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获得文臣最高谥号,没做过大恶事,却被认为是清朝灭亡的祸根

顺治入关之后,满族人经过多年的征战,基本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清朝。随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清朝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这也就是著名的康乾盛世。月盈则亏,高峰过后就步入了低谷,尤其是咸丰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朝的统治大伤元气。史学家事后评价这一段,不少把清廷衰落的责任归咎于一位谥号“文正”的大臣之上。

这位大臣就是曹振镛,众所周知,“文正”的谥号乃是对于文臣死后的最高评价,皇帝轻易不肯许人。有清一朝,共有2748人取得谥号,“文正公”的仅有8人,这个比例相当于从乌鸦中挑出白毛的。然而就是这位曹文正公,为何却被人讽刺为“不文不正”,并且让他背锅呢?

要说他做了多大的坏事吗?那肯定是冤枉他,《清实录》、《清史稿》都没有留下他的恶行,即使是不可避免的官斗,也是比较温和的。此人给人最大的口实就是庸碌,别的官员庸碌,可能就是历史上匆匆过客。曹振镛凭借这一点,让他跻身于后人口诛笔伐的官员之中。

他出生于安徽徽歙县,据说是魏武帝曹操之后,以进士身份开始了仕途。由于父亲曹文埴担任乾隆朝的户部尚书,深受乾隆的信任,他的职场生涯一片坦途。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一名低级储备干部,最终成为首席军机大臣,五十多年职场生涯,顺风顺水,只上不下,成为朝廷的常青树、不倒翁。

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并非毫无政绩,多次担任学政,四次主持乡试、会试,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潘世恩、林则徐等都是出自他的门下。而且由于家境优越,自身操守也好,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这一点无可指责。但是,随着官越做越大,他也越来越会保护自己。

他的门生曾经问他做官的诀窍是什么?他捋一捋胡子,笑眯眯得答道:“多磕头、少说话”。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官场的至理名言,不过纵观此人的宦海一生,这只是他的入门级技巧。不光要少说话,而且要迎合上意的说话,对皇帝只能服从,不能违逆。

道光崇尚节俭,连衣服都是穿的打补丁的,他就上行下效,也破烂的朝服面圣。皇帝问他何止如此,他回答做新衣服不难,但是吃穿用度,能省则省。道光大喜,将他作为楷模来宣传。其实道光的龙袍打一个补丁要花20两银子,多打几个窟窿还不如新做一件。

于是在这对君臣的互相糊弄下,朝野掀起了作秀的狂潮,新衣服都故意要弄破,旧衣服在市场上比新衣服还贵,甚至出现了刨死人坟找旧衣的笑话。国外有个《皇帝的新装》的寓言故事,与当时的情况何其相似。

道光刚刚登基的时候,批阅奏折非常辛苦,经常感觉身体、精力不济。曹振镛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让他专门挑奏折上不起眼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等,然后训诫群臣。时间长了,下面的官员便不敢不用心,工作质量也就上来了。

这个点子应该评为当时的金点子之一,道光深深为之折服。可是事实证明,这完全就是耍小聪明的馊主意。大臣们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官场中尔虞我诈过来的,都是人精。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于是,上奏折的时候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出半点纰漏。长此以往,对于国事的见解和主张更是不敢下笔,报喜不报忧。道光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只看行文结构,对于内容一阅了之。

皇帝对于外界的了解,奏折是最主要的途径。道光、曹振镛君臣自欺欺人的做法,完全隔绝了外界和朝廷的联系,听不到百姓的呼声。史学家苏同炳说:“曹振镛琐鄙无能,养成了道光一朝政治风气之柔糜泄沓,所以他实际上是道光帝的罪人。在他所养成的风气下,官吏以不负责任之圆滑弥缝为做官之能事,不但有用的人才因之而消磨殆尽,国事亦因之而不堪闻问。”

曹振镛为官52年,时间之长在清朝无人能匹敌;两朝之中担任宰相,道光朝都担任了十五年,地位之稳也罕有对手;死后谥号“文正”,有清一代也是极其尊荣。但这样位高权重的老臣,《清史稿·曹振镛传》寥寥700多字,几乎没有记载什么大事。

曹文正公所在的时代,并非没有隐患。相反,它正是各种危机都在不断爆发的前夕。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不能为皇帝打开言路,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各种矛盾,而是躺着享受王朝最后一点太平时光,带头败坏官场风气,将本应充满活力的帝国带得暮气沉沉。难怪被人所斥:“造成一不痛不痒之天下。……洪杨猝发,几至亡国,罪过极大”。

参考资料:《清史稿》、《瞑庵二识》、《庸闲斋笔记》、《清代史事与人物》

(0)

相关推荐

  • 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清朝宰相,凭什么得到文正谥号?

    曹振镛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朝廷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位极人臣的宰相.不仅如此,他还在生前就晋升为太傅,画像进入紫光阁,位居功臣之列.1835年,当曹振镛病逝后,更是获得了 ...

  • 曾国藩:最高明的“马屁”,应该这样拍

    曾国藩 在晚清名臣之中,曾国藩以"笨"著称,然而自从28岁考中进士,他的仕途却一帆风顺,在道光年间创下"十年七迁"的纪录.等到咸丰即位,他已从一个七品翰林升到二 ...

  • 凌云兵法:曾国藩《应诏陈言疏》奏折及评点

    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 奏为应诏陈言事. 二月初八日,奉皇上谕令,九卿科道有言事之责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据实直陈,封章密奏.仰见圣德谦冲,孜孜求治.臣窃维用人.行政,二者自古皆相提并论.独至我 ...

  • 清代乾隆皇帝御批大臣奏折真迹欣赏

    清代乾隆皇帝御批大臣奏折真迹欣赏,全部301页,由于篇幅限制,只展示一部分!

  • 顶级谥号“文正公”的拥有者——曹振镛书法欣赏

    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号怿嘉,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曹振镛官龄长达54年,历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风,福禄寿俱全.纵览整个清朝没有一个人比他当官时间长, ...

  • 古代文臣最高谥号之谜:是“文正”,还是“文”?

    <逸周书·谥法解>记载,西周初期周公旦制谥,用以对已故之人盖棺定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 在二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经 ...

  • 李东阳:忠烈不如方孝孺,功绩不如曾国藩,为何能得到文正的谥号

    谥号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的恭王.懿王时期(王国维先生考证出的结论),随即在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中广泛施行.始皇帝嬴政一统六国后,认为谥号制度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就把它废除了 ...

  • 每天叫醒我的是理想,是昨天没做完的哪些事!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逐渐发现,尽管我的好朋友具有不同的个性,但他们几乎都具有相同的特征. 它们既夸张又难以处理. 在公司中,他们必须两极分化.  . 他们俩都喜欢花钱和赚钱,硅酮胶没有人能阻止他们购买 ...

  • 在学生时代后悔没做过的那些事

    Things You Regret Not Doing During Your School Years 上学那些年后悔没做过的事 重点词汇 adventurous adj. 爱冒险的:大胆的:充满危 ...

  • 暖文:人的一生就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偶然,当我们成熟后具备了足够的判断思考能力,在经济支持生活条件下,做自己喜欢开心的事是多么让我们心灵满足,虽然家庭背景责任负担重,该离开的人总会离开,该舍弃的事,尽量舍弃, ...

  • 跑步时,99%的人都没做过这件事

    万物复苏,是时候踏上全新旅程,跑步去! 重复的脚步,一个人,感到无聊? 漫长的路程,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来点儿活力澎湃的音乐吧! 在高燃旋律与节奏中,稳稳踩中鼓点 给跑步加满动力,畅快奔跑 华为运动 ...

  • 方法 | 暑假没做这3件事,开学再怎么冲刺,成绩注定垫底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新学期来临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要适应很久,新学期都过了大半,才渐渐有学习的状态?难道都是因为暑假有没有补习的关系吗?其实这 ...

  • 福原爱深陷婚变疑云:没做这五件事,别急着离婚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文章编号:F20200911 婚恋两性专刊 本文 ...

  • 晒黑后白不回来?可能是你没做这8件事

    在"一白遮百丑"的审美文化下,大家对"白"的追求可谓永无止境. 然而,紫外线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穿着清凉的夏天,一双洞洞鞋就能让人直接感受到被晒黑的尴尬与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