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获得文臣最高谥号,没做过大恶事,却被认为是清朝灭亡的祸根
顺治入关之后,满族人经过多年的征战,基本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清朝。随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清朝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这也就是著名的康乾盛世。月盈则亏,高峰过后就步入了低谷,尤其是咸丰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朝的统治大伤元气。史学家事后评价这一段,不少把清廷衰落的责任归咎于一位谥号“文正”的大臣之上。
这位大臣就是曹振镛,众所周知,“文正”的谥号乃是对于文臣死后的最高评价,皇帝轻易不肯许人。有清一朝,共有2748人取得谥号,“文正公”的仅有8人,这个比例相当于从乌鸦中挑出白毛的。然而就是这位曹文正公,为何却被人讽刺为“不文不正”,并且让他背锅呢?
要说他做了多大的坏事吗?那肯定是冤枉他,《清实录》、《清史稿》都没有留下他的恶行,即使是不可避免的官斗,也是比较温和的。此人给人最大的口实就是庸碌,别的官员庸碌,可能就是历史上匆匆过客。曹振镛凭借这一点,让他跻身于后人口诛笔伐的官员之中。
他出生于安徽徽歙县,据说是魏武帝曹操之后,以进士身份开始了仕途。由于父亲曹文埴担任乾隆朝的户部尚书,深受乾隆的信任,他的职场生涯一片坦途。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一名低级储备干部,最终成为首席军机大臣,五十多年职场生涯,顺风顺水,只上不下,成为朝廷的常青树、不倒翁。
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并非毫无政绩,多次担任学政,四次主持乡试、会试,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潘世恩、林则徐等都是出自他的门下。而且由于家境优越,自身操守也好,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这一点无可指责。但是,随着官越做越大,他也越来越会保护自己。
他的门生曾经问他做官的诀窍是什么?他捋一捋胡子,笑眯眯得答道:“多磕头、少说话”。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官场的至理名言,不过纵观此人的宦海一生,这只是他的入门级技巧。不光要少说话,而且要迎合上意的说话,对皇帝只能服从,不能违逆。
道光崇尚节俭,连衣服都是穿的打补丁的,他就上行下效,也破烂的朝服面圣。皇帝问他何止如此,他回答做新衣服不难,但是吃穿用度,能省则省。道光大喜,将他作为楷模来宣传。其实道光的龙袍打一个补丁要花20两银子,多打几个窟窿还不如新做一件。
于是在这对君臣的互相糊弄下,朝野掀起了作秀的狂潮,新衣服都故意要弄破,旧衣服在市场上比新衣服还贵,甚至出现了刨死人坟找旧衣的笑话。国外有个《皇帝的新装》的寓言故事,与当时的情况何其相似。
道光刚刚登基的时候,批阅奏折非常辛苦,经常感觉身体、精力不济。曹振镛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让他专门挑奏折上不起眼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等,然后训诫群臣。时间长了,下面的官员便不敢不用心,工作质量也就上来了。
这个点子应该评为当时的金点子之一,道光深深为之折服。可是事实证明,这完全就是耍小聪明的馊主意。大臣们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官场中尔虞我诈过来的,都是人精。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于是,上奏折的时候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出半点纰漏。长此以往,对于国事的见解和主张更是不敢下笔,报喜不报忧。道光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只看行文结构,对于内容一阅了之。
皇帝对于外界的了解,奏折是最主要的途径。道光、曹振镛君臣自欺欺人的做法,完全隔绝了外界和朝廷的联系,听不到百姓的呼声。史学家苏同炳说:“曹振镛琐鄙无能,养成了道光一朝政治风气之柔糜泄沓,所以他实际上是道光帝的罪人。在他所养成的风气下,官吏以不负责任之圆滑弥缝为做官之能事,不但有用的人才因之而消磨殆尽,国事亦因之而不堪闻问。”
曹振镛为官52年,时间之长在清朝无人能匹敌;两朝之中担任宰相,道光朝都担任了十五年,地位之稳也罕有对手;死后谥号“文正”,有清一代也是极其尊荣。但这样位高权重的老臣,《清史稿·曹振镛传》寥寥700多字,几乎没有记载什么大事。
曹文正公所在的时代,并非没有隐患。相反,它正是各种危机都在不断爆发的前夕。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不能为皇帝打开言路,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各种矛盾,而是躺着享受王朝最后一点太平时光,带头败坏官场风气,将本应充满活力的帝国带得暮气沉沉。难怪被人所斥:“造成一不痛不痒之天下。……洪杨猝发,几至亡国,罪过极大”。
参考资料:《清史稿》、《瞑庵二识》、《庸闲斋笔记》、《清代史事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