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救护车平均18分钟到达现场,“急救不急”症结在哪里?

(健康时报记者 李超然 赵苑旨)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冬季,北京约每4分钟就有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叫救护车,心血管疾病发作后有个抢救“白金十分钟”,一旦错过最佳时机,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都会增高。

而救护车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8分钟。来不及赶到的救护车,或许就代表着一条来不及挽救的生命。

窘境:北京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8分钟

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北京市的急救车平均多长时间能到达身边?

“四十分钟,我记得很清楚。”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赵刚(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2019年冬天,某个工作日上午九点左右,他刚走出望京地铁站,就看到前方一名年龄约50岁的女性晕在了地上,他立刻过去拨打了“120”,随后便陪同她等待救护车到来。

“当时那位阿姨说自己头晕得厉害,完全没法起身,等了很久救护车才来,我甚至都在想,要不干脆打个车算了,但是看她那么难受,我又怕在去医院的路上出事。”赵刚表示,行人中也没有医学专业人士主动提出要帮忙,他就只能给阿姨的家人打电话后站在那里等救护车到来。

最终,阿姨的家人和救护车几乎同时到达了地铁站,赵刚简单交代了两句便去了公司。到公司打卡时刚过十点——他迟到了半个小时。赵刚简单算了一下,扣去他到公司的步行时间,救护车到达大约用了40分钟。

“当救护车遇到早高峰,能不能活要看运气。 ”赵刚在朋友圈里感慨,他不知道那位老人后来怎么样了,也不清楚为何救护车姗姗来迟,但那漫长的40分钟,让他产生了一丝恐惧。

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而北京给出的平均数字则是:18分钟。

这是2020年北京市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不包括接到患者后送往医院的时间。

资料图片 牛宏超摄

健康时报记者统计北京急救中心官网数据发现,2020年11月30日~12月28日,北京急救中心共派出急救车辆52937车次,平均每天1890车次、每小时78车次、每分钟1.31车次。在病种类型中,外伤、心血管疾病、昏迷、脑血管疾病位居前四名。

将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合并计算的话,这意味着,在北京的2020年冬季时节——一年中心脑血管疾病最高发的时期,大约每4分钟,就有一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救护车转运到医院。

北京急救中心2020年12月21日~28日派车统计

与2019年同期以及2020年前三个季度相比,第四季度的急救车出车总次数与按病种分类次数均在增加。然而急救反应时间也在跟着增加。2008年,北京的急救反应时间为15分钟,后来多年保持在14~16分钟,2020年的18分钟已经属于峰值,是北京市规划目标的1.5倍。

根据2020年6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规划自然资源委印发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0年-2022年)》,到2022年,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小于12分钟,急救呼叫满足率不低于95%,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8%。用于日常院前医疗急救的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口配置1辆。

横向对比来看,近两年来,上海、杭州均已达到12~13分钟,与五年前相比,缩短了4分钟。

疑惑:什么拖住了救护车的步伐?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相关报告,北京市的急救服务面临着部分区域、部分时段患者搬抬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2019年北京市人大会议期间,有多名代表联名提出14件关于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的议案,针对性地反映了北京市急救系统面临的严重问题,其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急救人员短缺严重”。

根据北京急救中心对2012~2015年期间其所属的96个急救分中心(站)的普查结果,3年时间,急救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司机、担架员等)流失共369人,平均每年流失123人,其中急救医生达187人,占比超过一半。

2020年,北京市新建急救工作站32个,然而一部分新建站点由于缺乏医护人员,无法实现24小时运行。

深夜,急救中心人员仍在待命 牛宏超摄

按照规划要求,全市还将新建200余个急救站点,医护人员缺口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工作风险高、工作强度大、薪资待遇低、职业发展路径不完善等,都是急救领域'招人难’和'医生荒’的原因。”曾在北京市急救中心工作了27年的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急救科普学组负责人贾大成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相比于其他科室的医生,急救医护人员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是一群永远都在和死神赛跑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具备全科医生的知识宽度,也需掌握专科大夫的技术深度。同时,出诊的急救医护人员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救援环境,也需要其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当你一个人踏上急救车出诊的那一刻,你就必须做好准备,随时迎接各种各样的可能。”贾大成表示。

离开了严格封闭管理的抢救室、手术室,急救医生面临的是病史不详的患者、心急如焚的家属,甚至是嘈杂的抢救环境,新的环境潜在隐患、家属的打骂,都是工作的挑战。

然而更加严苛的工作要求却并没有带来更加丰厚的职业报酬。

资料图片 闫剑坤摄

“相较于其他科室医生,职称评审制度不完善始终是压在急救中心员工心里的一座大山。”贾大成介绍,目前,国内没有专门对于急救医护人员出台的职称评审制度,其职称评审考试需跟医院其他科室一同进行,这使得常年在急救一线的同志略有压力。急救一线,既注重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环境下的实际水平和动手能力,目前的职称评审恰恰对现场的动手能力考核略有缺乏。

职业发展路径不完善,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低,职业晋升难度大,成为人才流失的主要的问题。

对此,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将现有编制持续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一线岗位倾斜。加快推动薪酬制度改革,把岗位收入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挂钩。尽快实施符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特点的专业技术等级评价机制,将岗位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

“为更好的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就需要群力群策。既要承认差距,也要及时付出行动。”贾大成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到,北京急救走不出的“救援18分钟困境”,症结在于交通拥堵、急救中心设置点不够密集、城市交通管理不够科学和民众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四个方面。

北京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从急救中心到救援地面临比其他城市更为复杂的路况,这就需要更多的增设急救中心设置点,缩小救援范围,减短路程。

此外,为了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应尽快将非急救服务从120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中剥离出去,严格依法落实院前急救车不得用于其他活动的规定。加紧制定非急救服务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社会力量参与非急救服务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

全民亟待补课:让每个人成为院前急救的力量

广义的院前急救,不仅包括了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救治。患者的自救、亲属和路人对心肺复苏、使用AED等急救手段的掌握,也是急救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的院前心跳骤停急救成功率仅有1%,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有太多生命在不该死亡的时候逝去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教授曾表示,急救,就是要挽救那些不该“过早逝去”的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全国推广“白金十分钟”急救科普活动。“急救白金十分钟”是指意外伤病发生后、专业人员不能到达时,时效最重要、救治最薄弱的早期10分钟伤病救治的时效性原则和理论,是启动120或救援系统并与之衔接的一个急救阶段。

然而,我国公众对于院前急救的知晓率依然很低。贾大成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导致患者死亡。各单位是否配备相关急救设备,社区是否配有相关急救人员,个人是否掌握基础急救知识都将直接影响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我国的医疗救援水平。

目前,北京市重要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比例为5台/10万人,低于深圳、海口、上海等地。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2%,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较大。

就目前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来讲,全民补课已刻不容缓。提升全民自救、互救意识迫在眉睫。

贾大成表示,为更好完善我国医疗急救体系,政府仍需加强对急救的关注和政策的出台、落实;为提高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定期开展急救科普讲座,并建议开展系列急救知识进学校上课堂活动,从学生抓起,提高全民救急意识。对高危职业领域、执政执法人员等特殊人群,要求其掌握相关必备的急救知识;为解决人员流失问题,既要完善急救一线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又尽可能的提高待遇。对经历过特殊救援场景或救援活动中救援医生留下心理障碍的医生,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课程等。

2020年10月起,北京地铁系统已启动AED配置工作,截止到2020年年底,已有3条地铁线路全部配置AED。2022年底前,北京市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