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作权”还给学生参考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信息技术类的比赛有很多,这给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学生实践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针对这一情况,我依据多年带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经验,以创新实践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为基点,对信息技术竞赛的教学辅导方式进行了探究。

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定位,力戒越俎代庖

刚接触电脑作品比赛时,我走过一段弯路,那时候觉得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培养学生创作作品,还不如自己帮学生制作,那样成绩来得多快呀。实践证明虽然这样成绩见效快,但越俎代庖了,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锻炼,长久下来还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开始慢慢转变思想。首先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把作品制作的创作权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更充分的信任,容许他们失败。比赛本就是学生的比赛,比赛的真正目的是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突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越俎代庖的做法只能让比赛失去意义。在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这几年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比我们想象得高,尤其是在灵感、创意方面,学生们总是比我的视角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把作品做好。

扶放有度,抓好三个环节,把创作权还给学生

1.创造前,启发想象

想象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需要不断地刺激。在辅导学生作品创作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通过分析历年比赛获奖作品,从视觉、听觉入手,帮学生打开思路;然后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充分讨论,帮学生总结各类作品的获奖优势;最后从素材搜集启发创作灵感,如让学生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人物以及身边小事等方面去挖掘题材,构思作品。实践证明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可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其顺利进入有效创新。

2.创作中,答疑解惑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当学生准备作品制作时我通常是这样做的:一是让他们先做计划,提出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根据计划内容搜索资料,分析问题,为制作过程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创作中教师适度把关,解决问题,把时间用在平时。每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都是漫长的,在这期间我通过制定时间表,为学生的创作过程铺砖引路,在答疑解惑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3.xim9SVDlWNacq7byac4ofyNRXBKMhGPsfEI5N9mgRDQ=创作后,完善提升

学生的作品创作完成后并不都是完美的,这时在学生中开展作品展示活动不仅会有提问讨论,还会有成果分享,更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集思广益,完善作品

学生展示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小组探究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小组的智慧结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和大家分享作品的创意、心得等。作品展示完成后,有一个交流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品的亮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2)拉进外援,提升作品

其实,学生参与的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更像一门综合课程,因此,对学生的辅导更需要整合。例如,学生在创作中经常会遇到构图设计、色彩填充、空间透视等美术学科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将美术教师请来授课,让两门学科做到教学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和美术两门学科的学习效率。这样层层深入,能步步推进,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完善作品,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

虽然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做到扶放有度,抓好以上三个环节,那么学生的创作就事半功倍了。

注重积累,功夫做在平时,夯实学生创作基础

学生的作品创作只依靠兴趣小组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渗透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所要参加的比赛不陌生、感兴趣,创作的过程才会有趣、有成效。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并给学生展示一些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这样能达到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熏陶他们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辅导学生制作电子报刊时,参考论文当学生把搜集到的素材一一罗列出来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读者,看了作品之后你能很快知道它讲了什么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整理的素材有些杂乱无章,随后就对素材进行了归类、划分栏目。正是有了平日丰富的知识积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快速解决,这样不仅能提高作品制作的效率,也能帮助学生在其他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在平时就强化学生对各类软件的熟练操作,避免课堂上知识的重复传授,影响作品制作的时间。例如,在辅导六年级学生进行一件绘画作品的创作时,他们正好在学习Flash软件,因为有了我平时的不断强调,参赛学生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掌握了Flash软件的基础知识,也因此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游刃有余,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作品。

其实在比赛中,我们要明确,不能仅针对比赛而比赛,而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为目标。作为一线教师,要时刻怀揣心中的教育理想,不断坚持下去,并将这一切勇于实践,那么最终受益的就一定是我们的学生。所以,让我们把“创作权”还给学生吧!

参考论文链接: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16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