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结缘网络淘旧书(淘书看世界之八)

四百多张汇款单,两万多元书款,上千册来自四面八方的图书,一批至今未曾谋面的书友以及围绕买书、读书所发生的一系列或庄或谐的故事……这是笔者两年多来网络淘书的一份真实记录,也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

笔者网络淘书订单

仅就个人自身的体验而言,其间所见所感新奇而深切,已非感慨万千一类词语所能形容和概括。确实,需要为日渐成熟和繁荣的网络旧书业说些什么了。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竟然能够找到前辈学人琉璃厂、隆福寺淘书的那种美妙感觉,这是笔者短暂网络生涯的一个意外收获,它使笔者对影响日增的网络空间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从某种角度来说,两年多来的淘书经历已使笔者幸运地成为一位历史见证者,一位目睹中国网络旧书业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型全部历史的见证者。对笔者这种菜鸟级的网络漫游者而言,能成为这样的见证者颇有些偶然,也许这就叫缘分吧。

如今的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天涯旧书交易所、天涯书局已荡然无存。

2002年5月,经一位朋友的介绍,笔者在天涯社区(www.tianyaclub.com)注册,正式成为其闲闲书话论坛的一名成员。国内读书类论坛数量虽然不少,但像闲闲书话人气如此之旺,品位如此之高者寥寥无几,这也是它成为网络旧书业摇篮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论坛里,众网友虽然职业各异,文化程度不一,但多属爱书者,围绕读书、淘书,总是有很多话题可谈,因而气氛也很是不错。不像后来,日渐浮躁,屡起纷争,老网友不断出走,到如今热闹倒也热闹,但那种友善、融洽的气氛却已不见。

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说来已有今昔之感,网络上的兴衰起落较之现实生活更明显,让人感触也更深。

《天涯闲闲书话十年文萃》,那时的闲闲书话藏龙卧虎。

论坛人数一多,自然就会有淘书、换书的内在需求,因而也就产生了难得的商机。有些头脑灵活的网友顺应变化,抓住机会,成为网络旧书业的第一批淘金者。

起初上网卖书者并不多,只有三十年代、花脚猫、舞鹤游天、史眼镜等少数几人,多属玩票性质,商业气氛也不浓,买书、卖书者多是较为熟悉的书友,加之采取资格审查备案制度,不存在信任问题,书价也不高,于是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到预定的旧书交易时间,大批网友齐聚网上,抢购图书,点击率奇高,其场面很是壮观。

胡同和他的布衣书局,当年旧书业的风云人物。

站方对这一新生事物也很支持,为此专门另开了一个名为天涯旧书交易所的分论坛,后又将其升格为天涯书局,纳入主版。此后,参与者越来越多,不少业余性质的卖家成为专业网络书商,书局逐渐形成规模,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不过,随着交易的增加和深入,这种随贴售书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它固然有及时、便捷、灵活等特点,但时效性太强,售书帖容易淹没,且不便宜检索,为交易带来诸多不便。

花脚猫沈帅,网络旧书业的第一批吃螃蟹者。

但不管怎样,天涯社区对中国网络旧书业是有奠基之功的,后来的网络书商有不少在这里受过熏陶和锻炼。

孔夫子旧书网站(www.kongfz.com)的出现在中国网络旧书业发展史上无疑具有标志意义,它可谓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旧书交易网站,其页面、栏目、菜单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网上交易的特点,量身订做,无论是购书、结算还是检索,较之天涯书局,都更为专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淘书者颇具吸引力。

短短两年的时间,入驻店铺达到480多家,注册会员2万多人,旧书积存量达40多万册,其存书规模及交易量已超过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家旧书店,在书友中有着较大的影响。

如今的孔夫子旧书网

随着店铺、书友及交易量的增加,其中隐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有的是网络交易皆会遇到的普遍现象,如诚信问题。对买家而言,有随意取消订单、拍卖叫价而不交割等行为,对卖家来说,更有收钱不发书、虚报品相等问题,为此曾引起不少争论。

虽然这些问题大多通过协商的方式得到解决,站方也开始实行黑名单制度,但网上旧书交易如何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制约,这依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可以说,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真正解决,已成为制约网络旧书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当年的缘为书来旧书网,如今已人去楼空。

其后,缘为书来(www.ywsl.com)、布衣书局(www.booyee.com.cn)等多家专业旧书网站相继出现,昭示着网络旧书业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旧书网站大大小小共有10多家,它们的集中出现标志着网络旧书业更加成熟,也预示着其间存在的巨大商机,自然它们相互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

这些旧书网站的创办者有些如三十年代、花脚猫等皆曾在天涯书局、孔夫子旧书网站卖过旧书,在网友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好的声誉,这也是他们赖以创业的主要资源,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资金等物质因素,这也是旧书网站与现实书店的很大不同。

如今的布衣书局

在网站运营前,这些创办者皆进行过认真充分的市场调研,起点较高,其网站设计处处为书友着想,更加富有人情味,也更为符合网络交易的特点,因而创办伊始便相当红火,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为投资商所看好。

比如缘为书来的创办者沈帅女士为第一批专门从事网络旧书交易者,她非常注重与书友之间的交流,目的在精心打造一个网上淘书者的乐园,故而以旧书交易为依托,重点经营文化社区,并邀请赵珩、止庵、陈子善等文化名人,与网友就关心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收到很好的效果。

笔者在缘为书来文化社区交流过程中得到的赠书。

这家网站虽然创办仅半年多的时间,已办得有声有色,显出勃勃生机,拥有一批铁杆的网络书友,其中加盟书店将近110家,注册会员达到2800多人。

如今,网络旧书交易已与现实生活中的旧书店、旧书摊、旧书邮购等并驾齐驱,成为旧书交易的一条主要聚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唯楚书店网店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旧书交易已使全国各地的旧书交易联结成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其价格走势对全国的旧书行情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像北京潘家园、上海文庙这些著名的旧书交易市场,其图书价格行情已基本与网络协调一致。

不少旧书店如成都的淘书斋、毛边书局、南京的学人旧书店、品雨斋书屋、唯楚书店等也纷纷上网开店。

网络旧书调剂分配全国旧书资源的功能更是传统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毫不夸张地说,尽管异地交易、邮费过高等因素对网络旧书交易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尽管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旧书交易方式,但它代表着旧书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可以预见的。

与现实世界相比,网上淘书有着许多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跨地域优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只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淘书,偶尔也会利用出差、访友等机会到别的城市去逛,但活动的范围较为有限。

况且如果不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都市,而是在一个较为偏远、书店稀少的中小城市里,淘书所受的局限则更多。

品雨斋书店网店

网络则完全克服了这一地域上的限制,给每个淘书者以自由淘书的平等机会。一家上规模的专业旧书网站足可将全国各地的旧书店整合在一起,地域的广泛也就意味着图书来源的广泛,许多因出版数量较少或内部印刷仅在一些地方流传的书籍可以很容易的被外地需要的书友淘到,从而实现旧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分配。

一些港台书商的加入,更是弥补了国内港台图书交易的空白,对那些研究课题较偏或偏重某类图书的收藏者来说,由此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

就笔者个人的接触和见闻,除新疆、西藏、海南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已有旧书店在网上售书,并因此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网络旧书交易的新型书商。

其次是网上旧书交易的便捷性。书友足不出户,仅靠点击鼠标,就可以淘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从了解图书信息到下订单,再到结帐付款,皆可在网上轻松进行。

比起现实世界中的奔波劳顿,不知道要方便多少。数码相机、扫描仪的广泛使用也克服了网络交易中容易出现的隔山打牛似的不利局面。尽管是在虚拟世界里淘书,但并不感到空幻,它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实可信。

学人书店网店

值得一提的还有旧书网站所营造的那种和谐、友善的气氛。在现实生活中,淘书多是个人行为,和书店老板也基本上是一对一的交流,虽然也可以成立协会、组织联谊之类的活动,但往往受到经费、场地、时间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多有不便。

有了旧书网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站方在交易之外,往往还开办一些主题论坛,为书友提供交流便利。无论是买书者还是卖书者,围绕着书这个中心,总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可以说大家为着对书的喜爱聚集在一起,每个论坛都是一个小型俱乐部。

每个书友在论坛里都会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借助网络的便利,建立友谊,或聊天,或切磋问题,或赠书,或提供信息。而且由于是在虚拟空间,这种友谊也是可进可退的,不必有过多的顾虑。如有必要,可以在私下聚会,如无必要,则可以一直维持这种不知真实身份的网络君子之交。

自然,网络旧书交易的局限也有一些,比如交易不够直接、对交易双方的约束力不够、邮费偏高等,不过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商贸发展的日渐成熟,有些问题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不可否认,有些问题则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真正解决。

相对于全国庞大的书友队伍,目前的专业旧书网站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经营的形式上,还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相信还有更多、更具特色的旧书网站创办,还会有更多的书商、书友加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书友体会到网络琉璃厂、潘家园淘书的别样感觉。对其前景,笔者是十分看好的。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会因此而增加几分书香,多了一些文化品位。

附  记

《藏书家》第10辑

这是一篇已经过时的文章,小文发在《藏书家》第10辑上,那是2005年的事情了,当时网络旧书业才刚刚起步。

之所以重新发出来,是因为它是一段记录,一段旧书业从实体到网络的变迁记录,笔者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程。

如今旧书业的实体店已难以为继,网络上则是另外一番情景。那些从小就习惯于网络购书的年轻朋友们未必了解这一过程。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一切也都是有迹可循。

(0)

相关推荐

  • 花全开了,开的到处都是,后来就很孤单。

    文/小灶子 图/小灶子 懒在昆明的光影里 懒在书屋的虫子里 懒在沉甸的布袋里 不智能目录: 说文书屋 东方书店1926 西站旧书交易 世界书局 麦田书店 茶马花街 新南界旧货综合交易市场 橡皮书店 新 ...

  • 布衣书局胡同:我在何兆武先生家收旧书

    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9岁.何兆武先生于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 ...

  • 苗怀明:印数少的书(淘书看世界之九)

    一本书印数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内容和水准固然重要,书名之类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珍本禁毁小说大观> 比如萧相恺先生的<稗海访书录>一书,记录其为编撰<中国通俗小说 ...

  • 苗怀明:流落街头的签名本(淘书看世界之七)

    在笔者的藏书中,有不少有作者本人的签名.这些签名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送给笔者本人的,一种则是作者送给别人,被笔者在旧书店里或旧书网上淘到的. 梅节先生题赠笔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

  • 苗怀明:琉璃厂的黄昏——对一处人文风景的怀念(淘书看世界之六)

    曾经是古旧书店云集.珍本秘籍叠出的北京琉璃厂不仅盛况早已不再,而且也已逐渐从当代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淡出,这话可能说得有些偏激或过分,但它确实道出了北京琉璃厂在现时的尴尬生存境地. 昔日的琉璃厂 如今,全 ...

  • 苗怀明:马来西亚淘书记(淘书看世界之五)

            到异国它乡去了近一个月,没带回什么土特产,倒背了一大堆中国旧书回来,我的马来西亚之行也因此算是有了一点特色. 比起前些年,如今出国可是容易多了,即使没有探亲.留学的机会,只要有钱,想到 ...

  • 苗怀明:旧书业的凄凉守望——想起老姚(淘书看世界之四)

    短平的头发,厚厚的镜片,身材高大,背微有些驼,六十来岁的年纪,温和.斯文,像个文弱书生,或坐在店里看书,或忙于整理书架.这大概是我对老姚的全部印象. 称老姚固然是出于礼貌,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直到目前 ...

  • 苗怀明:一生运命寄旧籍(淘书看世界之三)

    认识花猫(准确地说是花脚猫)是在2002年夏天,当时大家都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玩,网络售书刚刚起步,花猫是第一批网上售书者. 那时候的花猫与其说是一只猫,不如说是一只鸟,整天唧唧喳喳的,灌水的热情明 ...

  • 苗怀明:曾做偷书贼(淘书看世界之二)

    上大学那阵子真的很穷,父亲整天省吃俭用,每月也只能给我寄个二.三十块钱,临毕业前花钱多的时候最多也就寄五十块.在京城这个能花钱的地方,正值能吃饭的年龄,那点在家里看来颇为奢侈的钱加上学校发的助学金,除 ...

  • 苗怀明:线装书的故事(淘书看世界之一)

    在我十年京城求学的生涯中,只见过两个来自广东的同学,老谢就是其中的一个.之所以要如此强调广东,是因为从那个地方来京城读书的人除上海之外是最少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广东属先富起来的地区,那里同学的 ...

  • 苗怀明:网络红学的是非功过(大嘴说红学之十七)

    总的来说,网络红学不过是<红楼梦>业余研究在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的红学探讨. 就其性质而言,它基本属于业余研究,远没有达到专业水准,尽多是红学研究的一个补充,还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