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莉作品《七婆》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七婆
文/张巧莉
父母去世之后,便很少回娘家了,即便有事去了,也是去也匆匆,回也匆匆,建筑变化很大,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对故乡的温暖记忆亦越埋越深,唯有午夜梦回时的低喃与泪滴,让我明白那温度的真实。最近,因村里有事,回去正值日头当午,冬日的暖阳格外叫人留恋,在村头看到了正在晒太阳的七婆,那记忆便潮水般涌上来,一时间竟难以自持!
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排行老幺。家里成分是贫农,在村里辈分挺高,三五岁时,一块玩的小伙伴不少得叫我姑姑,见了大人都不敢随便喊,怕闹笑话,所以当妈妈叮嘱我,以后见了这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嗓门奇大的妇人要叫七婆的时候,虽然我看来看去也没觉得她比妈妈大多少,还是高高兴兴的,脆生生地喊了“七婆”。
七婆虽然身材瘦小,动作却十分麻利。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生产队里要上工了,家里没老人带的孩子们都跟着大人去,聚在地头玩。收麦子的印象比较深,妈妈经常跟七婆搭档,我看着瘦小的七婆弯腰,左手一拢麦子,右手的镰刀就挥出,二尺来长的一溜麦子就倒在左脚上,随即左脚前提,又是一个回还。妈妈干啥也都像阵风一样,可割麦子从没见有超过七婆的时候,最多不被落下而已。我们在地头玩,过会子一抬头,别人基本没离开多远,她俩已经看不清挥镰动作了,只能看到人影在动。
七婆应该是远门子的,我记忆中也从没有七爷的样子,大些后才明白,七婆是寡妇,独自拉扯两个儿子,大儿子已成家另过,有个比我小一两岁的女儿,小儿子还未成家,七婆觉得庄稼人太苦,力气没少出,收获却不多,便坚持让小儿子学了木匠。因着妈妈跟七婆要好,下了工常常在一块做针线活,所以我也常黏在七婆那里。那时候寡妇拉扯孩子多艰难呀,可我从没在七婆身上感觉到忧愁,她总是那样爽朗的笑,说话跟打锣样,人又热情,谁家有事她都帮,还舍得出力,所以她家里总有一群婆姨孩子,婆姨们说笑做针线,孩子们跑闹,饿了的话七婆总会想办法弄些吃的。我家的条件好些,基本对她的吃的不感兴趣,可妈妈不喜欢吃咸菜和野菜,我看着别的娃娃吃,就流口水。七婆的咸菜腌的相当好,白萝卜透着淡淡的黄,她每每都有萝卜缨子,翠绿翠绿的,然后拌上红艳艳的辣子,只是看着就垂涎欲滴。所以冬天的咸菜和开春的荠荠菜麦饭就成了我流连七婆家的强大诱惑。七婆总是那么善解人意,从不用我开口,去了就有的吃。小孩子多敏感呐,别人对她真心还是假意,总是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我打小就很少在别人家吃东西,连我的大妈二妈家都不曾,却常常在七婆家吃吃喝喝。除了她做的吃的诱惑我外,更有跟她温暖无比的相处。
后来七婆的小儿子结了婚,妈妈便告诫我以后少在七婆家吃喝,怕七婆与儿媳妇产生矛盾,那些婆姨孩子们也去的少了。紧接着大集体就变成了包产到户,人们的劳动劲头更足了,闲时间都少了,见面的次数也少了,只时不时听妈妈说闲话,提起七婆跟儿媳妇都是干农活的好手,加上她小儿子的手艺也出师了,活路不断,收入在村里都算拔尖的,上学放学路上有时候碰到了,还不等我叫她,她的大嗓门就响起来了,整个人都透着高兴,脸色也黑里透着些红润。
再后来,随着我出门求学,工作成家,与七婆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七婆的消息却一直关注,知道七婆的小儿子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与七婆分开过了,说是儿媳妇跟七婆观念不合,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让人同情的,可听妈妈说七婆很开心,一个人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照样对村里的小孩子们慈爱又舍得。
妈妈生病后,我常常在娘家,七婆也常来与妈妈说话解闷,七婆的年纪对我而言一直是个谜,我也从没有打听她年纪的欲望,只不过整个人的动作、反应都慢了几拍,她可以一个人坐好久不说话,嗓门也没以前那么亮了,不过眼睛还是那么大而温暖,偶尔说起她的针线活,也说不大做了,孙子孙女们大了,不喜欢她做的样式,重孙都有了,也看不上她的活计,给自己做的多,到死都穿不完呢!话听着令人伤感,七婆找不到自己被谁需要了,又没有其它的生活理念,我不禁同情起她来,可再看看七婆,这个人还是让我觉得温暖,并没有什么忧郁空洞的气息。
妈妈离世之后,相好的那些婶子婆姨们,大多随子女住城里了,个别给我妈作伴去了,再回娘家,就只有回忆可以慰藉,村里的消息也没了人透露给我。不曾想在隔了十几年之后,我竟然又看到了七婆,更显瘦小的她满脸皱纹,行动迟缓,耳朵也几乎听不见了,对我的喊声招呼也是懵懵懂懂的。我看向她身后的家,干净整齐,墙角还堆了一堆干柴,我大声地问候她的近况,她看着我,笑的茫然,她的眼睛似空洞又似超脱,感觉她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留给我看的就是闪耀在阳光下的稀疏的银发。可能是听到声音吧,有人从家里出来了,是她的小儿子,老态已显,笑着与我闲话,说是孩子们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住在城里,老婆要管孙子,自己放心不下老母亲,只能母子二人住在村里。老母亲快百岁了,同龄的伙伴没一个了。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庄稼也是能种多少是多少了,种不了的地包不出去,只能荒着,整个村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
故乡真的只能在梦里了,七婆成了我入梦的钥匙,她犹如活在岁月里的一株忘忧草,忘了年轮,不惧疾苦。不管生活是多么的风疾雨骤,过后她总能迅速挺直腰杆,绽开笑容。她在打击后努力,在付出后孤单,而后沉寂,终于豁达了吧?曾经,我认为她温暖了我的一段人生,在自己经历了生离死别后,在度过了各种虐心的困难后,再看到七婆,就觉得自己也开悟些了。生活,总是要一边前进,一边遗忘才好的!
作家档案
张巧莉,陕西人。中学教师。喜欢读书,热爱创作,以发现美,分享美为己任。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 赞赏总金额的6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播音者20%,平台40%。配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注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 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特别说明
1、因为“作家驿站”,初学者可直接注明,视情况帮助和推荐往平台及纸刊发表,或入 作协。
2、本平台刊发文字,随时可往《神韵》《百姓瞭望》报纸推荐。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宁静 岁岁平安 陆小青
编委会名单
主编: 叶桂秀 (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1部。)
副主编: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1部。)
编委:邛州冷客 (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温小侠 蒲显建 玛瑙石 蒋东旭 一剑屠龙 (5位驻站作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