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长瘊子,脾虚!即所谓寻常疣
我学习中医之前,说什么都想不到,这个事儿可能和脾虚有关系。
对,脾和瘊子,有关系。
我们那会儿,有一次,学习上海中医名家陆德铭教授的临证经验。陆师的生平,你自己查看吧,我就不多说了。
其中有一条经验,就是这个寻常疣的治疗,自始至终,重用黄芪。
围绕这个,还有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个男孩,才14岁,两只手长寻常疣,即咱老百姓所说的瘊子。而且呢,他这个瘊子都长在手指头上。当时数了数,除了两个小手指以外,别的手指都长,一共14个瘊子。
这孩子平素体弱,容易外感。他曾经用激光治疗,但是过后还会复发。
所以,他在别人的建议下,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身体瘦弱,脉濡,苔薄。
当时,陆师经过仔细揣度,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生黄芪45克,白术12克,防风12克,马齿苋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薏苡仁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结果,用了14剂之后,患处没有明显变化。
当时,患者和父母有些灰心了。但是陆师却说,这段时间没有新发的寻常疣,就说明有效果。于是,原方加入丹参30克。结果,再用3周以后,寻常疣开始减少,2个月以后瘊子几乎全部消失。孩子也不像从前那么爱感冒了。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来,我给你说说。
这个孩子,平素爱感冒,体弱,脉濡,这是典型的脾虚气弱、卫外失固啊。
脉濡是什么?濡,指的是细浮无力而软。这个主要考虑虚证。脾虚气弱,气血不足,人的脉会濡。当然,有些人会因为湿气而导致脉濡。对这个孩子来说,濡脉,主的是脾虚气弱。
由于脾虚,气不足,体表卫气不固,难以抵御外邪,所以孩子就容易外感啊。
也是由于脾虚气弱,卫外不足,所以他特别容易遭遇风热邪毒的困扰。浊毒聚于肌表,发为寻常疣。这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怕是用了激光疗法,由于改变不了正虚的状态,所以经常好了以后再犯。
当然了,你可能会问,这个瘊子为什么不在别处长,专门在手指头上长?我用中医的思路看,就是因为脾主四肢。患者的脾的问题,会体现在四肢上。而且,手指头,距离脾最远,受脾虚的影响也就最大。因为身体里没有足够的气,供给给手指啊。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补正气。在补正气的基础上,清热解毒。
所以你看,陆师的配伍里头,重用黄芪45克。黄芪,就是补益脾肺之气的啊。它用在这里,一锤定音,把咱们的体表卫气补起来,让脾强起来。
和黄芪搭配在一起的,是健脾的白术和祛风的防风。三味药配合在一起,补气固表驱邪,是玉屏风散的配伍。小孩子不是爱感冒吗?这三味药下去,可以改善。
有这个作为基础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清热解毒之法来治标了。所以,用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这些都是清热解毒的。
当然,肌肤生出郁结,还要活血化瘀。因为那里本身就是一个结,一个瘀,当然要活血了。丹参和莪术、三棱,都是活血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