单足站立,随后慢慢闭上眼睛;高龄老人最好靠着墙或扶着东西。
为了健康长寿,保持活力,我们只要经常训练以上6个简单的小动作,可以帮助大家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今日话题:以上6个动作你能做到几个?
衰老,其实是个很无奈的话题。你是怎么发现自己开始衰老的呢?
也许是不经意的某一天,镜子中的自己鬓角出现了白发;也许是站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发现他/她的个子已经高到与你并肩;也许是曾经一口气爬好几层楼梯的身体,如今需要爬到一半就需要休息...
总之,衰老是每个人躲不掉的宿命。
衰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减缓衰老?
人从中年开始衰老
研究证实,我们人的一生有三个年龄阶段,是衰老的转折点。
2019年,刊发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点,也就是34岁、60岁、78岁。
在这3个时间点,你可能突然一瞬觉得自己老了!
研究人员通过对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衰老相关蛋白的数目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平稳地改变,而是呈波动变化,并在34岁、60岁和78岁年龄段出现极峰。
而在其他时期,这些蛋白质的水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这说明,人体衰老,从34岁开始。
如何减缓衰老?
衰老虽然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减缓衰老的速度!
大脑衰老克星——勤用大脑
感觉大脑反应越来越慢?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在下降?
可能是大脑衰老了!所谓大脑衰老,其实和我们生活压力大、长期熬夜、晚睡、大脑疲劳等亚健康问题有关。
大脑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经常用脑会使脑血管多处呈扩张状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营养供给,从而为延缓大脑衰老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且跑步也可以减缓大脑的衰老,经常跑步能为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刺激中枢新细胞的生长,让大脑萎缩更慢。
骨骼衰老克星——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年龄增大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如果年轻能积累好骨量基础,年长时少流失一些,骨头自然也就牢固一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保骨量离不开补钙补维生素D晒太阳。
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之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容易骨质疏松,此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D和补钙的药物以保持正常骨量。
另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的简便方法是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促进骨骼的生成。
另外,涂防晒并不会影响维生素D3的合成,所以,该涂还是要涂。
肌肉衰老克星——适量运动
肌肉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因此,长时间不运动、久坐久卧,会出现肌肉流失、萎缩、功能退化,这也是年轻人肌肉不足的主要原因。
保持肌肉不流失,首先要适当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加抗阻训练,如哑铃、拉力带等力量训练,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拉伤。
同时调整饮食,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的摄入。
6个动作,测试身体是否年轻!
你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何?来试试以下6个经典动作,只需一分钟的测试就知道自己老没老!
动作1: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项大众化运动,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锻炼方式,可以锻炼我们的肱三头肌、腹肌、胸大肌、背肌等等。俯卧撑要求身体保持平直,使腰背肌、腹肌、腿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操作方法:一个标准的俯卧撑,要让身体保持从肩膀到脚踝成一条直线,双臂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
年轻人应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动作,60岁以上老人不可采取支撑式的半俯卧撑,即扶着墙或桌椅等支撑物进行。超过70岁就不建议做俯卧撑了。
测试结果:
20~30岁:成年男性1分钟能完成17~29个,女性做12~22个,说明身体素质基本合格;如果能做30个左右,说明身体强健;若少于17个或感觉痛苦疲劳,则说明上肢力量减退严重。
30~45岁:男性1分钟完成13~24个,女性做10~20个;
45~59岁:男性做11~20个,女性做8~20个,都可视为达标。
专家建议:有些人做俯卧撑时两腿无法并拢或身体弯曲,说明腹肌或者腰背肌力量差。建议年轻人每天做2~3组俯卧撑,持之以恒,可维持并增强上肢力量。
动作:2:平衡下蹲
人们蹲的姿势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非常相像,这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蹲”既能让我们身体放松,又能给予内心足够的安全感,竟然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下蹲可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的老化。
人在下蹲的时候,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下蹲还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我们的心肺功能。下蹲练习是下肢力量的“观测点”,可检测髋关节、膝关节、臀大肌等的力量。下蹲运动简单易行,看电视、刷牙、看书时都可以进行。
操作方法:年轻人可双脚平直站立,双手展开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盖,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再慢慢回到起初的位置。50岁以上中年人可采用半蹲,让大腿和地面呈100~120度角。60岁以上老人可坐在椅子上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
20~35岁:男性完成20~30次,女性15~25次,说明下肢力量优秀。
30~45岁:男性完成15~20个,女性12~18个,说明下肢健康。
50岁以后:做半蹲能完成上述数量,说明身体基本合格。
60岁以上:在没有搀扶或支撑的情况下,60岁以上老人若能在椅子上来回下蹲6~10次,说明腿部力量较强。如果蹲下去起不来,说明你老了;如果能蹲下去并能迅速起来,还能反复做很多次,说明你还很年轻。
专家建议:大家每天做2~3组下蹲练习,每组30个,对增强腿部力量有好处。
动作3:握力强度
手部力量的确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握力是生命力的一种象征。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刊文指出,握力不够的人更可能患心脏病或中风。
操作方法:我们可以买一个小型握力器在家测试,观察握力指数,根据公式计算: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即可测试握力情况。
测试结果:20~35岁:男性的平均握力应达到30~45公斤,女性应为20~30公斤,臂力和手部力量强健的人可达70公斤以上。
35~50岁:男性的握力应达到20~40公斤,女性为16~35公斤。
专家建议:握力每增加1公斤,死亡风险减少3%。中老年人更需注意增强握力训练,如果力量不够可以握核桃或养生球,逐渐增加负荷。握力训练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工作效率也有提高。
动作4:走路速度
肺功能的减弱也是从20岁开始的,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胸腔逐渐变得僵硬起来,使得肺的运转更困难,肺的残气量也有所增加。这就是很多人40岁后,有时走路会变得气喘吁吁的原因之一。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发现,走路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死亡率更低。走路快的人死亡风险减少3倍,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更好。
测试结果:以1分钟为限,每步75厘米为标准,25~35岁的成年人的步数应为90~120步。36~50岁、60~70岁年龄段人群可依次减少10步左右。
专家建议: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更佳;如果走路速度慢且心率变化大,则说明身体机能减退,衰老加快。因此,人们平时需要多走动,有意识地加快速度。
动作5:弯腰双手触地
人的身体构造具有非常高的柔软度,经常活动和牵拉都能增强柔韧性,但经常不动就会“生锈”。弯腰双手触地可锻炼腰腹肌肉,更能拉伸很少能活动到的背部肌肉和韧带。做动作时注意腿直立,腰部往下弯,手臂及头部下垂,悬在空中,尝试双手触地,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勉强。
操作方法:做动作时注意腿直立,腰部往下弯,手臂及头部下垂,悬在空中,尝试双手触地,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勉强。
测试结果:20~35岁:这个年龄的人双手至少要摸到地面,身体柔韧性强的人甚至可以紧抱双腿,脸贴在小腿上;
36~50岁:这个年龄的人至少要摸到踝关节;
50岁以上:至少要摸到小腿位置。
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柔韧性要比男性好。弯腰有助于腰肌、肘部和膝关节锻炼,使肌肉伸拉,腿筋拉长。柔韧性反映身体的软度,软度越好,身体素质和生命力越强,越硬则说明衰老越快。
专家建议:要想改善背部及腿部的肌肉和腰腹柔韧性,可以每天练习该动作3次,每次3组,连续2~3个月就能改善身体柔韧性。
动作6:闭眼单脚站立
人越老,平衡能力下降越快,也就不得不拄拐杖。这个动作能测出平衡能力强弱和全身状况。单脚站立能有效锻炼大脑的协调性,每天坚持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平衡力提高后,不仅能防止我们在运动中跌倒损伤,还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闭眼单脚站立”能测试出反应肌力与平衡的功能,有助于判断人体老化程度,闭眼单脚站立时间>9秒,你可能更“年轻。
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动作时间长短的判断标准如下:
20~35岁:闭眼1分钟以上,不晕不倒,说明平衡能力正常。如果坚持不了1分钟,则需要加强锻炼。
36~50岁:闭目时间应达到40~70秒。
50~60岁:保持30秒左右。
60~70岁:如果能坚持1分钟,说明平衡状态很“年轻”。
专家建议:在我国,跌倒死亡是65岁以上老人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跌倒后骨折的概率很大,60岁后积极做些平衡锻炼,能减少跌倒发生的几率。中老年人做这个动作时,可以先单足站立,随后慢慢闭上眼睛;高龄老人最好靠着墙或扶着东西。
为了健康长寿,保持活力,我们只要经常训练以上6个简单的小动作,可以帮助大家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今日话题:以上6个动作你能做到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