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人的考证
关于客家人的考证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政府安排、外地的经济诱惑等原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 南迁,史称客家人。始于东晋,成为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时期的迁民则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迁民大都经过三明市宁华石壁(今石碧村)在此居住繁衍数代数百年后转迁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台湾、东南亚各地。他们的家谱始祖一般说是出自石壁。石壁是客家人的摇篮、祖地,与江西石城县毗邻,历史上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南迁客家人的中转站,现在成了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最早的移民是河南固始的,从《闽中记》上看,现在的福建人皆称固始人,台湾人说他们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中原屡遭兵祸,固始成了中原人向东南迁徙的集散地。曾有四次大规模迁徙的过程,第一次是晋朝的“永嘉南渡”,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迁入,第二次是唐初固始人陈政入闽平乱其兄率58姓军校增援迁入,其子陈元任光州刺史时,已有两批87姓近万名将士家眷安置在福建,陈政父子被称为“开漳圣王”。第三次是唐末到五代时期黄巢起义军的影响下,王审知三兄弟率五十多姓的几千名起义军入闽,创建闽国,被封为“闽王”,这两次大规模的南迁都是起于固始。第四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时期,大批汉人随宋室南迁,大都在固始渡淮河到达江、浙、赣、粤、闽和岭南等地区。这些都称为客家人。又返迁中原的,不应称谓客家人。
洪洞移民只是历史上移民的一次 ,1300年的历史应该有十次左右的移民。元末高压统治与战乱,还有自然灾害的频发,中原人口大量减少,明太祖开始从山西向中原移民,共计迁了80万左右,进行了十次迁民,涵盖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靖难之变”也造成了河北、山东、河南部分、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文皇帝又组织了八次移民。从1373年至1415年的近50年完成了迁民。据史、志、谱等文献记载:洪洞迁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延至清乾隆年间,历600余年,移民20次以上。现在的古槐后裔姓氏表的450个姓氏,是后来收集的,有资料称:现在中国自称老家是洪洞的有两亿人,包括五百多个姓氏,也有观点称:夸大了大槐树的根亲情结,认为洪洞大槐树只是一个精神家园,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在历史上,麻城、孝感也有一次移民的过程。明成化(1472年)年间,这里 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与集散地,有“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的说法。这次的移民大致有三部分组成:元末随明玉珍入川的军人及眷属;明初入川的麻城土著;江西移民居麻城数代数年后入川的人口。
在明朝建立以后,河北小兴州也是向北平河北一带移民的一个地点。这一时期在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屯兵,也是强制性的移民,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大概有10万之多。
滑县白马城:从秦朝开始到南宋初期,大都是军队留守人员,解甲归田的,也有将士落籍当地的。
开封到珠玑巷:宋朝南迁“民从之者如归市”。这一时期,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南宋末年,元军陷临安,这些人又再次南迁,涌入广东、福建等地。岭南的交通要道,梅关驿道上的珠玑巷盛极一时,这里商贾云集,联同牛田坊一带57个村犹如一个小城市,这些中原迁民形成了中原一一珠玑巷一一珠三角的迁民过程。
再就是山东兖州枣林庄:也是明初移民的集散地之一。安丘王府庄就是以往的枣林庄,但在山东境内有几个枣林庄,是那个枣林庄还需考证,主要迁往安徽有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是山东移民。
再就是苏州闾门:元末群雄并起,战乱使田地荒芜,明太祖“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
再就是江西鄱阳瓦屑坝:这里的移民属“洪武赶散”的一部分,当时的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的瓦屑坝,时间是1389年。瓦屑坝不是故乡,只是一个集散地,是移民历经艰辛在外地定居后留给后代记忆中的只有当时的出发地瓦屑坝。现在的安庆地区及饶州地区的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跟亲之地就是瓦屑坝。
以上就是有历史记载的迁民。诸位宗亲,个人的观点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究历史、家谱要结合历史背景下的现实情况,在黄河中下游河沙淤积,有价值的文化遗存都埋在了地下。其他地方也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沧桑,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也很少,这就要抓紧抢救保护调查研究,弄清我们的根在哪里,与大家共勉。(作者 朱昭玉 20201109于广惠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