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飞虹卧皖江:马鞍山长江大桥喜摘詹天佑奖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千年前,诗仙李白欲从马鞍山和县渡江南下采石矶,因江面一时云雾升腾、风起浪涌而未能成行。千年后,江水涤荡着岁月,一江两岸的诗城,因一桥横跨从此告别了摆渡过江的历史。

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起于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牛路口(苏皖界)并接溧水至常熟的高速公路;在当涂县江心洲位置处跨越长江;止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206省道,接天潜高速公路至合芜高速结尾,是常合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全长约36.274千米。其中跨江主体工程长11.209千米,南岸接线长19.320千米,北岸接线长5.745千米,项目总投资约70.78亿元。大桥按全封闭、全立交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左汉桥净空高度32米,右汉桥净空高度18米,为内河三级航道。

2008年12月28日打下第一桩,2013年12月31日马鞍山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此后,纵有江水滔滔,任凭风吹浪打,渡江也胜似闲庭信步。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跨江连接马鞍山、巢湖。桥位位于马鞍山河段江心洲,主桥长10.9公里,北岸接线经和县姥桥至206省道,接拟建的合肥、巢湖至马鞍山高速公路,线路长5.68公里;南岸接线经超山、向山、欧城、韩家坝、基趾塘,至皖苏省界牛路口,接规划建设的马鞍山至溧水高速公路江苏段,线路长19.23公里。全线在马鞍山东、马鞍山南、江心洲、姥桥4处设置互通式立交。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长江大桥宽33.0米。

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中,主副通航孔净空高度分别大于32米和18米,这将是我省通航净空尺度最高的长江大桥,意味着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一步跨越长江”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为2×1080米三塔两跨悬索桥,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的千米级三塔两跨悬索桥(上图,资料图片)

单从桥梁技术上,马鞍山长江大桥创下了诸多第一:首次采用多塔连跨悬索桥非飘移结构体系,主跨跨度也位居世界同类桥梁第一……

建桥,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马鞍山长江大桥因为复杂的河势条件,使得设计、施工和管理都做了许多创新。为了满足通航需要,设计了千米级的三塔两跨悬索桥。为了解决两跨不平衡加载情况下主缆的抗滑移问题,选用了钢混叠合中塔,并采用塔梁固结的结构体系。为了解决钢桥面铺装难题,首次提出了集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一体化的建设模式,确保了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达15%以上。

在桥梁美学上,马鞍山长江大桥也是十分考究。“从三塔悬索桥和三塔斜拉桥的布跨,到红白黑三色相间的整体色调搭配,以及融入徽派文化的门式主塔(上图,资料图片),无不涵盖了桥梁美学理念。另外,大桥通过右汊主桥‘A’形索塔和左汊主桥‘H’形索塔交相呼应,与安徽的汉语拼音首字母A和H一致,寓意着安徽东大门敞开怀抱。”

“以前走汽渡,江面上一起雾就会停摆。新鲜蔬菜常常无法及时运出销售,大量成熟的蔬菜烂在田地里,导致菜农收入一度不高。”

蔬菜销售通道顺畅了,带来的是菜农收入的不断提高,周围群众种蔬菜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提升,现如今姥桥镇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达万亩。

大桥通车后,马鞍山提出了“一江两岸,跨江发展”的战略。伴随着合马高速、滁马高速、347国道、024县道等一批路网的开通,道路通行状况大为改观,姥桥镇的交通实现了四通八达。

马鞍山长江大桥于2013年12月建成通车,桥下可通航万吨巨轮,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在马鞍山长江大桥项目部开展的24项科研攻关中,19项荣获国内与国际专利,1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继获得国际桥梁工程最高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李春奖等多项奖项后,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喜获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审过程中,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在所有参评工程中最终得分名列前茅,在参评的所有桥梁工程项目中排名第一。

马鞍山长江大桥获詹天佑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