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出7字上联招亲,8年来无人能对,后被一书生巧妙化解
引言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玉楼春》
汉朝的时候,佛教传入了我国,从此一边向我国传播着佛教文化,另一边原本的佛教文化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就比如最开始时,佛教里是没有的尼姑的,在中国这片土地呆了几百年后,佛教才衍生出了尼姑。尼姑的出现意义是很大的,从此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有一颗向佛之心,那么就可以走上这条路,由此还引发了很多的故事。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尼姑的故事。
一、尼姑庵的少女
清朝初年,湖南省有一位妙龄少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恰逢附近山上有一处尼姑庵,于是她毅然决然的成为了一名尼姑。但随着时间的过去,经历了一段尼姑庵生活后,少女突然意识到,当初实在是太冲动了,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于是她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写出了一个七字上联,并且表示:谁能对出下联,自己就嫁给谁,结果8年来无人能对,后被一书生巧妙化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名少女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家境殷实,可以让她轻松的过完一辈子,但天有不测风云,她在几岁的那年,父母就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从此就一个人独自生活。长期保持单独生活的少女,她的心理就出现了问题,觉得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那个年代可没有看心理医生的说法,想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寺庙里的大师求教,而当地也没有寺庙,只有一处尼姑庵,于是少女就来到了尼姑庵。
二、少女的心理状态
来到尼姑庵后,一位师太热心的接待了少女,并且为她悉心讲解了佛教经义,帮助她打开了心扉。在求得心里的解释后,少女心满意足的下了山,但是没过多久,以前的心理状态又回来了,自己又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于是考虑很久后,少女决定出家。当三千烦恼丝脱落后,少女的内心仿如静水,觉得自己后半辈子就在这陪伴佛祖了。但是观念是会变的,最开始时,少女对于佛学有着无限的向往之心,对世俗生活不屑一顾,可到了后来,她的想法就变了。
在常伴青灯古佛的生活中,少女经常会想到当初的生活,心里的想法也慢慢发生了改变,而她最终做下换一种生活的决定,和一个人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个人就是她的舅父。少女的舅父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当初少女上山当尼姑,他就不同意。少女在山上待的越来越久,舅父的心里就越来越焦急,觉得她这辈子这么过下去哪行啊,于是隔三差五的就来到尼姑庵劝说少女还俗,希望她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三、七字上联
舅父的劝说给了少女一个台阶下,也为她的内心给了一个解释,但少女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她虽然愿意嫁人生子,却并不愿意委屈了自己,于是提出了一个要求,一定要嫁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这个要求不高也不低,但是才华这东西并不流于表面,要如何来验证一个人是否有才华呢?少女思考很久后,决定以对联的方式,来验证一个人是否有才华,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句对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少女明确表示,不管是谁,只要能对上这幅对联,自己就嫁给他。
少女的美貌在当地一向很有名气,这句七字对联很快就在当地火爆,来了不少人想要以对出下联的方式娶她。但可惜的是,这句上联出了很久,依旧没有人能对出下联,因为它的难度实在太高了。我们仔细观察这句七字对联就会发现,虽然表面上是在诉说少女的心理状态,但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对联,七个字都是宝盖头,而且最初下联还需要考虑语境。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之下对出下联,谈何容易。后记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少女的心也从最初的期待,转为了无奈,觉得自己这辈子怕是嫁不出去了。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八年后的一天,一位姓胡的书生,游览大山时偶然看见了美貌的少女,顿时一见钟情。这位书生很有才华,思考一会后,于是就提笔写下了“宽容富室实安宁”的下联。少女看到这句下联,很是惊讶,遵守了当初的承诺,嫁给了书生,从此过上了嫁为人妇的生活。参考资料:
《玉楼春》
《民间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