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智商决定能否走上成功之路,情商决定能在路上走多远

原题:重“情商”轻“智商”

| 方略

时下,不少人把“情商”看得过重,也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情商”的功效,自觉不自觉都把心思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真正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以至很多人感叹:现在的人太浮澡!

重“情商”而轻“智商”,这一反常现象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不少人可能看过丹尼尔.戈尔曼写的《情感智商》,是美国的一本畅销书。主要写的是情商,书中讲,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幸福,80%不是取决于智商、智力,而是取决于情商。

我国有关部门也做过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大学生毕业后,事业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这个结论使不少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至成为一种误导,致使一些人把“情商”看得过重,而把“智商”看得很淡,以为智力因素远不如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重要。

具有代表性的是曾有一本书,叫《富爸爸,穷爸爸》,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懂得游戏规则。但是懂得游戏规则的目的不是做个遵纪守法的正派人,而是懂得“玩”游戏的规则,甚至是懂得钻游戏规则的空子。

受分配体制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信奉“专业好,学业精,不如家里靠山硬”,不少青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受到挫伤。导致很多人不是把精力用在求知、提高素质上,而是热衷于找门子、拉关系。

社会上确有一部分人利用走门子、拉关系,找到了好工作;也有人通过跑官、要官,达到了当官的目的。但这毕竟是社会转型时期,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带来的结果,这样的人也毕竟是少数,并不代表社会的主流,更不是时代发展的趋向。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人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关系理解能力、音乐、身体知觉、人际交往、自知之明七种智慧。每个人的七种智慧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几个侧面较为突出。智力的发展并不是使这七种智慧在众人身上均衡发展,而是在使用中能够综合地利用这七种智慧。

现代社会中,的确是除智商外,情商、财商等非智力因素对人成长有重要的影响。职场招聘中,已有单位提出了“智商、情商、财商一个也不能少”的口号。这只能说,人们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而并不是说“智商”不再重要了。

北京JR人才调查中心曾发表《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报告》。报告列出了中国当代名人九大成功素质排行榜:第一,抓住机遇;第二,功底与才华;第三,信念;第四,敬业精神;第五,特殊个性;第六,承受力;第七,人际关系;第八,善于表现自己;第九,口才。报告特别指出,敬业精神与雄厚的功底将是21世纪人才普遍缺乏的两大素质。

智力因素在成功要素中虽只占20%,但绝对不是说智力因素就不重要,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智力不在于多少,如果没有这20%的智力因素,一个人“情商”再高,恐怕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只靠80%的非智力因素打天下,可能是一位非常好的公关先生或公关小姐,但决不可能有所创造,也是不会成为一个事业的成功者的。一个人 要进步,要取得成就,关键还是靠智力因素。

有资料显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生涯之需;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生学习,即每个人在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

北京有一位中学生曾出了本书,叫作《本领恐慌》。这4个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时惟恐落伍的内心感受。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摆脱落伍和被淘汰的厄运。而解脱“本领恐慌”的惟一方法,就是善于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