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99】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在我们这里的农村,红薯是秋季最后的农作物。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放眼四望,荒凉的田野,唯有红薯地里那一抹翠绿点缀着深秋的颜色。我折掉红薯秧上的枝条做着儿时的耳坠,挂在耳朵上,童年的味道犹如这“耳环”一点一点的链接着,我陷入深远的回忆里,纵然是有一点模糊,但是隐约的感觉逐渐的清晰起来。
六零后,七零后的农村孩子怎么忘记“三红年代”。所谓的“三红”指的是我们儿童时代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以红薯为主食,红薯稀饭;红薯窝窝;红薯面条。那甘甜的味道,只有和今日丰富的物质生活对比中彰显出来的特色。每到霜降前后,就到了收红薯的季节,地里的社员们开始忙了起来。虽然天气有些寒意,而铆足干劲的他们已是汗流浃背。看着又大又圆的红薯被撅出地面,他们越干越有劲。笑容写满他们古铜色的脸颊。收回的红薯挑选个子大的放在红薯窖里,保存起来,剩余的全部切干儿、晒干屯起来,放在家里就是一年的口粮。三红年代的我们,多想吃上一个白面馒头,哪怕是白如细线的花卷馍。而这些曾经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奢望,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所以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天天板着指头数日子等着过年。
在奶奶的巧手下,她能把红薯做出很多花样,红薯渣馍,红薯窝窝头,红薯叶面条,红薯蝌蚪面……最好吃的是红薯渣馍,每年必让奶奶做出来解馋。曾记得奶奶把红薯洗干净,用特制的擦子把红薯磨碎,用水洗出淀粉,再把渣子用做成馒头大小的团子,放在锅里蒸之二十多分钟。奶奶吩咐我剥蒜,再放入几个红辣椒搗汁备用。终于等到出锅了,奶奶把热腾腾的渣馍放在碗里,浇上蒜泥点少许香油。吃在嘴里享受着醉人的味道,享受着奶奶爱的味道。红薯全身都是宝,等红薯快成熟的时候,我们去地里摘红薯叶回家炒着吃。还可以把工红薯叶晒干,等冬天没有菜的时候用热水泡开,做糊汤面条用,再配上一盘腌制的红辣椒,美美的吃上一大碗。尤其是晒干的红薯梗,每逢过年的时候奶奶煮完肉,再用肉汤把红薯梗煨起来,吃起来软香可口。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而是一个时期最美的回忆和历史的见证。
曾记得在这个最忙的季节,我们这些孩子们也不闲着,三五成群的我们挎着篮子在刨过的地里遛红薯。我们拿着小铁耙子,一个一个的刨着,当刨出每一个红薯的时候,喜悦的感觉如获至宝。当然遛出的红薯大都是个子小,不容易被发现而遗漏在地里的。一个上午下来我们的收获颇丰,每次都能遛出一篮子,我们勉强的背回家放在红薯窖里储存起来。红薯窖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一道风景,几乎上每家每户都有。下窖拾红薯是孩子们的乐趣。每次拾红薯我便自告奋勇,父亲把窖盖打开,等到窖里的二氧化碳散去,然后用绳子绑住我的腰,在空中滴溜溜转的感觉总是那样的享受。所以下窖拾红薯一般都是孩子们的专利。经过窖里存放的红薯吃起来又软又甜,非常好吃。
三红年代的回忆是幸福满满的,虽然我们经历了艰苦的岁月。但是留下的是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一切的来之不易。物质上的转变,证明着时代的变化,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全民奔小康。到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全体中国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赶上了!
投稿须原创首发,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