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正气为根本

【按语】反复强调,“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弘扬浩然正气,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匡扶正义、抵制歪风邪气和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保证。方略书院公众号特推出原创系列“六谈弘扬浩然正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扶正祛邪”乃强身之本》、《讲正气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靠正气得以立》、《国靠正气促和谐》、《人以正气为根本》。谢谢好友们的关注与分享!欢迎转发和转载!


人以正气为根本

——六谈弘扬浩然正气

人为什么要有正气,这实际上是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或“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一个千古哲学命题。苏格拉底宣布,人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照顾自己的心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正气,是生命机能的总称,是光明正大的风气。说到底是一个人的良知、一个社会的道义。其本质是公道、公正、公平。涵养正气,就是要以公道正派作为处世之基、为人之道、立身之本。

一个有正气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敢讲正气的人,是有尊严、有力量的人,也是最无私、最纯粹的人。人都为一定的目的而活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时下,有人看重权力,有人喜好金钱,有人敬仰神灵,有人崇尚荣誉,有人追求真理。懂得人生真谛的人,才会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追求。

历史证明,一个重视涵养正气的人,在民族危亡之时才能以大义为重,舍生取义;在身处逆境之时,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面对诱惑之时,才能淡然处之,一尘不染。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如果身体缺失了正气,就会受到百害的侵扰和百病的侵袭,从而损害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灵魂缺少了正气,就会精神萎靡,思想龌龊,甚至误入歧途。

有的人“邪生正灭”,邪气附体,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古往今来,“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当官必先做人,做人必先立德;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当官肯定要摔跤子。有的人只想着当官,不想着做人,官越当越大,人越做越小。有道是: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权力一时,道德千古;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

宋人陆仲微有一段名言,可作为热衷于权力、金钱者的清凉剂。他说:“初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而不能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南宋文爱国诗人陆游也有两句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前一句描绘陷入功名利禄使人丑恶的现象,后一句劝人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

诗人藏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能让人们看清“有的人”的不同灵魂。

共产党人并非是清教徒。陈毅元帅在《手莫伸》这首诗中坦言:“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他不否认权力、金钱、美色的“魅力”,但他在诱惑面前绝不含糊,那就是“若无人民岂能活?”“来自人民莫作恶”。这正是他不被十里洋场的金钱美色所迷惑,不被非常年代的权势邪恶所压倒的精神支柱和高风亮节。

正义源于仁义之心,正气源于自身修养。《论语》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道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生不应一味追求物质和浮华,靠不择手段得到的富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司马迁将孔子的人生追求誉为一尊“高山”,劝导人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孟子在谈到如何涵养浩然之气时说:“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即认为正气是长期做正义的事情积累而生成的,不是偶然做一件好事就能具有的。

党员干部应重视加强党性修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仰,锤炼过硬的思想品质,自觉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公正处事,正直做人,正派为官。

重视加强官德修养,多读书养才气,淡名利养大气,讲操守养清气,重品行养底气,不媚俗养骨气,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大写的人,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