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之痰为万病根源

今日处暑,天地阳气开始下降,暑热开始终结,对应人体则胆经相火开始下降,进入收藏模式。此时务必要保证下降的通道顺畅,要少睡以增强收敛之力,若有痰饮湿气,则要祛痰除湿,关于除湿我们前面的文章已经讲过,可以用红薏轻盈茶,今天讲祛痰。

最近又听说了许多利癌症,为什么现在的人比古人的病更多更奇怪?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多?其根源大多数在于两个,一个是淤血,一个是痰饮。一般女人淤血多,男人痰饮多,瘦人淤血多,胖人痰饮多,痰为万病之源。

现在许多人怕寒湿,怕虚病,事实上寒与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癌症的成因,我见过的许多癌症病人,都是痰热实症体质多,气机阻塞的体质多,而虚病反而因为气虚而难形成局部严重堵塞,这就像是高速公路,车多了反而容易出大事故。

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痰就像一块粘腻污浊的胶,堵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出现病症,饮就像一块污浊的水,排不出来就压迫人体脏器,就像是马桶被堵塞了一样。那么痰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所谓痰并不是只指口中吐出的痰,这种痰为有形之痰,而无形之痰则藏于体内,引起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癫狂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这句话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人体生痰最大的来源是一个是因为饮食中肉多,因为肉中含火,如果脾虚不能完全消化肉食,则肉中的浊火之气与人体的体液互相结合,形成痰饮。所以才说脾为生痰之源,实际上是说脾虚为生痰之源。

所谓鱼生火,肉生痰,尤其是难以消化的肉,没有煮烂的肉,脾胃很难分解干净,所以肉食多者体内痰饮毒素都多,如果排出不畅,就容易在体内形成肿瘤。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肉食,多吃素菜水果,累积的肉食不化则多喝山楂水化肉。

其次一个生痰之处在肺,因为肺中藏有肺液,此处又多火,若肺火过旺,则容易炼液成痰,这种痰容易堆积在肺中,也会咳出来。

造成肺火多痰的原因很多,肉食可生热,熬夜会生热,外感风寒也会影响肺气肃降而生热。所以现在很多人肺中常多痰,不停的咳出来,若咳不出来,则会堵在肺中化热糜烂。所以说肺为储痰之气。

为什么老人一般咳嗽痰多,而小孩则痰少?因为小孩子血足液多,火难以炼液成痰,而老人阴虚血枯,极易形成火与风,所以痰多。痰的关键在于阴液的多寡,而阴液的根本来自于肾水,肾水足则阴液足而痰少,所以说肾为生痰之本。

张景岳提倡以熟地滋肾而治痰之根本,他认为大剂量熟地黄可滋肾中真阴,真阴充则真阳足,真阳足则痰自化。对于肾阴虚而痰多,脾胃运化之力强健之人,此法确实可以参考。服熟地黄的同时配以人参,茯苓以补气泄湿。但脾胃虚寒之人,较难承受熟地之滋腻,除非辟谷以服食则可,此为一家之言,还需斟酌。

经方中对于治痰饮有一个著名的温胆汤,姜半夏二两,陈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两,茯苓一两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此经方专治胸腹之间痰多堵塞,气不降,油腻恶心,头晕惊恐不得眠之症,现在也有人拿这个泡脚,我觉得好奢侈。处暑之日起开始用到白露或秋分,利于胆经下降。

平时看到一些身体较胖,舌苔厚腻,饮食油腻多肉,多湿热,易恶心头晕,仿佛气堵在胸口下不去的人,就比较适合用温胆汤来清心除痰。

温胆汤中,半夏为经方中的常用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凡胃气不降,兼有水湿则必用半夏,但生半夏有毒,对嗓子有刺激性,所以现在都只能用制半夏,一般药店肯卖的用量都比较小。

陈皮则长于化痰下气,作用偏于胸肺之间, 一般以新化陈皮比较好,药店的陈皮现在大多数是橘子皮。竹茹则是青竹的中间层,对应人体则是膜中,可清心热,可降胃火,适应于痰多且黄,心中发热之人。

枳实这味药非常重要,枳实为酸橙的干燥幼果。味酸而苦,其气能从胃中往下泻,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泻气,迅速将宿食与痰往下冲,比起以上几味药都来得迅猛,所以孕妇禁用枳实。一般胃中感觉堵塞,便秘,气逆者,可用枳实,但是气虚则要小心,以防耗气过多。

加茯苓则是泄去水湿,以疏通运化之道,加生姜以增强运化之力,略加大枣以防伤了胃阴。全方搭配均为祛痰清热之力。

此方虽然没有专门治胆的药,为什么叫温胆汤?因为胆经下行,以温胆汤清理痰热,则胆经下行之路畅达,胆腑得以清和而自宁。若痰热阻隔,胆经不得下行,则会胆汁不畅,熏蒸上逆,形成黄疸,胆结石,口苦等症,严重者则会形成肝胆肿瘤。

若是痰热再严重一点,脑中有痰,头晕癫痫,心中昏热,则可以加入胆南星,石菖蒲以增强清热祛痰开窍的功效。尤其是胆南星是以牛胆汁制取天南星,直入肝胆以清胆气。

祛完痰之后,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和作息,还是会生成,所以要减少生痰的概率,就要饮食清淡少肉,多喝山楂水,早睡多运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