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合纵抗秦?是我看错了你

文/子非鱼

正是因为有相同的结局,过程才会变得弥足珍贵

苏秦,据说是鬼谷子的高徒,第一次出山,就断定秦可并天下,于是选择了入秦。

但是,他的高谈阔论并没有打动秦公,那些东出函谷并天下的言论,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为时过早。

苏秦被拒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苏秦决定第二次出山。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他会再次入秦。因为此时的苏秦已经知道自己前一次败在什么地方:太注重长远的战略,而忽略了短期的实施方略。

当然,我是错的,一个有傲骨的名士,怎么可能二次入秦?

这一次,苏秦选择的是合纵抗秦。他说服东方六国的论点,总结下来:

一、要变强,必须变法;

二、要变法,国际环境必须稳定;

三、要稳定,必须“停止内战”,合纵抗秦。

昔日入秦,要助秦国一统天下,如今却要天下维持分裂。

到这时,我有点不懂苏秦。他到底想做什么?一般的有志之士,心中都会有所抱负,并且矢志不渝。

难道苏秦要天下统一的抱负没有了?

或许是我太过浅薄,参不透当时士子的心。苏秦这么做,也许是应了开篇的引子:正是因为有相同的结局,过程才会变得弥足珍贵

也许是苏秦参透了,自己只不过是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一瞥,

天下,和也好,分也好,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释放自己

张仪,据说和苏秦是师兄弟,他一开始选择的是齐国。

越国伐齐,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越军移师伐楚,而后又入楚,助楚国灭了越国。

可惜算遗一策,正当楚越大战之际,让秦国抄了楚国后路,楚国大败,张仪也因此差点成了楚王的刀下之鬼。

逃离楚国后,张仪也选择了闭关。

当听到苏秦佩六国相印时,张仪知道,自己只有一个归宿了:入秦。

苏秦要合纵,张仪就连横。

张仪给秦公之策有四:

一、连横破合纵;

二、在商鞅法度框架之下,整顿吏治;

三、扩军,以应对合纵,为并天下做准备;

四、秦公称王。

关于称王,苏秦入秦之前,有个公孙衍的已经提过。但没被秦公采纳。当时苏秦一语道破:称王,华而不实,为时过早,不如低调示弱,埋头发展。

现在张仪再次提出,

一是六国合纵,秦国已经没有示弱的必要了;

二是此时称王,可以震慑东方六国;

三是此时称王,可以鼓舞老秦人之士气。

说实话,这一番较量下来,不用等合纵大军与秦军交战,胜负已分。


上一篇:杀了那个叫商鞅的人

推荐:我曾经是个农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