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雷:《水浒传》研究的新篇章——《水浒学史》、《〈水浒传〉研究史》读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进入21世纪之后,前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古典小说的几大名著陆续出现学术史研究的著作,如《金瓶梅》的学术史著作《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2003年)、《红楼梦》的学术史著作《红学通史》(2005年)、《西游记》的学术史著作《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2006年)、《儒林外史》的学术史著作《〈儒林外史〉研究史》(2006年)等。
《水浒学史》,齐裕焜、冯汝常等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
而《水浒传》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却迟迟没有学术史著作的出版,与《水浒传》命运相似的还有另一部名著《三国志演义》。但是比《三国志演义》幸运的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终于等到了《水浒传》的学术史著作,更加可喜的是,这一来就是两部——《水浒学史》与《〈水浒传〉研究史》。
《水浒学史》是由齐裕焜先生牵头与冯汝常先生等多位研究者合作完成,2015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以下简称《学史》)。《〈水浒传〉研究史》是由许勇强及李蕊芹二位先生合作完成,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
《水浒传研究史》,许勇强、李蕊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书的出版不仅回顾、总结、反思了数百年《水浒传》的研究历程,为《水浒传》的研究拉开了新的序幕,而且正式确立了“水浒学”的研究范式。
纵观《学史》与《研究史》两部书籍,存在不少的相似点。
首先,二书均是靡费心思的著作。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二书的篇幅上,《学史》全书52万字,《研究史》全书42万字。同时也表现为二书成书之久,具有相当之厚的积淀。
齐裕焜先生
《学史》准备于2007年,完成于2014年,前后所费7年时间,由8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研究史》也始于作者攻读博士时期2006年,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删改修而成,至2015年基本完成,历时9年之久。
其次,二书均是精心构撰的著作。此一点尤其表现在二书的结构上。虽然二书的体例与结构多有不同,但是均是精心构思而成。
许勇强、李蕊芹合影
其中《研究史》借鉴史书的编年体、纪传体、纪传本末体的结构方式编排全书。
用编年体将全书分为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当代(1949-1966)时期、当代(1977-1989)时期、当代(1990-2014)时期这么五个时期,用纪传体对一些重要的《水浒传》研究大家进行单独的介绍,如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等,用纪事本末体对《水浒传》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或争论进行前因后果、是非曲直的介绍,如当代(1977-1989)时期繁本与简本先后问题的论争、七十回古本的论争、梅寄鹤古本的论争等等。
《学史》的框架构建更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全书分为三大编,成书编、诠释编、传播编。
齐裕焜先生与学生冯汝常、赵雅丽、段春旭、胡小梅、崔霞等合影
成书编包括水浒故事的历史起源、成书过程、作者、版本等问题;诠释编包括《水浒传》文本的思想内涵、文本特征、艺术成就等问题;传播编包括《水浒传》文化与其他诸多文化的融合、《水浒传》的衍生文化、《水浒传》的物质文化等问题。
这种结构即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将《水浒传》研究分为成书、版本、作者、文本、评点等方面的研究,又将这些方面囊括到了其中。可以说一本书从生成到出版之后的方方面面问题,均被考虑其中,予以关注。
再次,二书均表现出不俗的识与断。学术史的研究以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作为对象,虽然以述为基础,但是同样需要识见与判断,需要从泥沙俱下的研究文献中,筛选出重要的研究成果,淘汰那些人云亦云、没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垃圾,总结前人的得与失,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
许勇强教授
尤其是如《研究史》中所言“学术考核机制和各种社会职称评审晋升机制也对当代学术泡沫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就与阐发学术观点的初衷发生了背离,大量学术水平低、观点陈旧、简单重复的论文纷纷见诸报纸杂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浒传》研究论文有3000篇左右,大有泥沙俱下之势,这就更需要慧眼去芜存菁。
《学史》与《学术史》的作者均在《水浒传》研究领域浸润多年,有不少相关研究的成果,所以具备这种识与断的能力。
齐先生从1979年发表第一篇《水浒传》研究论文起,至书成已历经30余年,先后发表《水浒传》相关论文十数篇;许先生从事《水浒传》研究也有十数载之久,发表了《水浒传》相关论文二十余篇。
齐裕焜《略谈〈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兰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学史》中对于所介绍的问题以及争论基本都是提及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者、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对于一些没有太大价值的文章则不涉及,这其实就已经为各种问题的争论保留了最精华的部分。
如作者署名权的问题,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为郭勋或其门客托名施耐庵所作。《学史》中列举了戴不凡以及张国光先生的两篇文章以及观点,其实托名说肇始于鲁迅与胡适二位先生,其他像徐仲元等人也持此种看法,但将此说发扬光大并集大成的就是戴不凡以及张国光二位先生。
对于其中不少有争论性的问题,《学史》更是亲涉其间,给出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如水浒戏与《水浒传》的关系问题,有不少学者认为水浒戏与《水浒传》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有的甚至全面否定元代水浒杂剧是《水浒传》来源的观点。《学史》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并认为《水浒传》是吸收了传说、说话、杂剧的成果后,独立创作的伟大作品。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齐裕焜、王子宽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对于不少学界论述较少的问题,《学史》也给出自己创造性的论断。如《水浒传》繁本的问题学界少有研究,《学史》则通过三个特征将繁本《水浒传》分为两大系统。
《研究史》中同样有不少地方表现出作者的识与断。
首先,作者虽然做的是学术史的研究,但是却将每个时期《水浒传》的研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在每一章前开设一小节的概述,叙述这些问题,并试图通过这些外在的因素考察各个时期观点形成的成因。
如当代(1949-1966)《水浒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思想、招安问题和宋江形象以及金圣叹的论争上,而对作品自身的文学性的分析比较少而且肤浅,主要就是因为受到此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研究方法单一的影响。
《水浒传研究史》目录
其次,基本上在每个问题或者论争的背后,作者均会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经验总结或是看法。如当代(1990-2014)备受关注的《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中的“嘉靖说”,这是一次世纪之交颇大的学术争论,不少的研究者撰文参与讨论。
对于这次争论,《研究史》既有对考证细节进行评论,认为关于朴刀的讨论没有异议,但货币尚不能证明《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也有对大方向进行评论,首先给予肯定,认为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方法有所拓展。其次,谈到论争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逻辑的必然性与事实的可行性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研究史》认为要坚持文献为主,逻辑推论为辅,在没有更新、更有力的材料被发掘之前,应该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修订本,齐裕焜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当然除却这些相似之处外,《学史》与《学术史》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皆因二书编撰目的的不同而起。
《学史》的编纂目的从绪论的标题“水浒学的形成与研究范式论”便可得知,为了建立“水浒学”的研究范式。所以《学史》的撰写大多是在宏观方面进行把控,确定“水浒学”研究的范式,这些研究范式不仅仅包括《水浒传》的研究范畴,还包括《水浒传》的研究方法。
如同样是对《水浒传》成书问题的叙述,《研究史》按照每一种观点进行划分论述,而《学史》则是从研究方法上进行叙述,分为从传播时间入手的方法以及从文本内部找证据的方法。
《水浒传研究史》绪论
除了范畴以及方法外,《学史》还关注到价值论以及绵延论。这也是《研究史》中所缺少的,《研究史》的对象基本上是《水浒传》的文本,而《学史》因为价值论以及绵延论,所以比《研究史》要多出传播编这一部分。
传播编主要研究《水浒传》流传至今产生的影响,包括小说创作、说书、绘画、影视、戏曲、建筑、工艺等等诸多方面。这些虽然现今研究的还比较少,但是在以后的研究中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西游故事生成与传播研究》
《研究史》的编纂目的从书前的绪论可知,通过对400余年《水浒传》学术史进行全面的审视和通盘的考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中把握《水浒传》研究的演进脉络,揭示其发展的轨迹和客观规律。
《研究史》旨在构建一部能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可堪查阅的学术史,一部能让研究者少走弯路的学术史。书中于中观以及微观上着力甚多,所以比之《学史》,《研究史》更加注重时间这一条脉络,关注每个时期对于每个问题观点的变化,罗列尽可能多的不同观点,梳理每个观点的源流,探讨此时期的观点较之上一时期是否有所超越等等。
如当代(1990-2014)时期探讨评点问题之时,《研究史》认为此时期的评点研究有新的发展,有研究者将小说评点研究与版本研究结合,通过评语的异同考辨版本的演变关系。
2013年《水浒学史》征求意见会
无论如何,《学史》与《研究史》的相继出版,为《水浒传》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既总结的前人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查阅的学术史,又指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确立了“水浒学”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