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龙虎山之上清古镇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龙虎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是古越人的家园,道教的圣都仙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这里更以丹霞地貌类型多样而闻名于世。2018年10月2-3日游览了龙虎山风景区。

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该镇属龙虎山风景区,距鹰潭市区25公里,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富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古仆淳厚的民俗风情,使古镇采风者或游客流连忘返。

古镇上名胜古迹很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上有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留候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景点。

沿河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和船埠头更让小镇显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格。河畔浣纱村妇、捣衣少女、戏水孩童,以及渔舟片片、白鸭浮水形成了一条韵味十足的古镇风景线。镇东面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1127-1279年)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1368-1644年)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

在距古镇4公里的地方,还有天门山生态游览区。那里有原始森林、瀑布群以及一些古民居。

古镇中的古老的道教建筑随处可见,临河的吊脚楼更是魅力无穷。在这条长达1.5公里的千年古街,留侯家庙、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老的吊脚楼等国家、省级保护建筑有几百处,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筑风格使这条古街特色鲜明,走进千年古镇就像来到了道教博物馆。

天师府

天师府占地5万平方米,有500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府内古木参天,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天师府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

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始人,后人尊他为张天师,而张天师的名号也被历代帝王特许世袭。现在的张天师已经是张道陵的第63代孙了。

自张天师来此地后,其后人已历经63代一千九百余年,是全国重点对外开放的道观之一,上清镇也因中国道教发源地而闻名天下,明初,上清镇即形成这于今日的规模,至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徐霞客游记》称上清街“甚长”。拜访了这座古镇,发现除了修复一新的天师府,依稀可见几座古建筑和旧码头,似乎在述说着曾经的繁荣,大部分清代木质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府第坐落在江西贵溪上清古镇,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

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天师祖廟

“天师祖廟”坐落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古镇,距市区30公里,全名《留侯家廟》,始建于(874—950)间,廟宇坐北朝南,背靠西华山,南朝琵琶峰,门临泸溪河。

从上清古镇徒步来到“留侯家廟”,门前矗立一对石狮,体现祖廟高崇尊贵。望前是一座豪华仪门用汉白玉篆雕,抱柱上雕刻着龙、凤、马、猴、鸟等动物及山川、祥云、松、柏、竹、花草、果子、太极图、剑、胡笛等雕塑,栩栩如生,豪华气派。仪门正中“天师祖廟”上书“御赐”两字,“仪门意为礼仪之门”。仪门非常有讲究,凡到道教府第过仪门“文官至此要下轿,武官至此要下马”。祖廟“是指历代天师祭祀、祀神的场所。据《诗·大雅·生民》对家廟记载:“尊祖祭先也”。

走进家廟,另一幅照壁属汉白玉石雕图,内饰雕刻有太阳、祥云、山川、松柏、灵芝、鹤、鹿、蜂、猴、梅、兰、竹、菊等雕塑,形态逼真惟妙惟肖,从这些景物、植物、动物造型蕴含深奥的隐语,照壁中的太阳、祥云意指普天高照,万物生机。山川、松柏意指高傲、挺拔、峻秀。灵芝长生名贵也是道教长生不老药。还有气宇轩昂的兰花,珍禽益寿的仙鹤,丝丝入扣的翠竹,御寒徵辉的冬梅以及“鹿”与“禄”、“蜂”“猴” 与“封侯”都是象征高府厚禄,宰相门第,留侯世家,皇恩御敕。

漫步走进廟宇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照壁,汉白玉石,正中是阴阳太极图,两旁楹联是:龙虎山中寻法主、麒麟阁上会真仙。

大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贵溪上清镇东端。该宫始建于东汉,是道教的祭神之所,是我国古代在敬天祭祖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群落之一,其规模大小,等级高低不等,遍布全国。上清宫不仅独居江南宫观之首,且在全国也是举世无双,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

从福地门入殿,两旁一副楹联是:福地那容凡客到,仙源未许俗人窥。意思是指远方的客人不远万里来到神仙所都,来的都是贵客,臣民怀着一颗虔诚心朝拜道教圣地大上清宫即为仙人。经过福地门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甬道,贵客仔细想一想就知道,这是蕴含道教乾坤八卦形。道教将天下适合传道修仙的地方称为“洞天福地”,一共列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二十九福地,所以此门就称“福地门”。福地门最早建于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4年)。这是一座仿宋仿木结构的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长20.1米,高18.78米,青灰瓦顶,青灰砖墙,配以红褐色的门窗,廊庑、斗拱和基座,气势雄伟、气象庄严。原门上有御赐的“大上清宫”匾额。

下马亭,古时候大上清宫有历代皇帝御赐匾额悬挂宫门之上,为显皇帝之严,也为突出道教之威,故此建下马亭,并立碑题刻:“文官至此要下轿,武官至此要下马”。下轿的地方下马亭长19.2米,宽14.4米,高11.27米。亭殿抱柱上刻绘二十八星宿图,显现二十八尊神仙,有的腾云驾雾下凡降妖斩魔,有的风驰电掣呼风唤雨,有的驱妖辟邪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显现神仙帝王在浩瀚天际畅享辉煌的仙迹。

过下马亭继续道行,是道教所称“龙街”又名“九龙街”是连接福地门、下马亭、棂星门的甬道,因形似游龙而得名。其走势沿太极图阴阳分界线,显“S”形,以体现道教中阴阳玄合,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灵魂,此道践行,象征仙客披荆斩棘能保一路平安。

棂星门

踏着轻盈步伐拾阶来到棂星门,这座牌坊原称“午朝门”,现称“棂星门”由六柱五脊构成,中间两柱石高8.6米,两旁石柱高7.8米,用汉白玉篆雕,抱柱上雕刻龙、凤及祥云雕塑。这是上清宫主体建筑中轴线上的第一个建筑物,为牌坊式仪门,由六柱五脊组成,长23.5米,中间石柱高8.6米,两边石柱高7.8米。这组雕塑是龙虎山大上清宫唯一现存的罕见文物,难得可贵。当时张天师为凸显建造棂星门威严是根据祭祀棂星(棂星古时是指跳舞降神的神巫)而建造,墙体大理石凿成。

棂星门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为祭祀灵星而设的灵星门,因为形状像窗棂,所以叫棂星门。一般用无纹的望柱联结额坊,柱子间砌垣为墙,敞开为门,六柱五门,建在殿堂南面,所以又称“午朝门”或“五重门”。民间相传棂星门象征南天门,设在宫观寺庙前,表示登天的入口处。这座棂星门始建于元代,从采料、搬运、雕刻到最后建成,总共花费白银五万多两。石料是从千里之外的太湖运来的,用糯米浆、桐油、石灰拌成的粘合剂砌成,异常坚固,屡经灾难而丝毫未损,屹立如初。直到1966年被破四旧的红卫兵推倒,2000年4月按原貌重建。颜色微黄的石头都是原物。
柱石顶端,斜叉的两根柱子为望柱,主要功用是驱凶避邪。门柱上的对联是:玉玺传家,龙虎山中真宰相;金符报国,麒麟阁上活神仙。对联道出了天师道的道教的本质和它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
棂星门有三个入口。过去,不同身份的人由哪个入口进入是有规矩的。皇帝、大臣和高道走中门,随从人员和一般信众只能从两边的入口进入。现在大家可以不拘古礼,随便走哪个门吧!要过棂星门分三种权位入门:古代封建君臣思想非常浓厚,一是帝王将相从大门中间走。二是官人、高僧、高道过棂星门,必须由帝王将相先走,而后随行而欲。身份较低的往左边门进,下等随从往右边行,等极分明。“棂星门”建有龙、凤、祥云图,只有张天师拥崇。

上清宫是历代天师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源于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居住的“天师草堂”。汉末,第四天师张盛在其遗址上建“传录坛”,其后有迁址和扩建及改建。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赐额“真仙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敕改“上清观”。仁宗元圣年间迁于龙虎山之南,后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又重建,但均无查考。宋崇宁年间,由龙虎山之南迁建于倪亚镇招宾里(现址),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元至元三年(1310年),敕名“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到清代康熙年间(1687年),康熙赐御书“大上清宫”匾额(简称上清宫)至今。

钟楼和鼓楼

九宫八卦图两边各有钟楼和鼓楼,是道教较大规模庙宇的象征,是道教重要法器,意为“晨钟暮鼓”。
东面为钟楼,始建于元代延佑(1314 -1320)年间,钟楼在庙宇中用于报时,道教宫观内的钟,还具有怡神除魔的作用。每日早晨,敲响16声,以应12律及4宫清声。钟楼内悬挂重达4000多斤的钟。钟楼一副楹联是:一声音徹云天外、万象回归道德中。招财进宝西面为鼓楼,始建于元代延佑(1314 -1320)年间,现在重现的是2000年4月建造的,重檐歇山式皇宫楼阙,仿宋仿古结构。

鼓楼中的鼓,高2米、直径2.6米,号称“江南第一鼓”,也称“通灵平安鼓”。按照道教的规仪连续敲声,可以通过神灵传达天庭,保佑合家平安,吉祥如意。鼓楼一副楹联是:法鼓阵阵通神界、经号声声入灵臺。鼓在道教为法器鼓楼旁边承放一块巨石,仔细瞭望,发现是块记实碑,记载大上清宫规模、时间、人物,有历史意义和考古研究。这么多年风雨过去了,但这钟声依然洪亮,经久不息。据说,它的声音可以传至京城。现在它是国家级文物。

九宫八卦图

走进棂星门,在大理石中间的路面上镶嵌着一幅九宫八卦图,是“张天师步正踏斗礼诚神灵禹步法”道教标志性符号,从这里挠圈能感悟道教八卦含乾坤的道理,能感悟人生的哲理。

伏魔殿

伏魔殿,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施耐庵、罗贯中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指的就是大上清宫伏魔殿。故事里记载在上清宫镇妖井,洪太尉放走殿内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演绎出一部惊天动地的一百单八个魔君故事,在中国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游客真正去领略《水浒》中文化的精髓。

如今的上清宫虽然今昔对比,面目全非,然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仙迹缥缈,仙气犹存,站在这里,仍可领略一番仙都风貌。

~欢迎点赞分享~

—《END》—

《 幸福阳光驿站》每日经典,马上关注!

©原创作品 (公众号转载需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

  • 【湖北篇】道教祖庭仙都天府 龙虎山三日游旅行攻略

    湖北篇--龙虎山 与亲友踏上三日旅程 赏灵山秀水.观丹霞奇貌 乘竹筏顺泸溪河漂流而下 在天师府探寻仙都风韵 交通方式 1)高铁:武汉站到鹰潭北站 时长约3~3.5小时 票价171.5元起 2)火车:武 ...

  • 《水浒传》的开篇之地在江西,这个古镇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镇”

    看完<水浒传>,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所写的故事. ▲剧照:洪太尉到访龙虎山 当时是仁宗嘉佑三年,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龙虎山, ...

  • 江西鹰潭,不仅仅只是道都

    一千多年前,赣东北,一个叫作"鹰潭坊"的地名应景应时而生. ▲龙虎山泸溪河风光 周建萌 摄 相传,此地信江南岸有一龙头山,山上大樟树郁郁葱葱,山下则有一个深潭,许多老鹰经常在这一带 ...

  • 龙虎山道教文化之源——上清古镇

    龙虎山的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其中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龙虎山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而龙虎山的道教文化又是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去位于龙虎山景区内的上 ...

  • 《寻梦·寻访查济古镇》

                   黄解年/摄    安德列/诗 <寻梦·寻访查济古镇> 黄解年/摄   安德列/诗 时光洗旧了粉墙黛瓦 青石板路贮满了雨滴的清响 不要问这是哪里? 这是中国最质 ...

  • 上清古镇,道教祖庭

    江西龙虎山景区内的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上清古镇是龙虎山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群山环抱,依水而建,古镇名胜古迹甚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将长庆坊.留 ...

  • 上清古镇作文450字

    上一站,我们到了一年四季都没有蚊子的无蚊村,而这一站,我们来到了最后的景点,那就是一个庞大的古镇. 我们进来后,首先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石壁,石壁的正中间写着一个红色的道字,这个道字外面的偏旁是一条小小 ...

  • 重要通知 | 明日起,《寻梦龙虎山》夏季演出时间调整

    <寻梦龙虎山>自复演以来 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观演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夏季的来临 寻梦演出时间做了一波调整 跟着谭Sir来了解下 除了需要注意演出时间的调整之外 以下观演须知和温馨提醒 小伙伴 ...

  • 上清古镇:因道教而兴的千年古镇。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如果没有上清古镇龙虎山似乎少了一些人文气息,在龙虎山景区的芦溪河畔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上清古镇,古镇居住着上清观道士的后人,上清古镇完全是因道教而兴. 说起上清古镇不能不提 ...

  • 上清古镇及天师府

    2020年12月1日下午15左右点我们来到上清古镇游览观光.古镇中的古老的道教建筑随处可见,临河的吊脚楼更是魅力无穷.在这条长达1.5公里的千年古街,留侯家庙.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老的吊脚楼等国家. ...

  • 《寻梦龙虎山》如梦留连忘返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寻梦龙虎山主题曲(如梦)▼ 寻梦龙虎山主题曲 (歌词) 如梦 - 王菲 词:陈其钢 曲:陈其钢 如梦重见自己的当年 如梦不期而遇 心底的留恋 如梦听 ...

  • 寻梦龙虎山之悬棺表演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江西多山,各领风骚.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山之美,美在何处?南朝文学家陶弘景曾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