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文艺】总第39期 台湾女教授施沛琳散文随记
作者简介
孟孟
施沛琳,笔名孟孟,台湾台南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曾任:台湾《联合报》记者、《传艺杂志》主编、《独家报导周刊》执行副总编辑。2010年赴大陆任职,先后任厦门大龙树文化传媒集团出版主编、厦门商报驻台协力刊物两岸台商杂志总编辑、厦门卫视特约时事评论员、厦门海西晨报评报员等。
几百年前,在闽南漳州南靖龙山与华安的接壤地带,高山密林里,曾经有过热闹与辉煌。因为这里是漳州东溪窑的遗址,瓷器碎片撒落山间。据报载,深山老林里的东溪窑遗址已被列入中国海丝联合申遗预备遗产点,等候被世界瞩目和发现。
几年来,当地政府意识到文化资源发掘与保护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抢救措施,尘封在岁月里的东溪窑渐渐地揭开了神秘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并列为重要的海丝申遗据点,为明清以来中西方海上贸易与交流的历史,找到了重要的佐证。
东溪窑是大型的民窑,当时在高山密林间,生产着瓷器,沿永丰溪运至月港,贸易到东南亚各地,甚至更远。站在这具有历史记忆的窑址前,我会浮想联遍,旧远的烟雨仿佛就飘荡在眼前,脚步的土地似乎也在灵性地澎涨。东溪窑,月港,东亚,西亚,欧洲产生了紧紧的关联,曾经耀眼的尘烟,飘浮闪闪浮现。
阅有关记载,我了解到,东溪窑以烧造青花为主,兼烧青瓷、白瓷、青白瓷、米黄瓷、酱釉瓷等,另有少量三彩、五彩瓷。它以烧制延续时间,产品类型丰富,窑址广大而著称,据说占山地10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最大的窑场,因产品质优被列为贡品。
“漳窑出漳州”。清光绪12年福建侯官学者郭柏苍所著《闽产录异》记载,漳窑在“龙溪东溪”,“明中叶开始制白秞米器,其纹如冰裂,旧漳琢器虽不及德化,然犹可玩,惟退火处略黝。越数年,黝处又复洁净”。由此可见,明朝中叶以后,白釉烧制且大多有冰裂纹的漳州窑瓷器面世。
在漳州白瓷的烧制中,能工巧匠们运用了拍印、刻印、堆贴、透雕、镂雕等多种工艺和艺术手段,突出器物的层次,形成漳窑瓷造型古拙,线条优美,层次多变的艺术风格。
南靖县方志委研究员陈春梅是听着东溪窑的故事长大的孩子,她对故乡故土有着别样的情怀,进入文史行当多年,更深知其珍贵。她认为,东溪窑一带山岭耸峙,河流纵横交错,高岭土储量大,生产瓷器条件得天独厚;具有米黄釉与冰裂纹特色的东溪窑让漳窑声名远播。几年的深入发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史书记载漳窑的“龙溪东溪”所在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国内外诸多博物馆收藏着许多漳窑精品,却不知产出地在何方等悬而未解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就开始寻找东溪窑。经过考古专家学者反复勘察与考证,1986年终于在南靖龙山的河谷里找到了答案,几个世纪以来不为人知的大窑场,也有了机会向世人诉说其曾经的辉煌。
文物界人士王文径曾提到,亦即:考古界曾在山东兖州巨野郡王墓出土了一件典型的漳窑蟠螭尊,年代应是明弘治。从各项考古结果显示,东溪窑一度以青花瓷和米黄瓷并重,初创期间与相距不远的德化窑可能有着某种程度的默契和交流。尤其,随着明代月港的兴盛,更刺激了东溪窑的生产与产品的选择;当年烧制质量甚高的米色秞摆设瓷和生活用瓷,通过水路经永丰溪,再由月港出海,行销海外。该时期应是东溪窑的鼎盛时期。
清顺治以后,由于朝廷的海禁政策,阻断了通往海外的销售市场,加上清初期的社会动乱,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民间的瓷品需求量,致使东溪窑一度走入低谷,因而转为主烧生活窑,以青花窑和仿哥瓷代替了该窑的重要产品。同治年间,又有部分窑工参加了太平军或太平军曾在该地区活动,窑场被清军围剿,东溪窑进入第二次低谷期;先后两次的打击致使东溪窑一蹶不振。王文径在田野调查时,曾在窑场边上发现一座宣统二年的苏姓墓碑,显然清末民初当地仍有百姓生活的遗存。
现在尘封于历史尘烟终于揭开了面纱,我们也为东溪窑曾经的辉煌而骄傲,在思考历史枯荣中,体会到历史总是迂回里的峰回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