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农运风云 饶超然
太宁农运风云
饶超然
引言
太宁,又名小靖,地处老县城茶阳之北5公里,毗邻福建永定,闽粤交通干线贯穿其中。四面环山,地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90多年前,太宁与恋墩、塔坑、角莲塘、团村等村庄统称为太宁乡,共有3350多亩耕地。其中,80%的耕地为县城、金丰等处地主豪绅所占有(县城地主占70%,金丰地主占5%,本乡地主占5%)。农民深受沉重地租剥削和县城反动官吏、土豪劣绅压迫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太宁,地理条件优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战乱频发。清朝年间,太平军多次进入太宁,攻打县城茶阳。民国初期福建军阀李厚基部属为攻打县城茶阳也曾抢占太宁地盘,与占据茶阳的广东军阀陈炯明部混战一团,农民苦难更陷深重。
第一回 创办村公学,播撒革命种
1918年5月6日(阴历),李厚基部攻打茶阳,遭遇陈炯明手下洪兆麟部猛烈抵抗。李兵败退至太宁,将气撒在太宁农民头上,大肆抢掠,焚烧房屋,无恶不作。经此战乱,民生困顿,农民纷纷外出谋生。此时,长治公学教员饶百我(两广师范毕业)因学校停办,回到义训堂家中,无以生计,遂投靠广州开打铁铺的母舅。是秋,经友人引荐,饶百我受聘于香港张弼士二儿子张秩卿家任家庭教员,教授其10余子女功课。一日,酷爱读书的饶百我在干诺道一小书店偶获进步书刊《新青年》杂志。饶百我一见如获珍宝,爱不释手。此后每期购阅之后,隔段时间就会寄回老家太宁义训堂给儿子饶炳寰、饶炳亨和侄子饶龙光等阅读,以扩大其视野。
翌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大埔中学进步学生张善铭、贺遵道、廖其清等组织宣传队和仇货检查队,上街宣传救国思想,清查仇货。他们手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坚决抵制仇货”等标语,逐个店铺搜查英、日货物。高福路某商号被搜出日货后,店主被揪出进行教育,货物则当即在街心烧毁。饶龙光(埔中刚毕业)、饶炳寰(埔中肄业)、张高友(埔中在读)等太宁青年,始受新思想启蒙。期间,饶百我开始陆续从香港寄回《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书刊,不久即在村中传阅。由此,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思想得以在太宁村传播开来。受此影响,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饶福昌、饶寿田、饶素愚、游申章、江弼群等一批青年开始成长。
1923年秋,饶龙光、饶炳寰与张高友通过向各姓祖尝募捐等渠道,筹措了5000银元,于福兴寺创办太宁公学。他们与饶百我(因张秩卿举家北迁烟台,已于1922年返家)等为教员,免费招收平民子弟,教授文化知识。接着,饶龙光等又为村中青年农民开设平民夜校,传授初步文化及珠算等技能,并设立“图书报社”组织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宣讲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饶百我从香港寄、带回来的许多进步书刊正好派上用场,成为村民学习、阅读的材料。每逢农闲时节和晚上,村中有志青年皆来太宁公学读书看报。一时间,太宁公学成为太宁青少年学习文化、接受熏陶的阵地,好不热闹。次年,设立于钟家祠的溪西初小并入太宁公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太宁虽然耕地众多,但大部分为地主豪绅所有,农民只能租种土地,一年辛勤劳作后,需将收成的六成交谷租,自己留四成。但遇上天灾年份,常常颗粒无收,地主们依然强收谷租,导致农民债台高筑,怨声载道。同时,地主豪绅们还时常挑拨离间,挑起村民间的矛盾与纠纷。为此,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等又在此成立“太宁自治促进会”、“乡民调解委员会”,来调解乡民纠纷,打击地主勒索农民的恶劣行径,取得农民信任,团结了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