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栋教授揭秘《伤寒论》源流于《汤液经法》并指出其临床特点
讲师简介许家栋,著名经方家,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特聘教授,杭州西湖中医经方研究院名誉院长,五莲医疗集团皮肤病院区名誉院长。多年来挖掘、还原张仲景经方医学体系形成“病机解伤寒”的独到心法,探明《伤寒论》六病开篇“辨”之玄机,形成严谨而丰满的经方病机方机辨证学术体系。
中医家推荐经方越来越被推崇,然而拜倒在经方魅力之下的你,是否知道经方从经验之方,圆融到经典之方都经历了什么吗?是否知道医圣仲景的理论体系渊源在何处?仲景独特的三阴三阳学术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围绕上述疑问,许家栋老师在《仲景经方学术源流及临床辨治特点》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中,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仲景及其学术体系那精妙绝伦的“故事”。
■温馨提示:本文约16751字,阅读大概需25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讲稿实录 ▽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和荣幸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来到这样一所声名远播、非常优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跟大家汇报、交流我对《伤寒》、《金匮》经典经方的一些研究心得和临床案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一、方源汤液,法出扁鹊
现在很多中医人,包括一些爱好者,对经方都有一种既爱又恨的感觉。爱,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中医的一个巅峰状态下,圆融出的一门法度森严的中医学说,影响了中医发展史一千多年。恨,是觉得总是找不到思维和方法来研究、学习、解读和应用它,达不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接近仲景的角度去解读和使用经方呢?我希望今天晚上这个课程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汉书·艺文志》对经方的定义是这样的,“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这是它对经方的定义,也是我们研究和解读经方,并且打开经方神秘之门的一把钥匙。它后边有一段话,“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是在古籍中记载的“中医”名词,却不是我们现在“中医”的含义,那个“中医”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我们今天晚上就从仲景学术的缘由来学习经方,探讨他是从什么方式、什么样的法门去切入到这样一门法度森严的学术当中。据我个人的了解,仲景的方是来源于《汤液经法》,因为历史记载张仲景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谓,识用精微过其师”,也就是说张仲景是跟着本地的一个医生—张伯祖先生来学医的。张伯祖老先生的教科书是整个汉代,及汉代之前流行于市面的一种主要的医家学习的经典。但是后一段话不好理解,为什么说“时人谓,识用精微过其师”呢?其实跟老师学,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不会非常快地超过老师,这得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积淀。既然仲景有超越老师的方法,那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有一种不是老师教书范围之内的方法。后来我读到《伤寒》的序言,开篇是这么说的,“余每揽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原来仲景老先生虽然学的是《汤液经法》,用的理法体系却是赫赫有名的扁鹊先生的。那么扁鹊先生有什么样的才华和体系让仲景这么折服呢?《史记》中记载了扁鹊先生的两个医案,第一个医案是治虢国太子的尸厥,第二个医案是扁鹊见齐桓公。这两个医案都非常典型地诠释了扁鹊的表里观。比如说扁鹊见齐桓公,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医案,刚开始说“君有疾在腠理”,第二次说“君有疾在血脉”,第三次说“君有疾在肠胃”,最后说“君有疾在骨髓”。后面的一段话特别重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就是说当邪气处在皮表,最浅的一层时,可以通过洗热水澡、泡点热水,或者做做运动,发发汗,润润肺就治好;“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邪气在稍微深一层的话,不是洗热水澡能好了,要用银针、砭石,包括刮痧这类方法去治疗;“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到了脏腑的话就得用汤药去荡涤;“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到了最深的部位,即使司命之神过来也没得救了。这段话非常客观地影响了仲景的学术体系。
我读了《伤寒论》之后发现,当病在最浅的时候,可以发汗,可以服热汤,比如说五苓散证,太阳与太阴合病的水逆病,最开始不吃药,怎么办呢?“多饮暖水,汗出愈”;在血脉,比如说《金匮》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血痹,在最浅的一层有血痹的话,其实不用药,“针以阳气”即可,这里非常圆满和客观地表现了扁鹊体系对仲景体系的影响;“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肠胃是脏腑里面的代名词,当病在里面的时候,仲景先生就用汤药、散剂,包括是一些煮散来治疗,酒醪就是汤剂的代名词。我们来看“医”的古写,下面是一个酒的酉字,当然也有写巫的,这是古代的一些历法,因为过去讲医和巫是相通的,现代也有把巫医叫做心理医生的说法。在仲景的学术体系中,有可治,有可愈,有不治,有误治,有难治,有死证,非常客观地表现出对扁鹊学术体系的还原,所以才在《伤寒论》的序言中叹扁鹊先生的才秀,他汲取了扁鹊先生的学术体系,又结合到《汤液经法》的方子中,才使《伤寒》经方横空出世,影响了我们中医一千多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过去的时候,经方的学术水平并不高,它的临床效果也是在有无之间。西晋的《世说新语·术解篇》里边有一段话讲到“悉焚经方”,就是说有一个人原来是当官的,后来给人看看病,但是事务繁忙,所以一般不给人看。后来一个手下小吏的母亲得病,这个小吏跪求他给自己母亲开方,他答应了。但是因此更觉得当医生真是太烦恼了,所以回家就把经方书全烧了。如果一个学术非常圆融的话,没有人会不去珍惜。但如果它只是处在一个不达圆满的理法层面,只是一种经验方法,疗效时有时无的话,人们是不太会去珍惜的。所以说当时经方的历史地位如何?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能收集到海量的信息,看到很多的出土文物,包括海外回归的一些古籍。比如,我们能看到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就记录了比较原始的经方,就是很简单的前面有几个症状,后面出几个药,完全达不到一个理法层面,而是对病对症用药,这当然不是我们现在医生应该有的层次。还有一些武威汉简的记录也是类似的。关于经方的起源,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药组合成方子,然后形成经方。皇甫谧是西晋的人,他与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几十年的距离,可以说他对仲景的论述是非常明确的,他曾说过“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仲景也的确是应了他这句话,并且不只是继承,还形成了体系。为什么张仲景先生能够成为一代医圣?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在整个汉代、魏晋时期,人们的首选是做官,以实现人生的政治抱负。在汉代的时候流行着一种识人之术,有些人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气质、相貌来推断其大体发展方向。比如东汉名士何颙就会这个识人之术。张仲景在十四五岁时,人生比较迷茫,就去找何颙先生算了一下他的人生方向,何颙先生也非常直接客观地打击了一下仲景:“子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这个思维还是比较缜密的,但你不适合做官,最多是个好医生吧”。仲景先生备受打击,彻底地放弃了对仕途的幻想,老老实实地回家学医去了。当然,我们得感谢何颙先生,如果当时何颙先生说“你很有希望当官的,去试试”,那我们就没有仲景这样非常宝贵的学术体系了。
前面讲过,经方是一个经验之方,要对病对症状的。在汉代之前,经方是有十一家的,有《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五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藏狂颠病方》、《金疮疭瘛方》、《妇女婴儿方》、《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如果按照我们现在著书的习惯去认识的话,经方十一家应该是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记载的。比方说,刚开始是《五藏六府痹》,这个“痹”过去是闭塞不通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疼痛的痹证;然后是《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疝”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疝气,而是一种腹中痛;《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中的“瘅”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黄疸,而是指谷瘅、女劳瘅等等,包含的范围很广。这些有规律性的疾病谱慢慢地形成到《汤液经法》这里,因此才说《汤液经法》是经验之方的水平,是经方,所以后面没得写了,只有《神农黄帝食禁》。仲景先生的选择非常英明,他直接学了最高端的《汤液经法》。
还有一段话对我们考证仲景的学术特别有用,见于《辅行诀》中。《辅行诀》是陶弘景入山修道时带的其中一本医书,为了自己修道,有医书会更方便调理身体。古人修道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中医体系发展分为四种:第一是医经体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经;第二是经方体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第三是房中术体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沙马王堆的《天下至道谈》这类等,当然《黄帝内经》也有论及;第四就是神仙学,就是《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这种。这是整个中华民族以道家为代表的思维体系的一张具体示现。修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修的,并不是想学就学,因为并不是都骨骼惊奇,适合修道。那么为什么陶弘景修道的时候要带上《辅行诀》呢?我们说过修道不是每个人都能修成的,一般的人如果身体有病,还能做神仙吗?当然这个神仙并不是我们说的在天上飞升的神仙。比如说电视剧琅琊榜里面的梅盟主,可以非常轻易地可以颠覆一个政权,可以按照喜好去选择一个政权的角色,这就是一种神仙了。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实现生命价值,这就是神仙。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骨骼惊奇,所以生病了还是需要经方来治病,再继续修道。当然,这不是我们要探讨的,我们要探讨的是怎么样把病人变成平人。陶弘景说:“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这段话是说在汉末西晋的年代,有很多名医大家都是用《汤液经法》演化出自己的体系。很多都不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佼佼者就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先生,就是后面这段话,“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当然,原书经过了传抄,张大昌先生也增补了两个方,一个是腾蛇汤,一个是勾陈汤,还有一个六神汤,原来是四神汤的。也就是说仲景的学术体系包含了阴阳二旦体系,正是这个阴阳二旦体系顺利地把经验之方圆融升华到一种经典之方——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法有方,法度森严,才使我们的中医学术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仲景先生讲阴阳,讲平衡,分阴旦、阳旦,《伤寒论》中说“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对阴阳关系的认识是仲景学术的特点,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
二、仲景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创立
仲景体系来源于扁鹊,在扁鹊的阴阳二分法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半”的概念,才形成了一个三阴三阳的体系。仲景非常折服于扁鹊的表里观,所以将扁鹊的表里观加到《汤液经法》的方子上,创造了《伤寒》的体系。扁鹊行医的特点是病分表里、治法迥异、表轻里重、里深易死。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是扁鹊具体理法的体现,再讲一下扁鹊治虢国太子尸厥病的故事,尸厥病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猝死。过去的国有可能是我们现在的几个县城大,太子患尸厥,整个国家都陷入一种混乱。扁鹊想去给虢国太子治疗,当时的中庶子,也就是皇宫中的服务人员,觉得这不现实,太子都死了半天了,你还能救他?中庶子不相信扁鹊,扁鹊就说了一段话,“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就是说我只要听说这个人的症状,看到表现,我就知道该怎么治,太子的症状表现非常明显,只要不是隔我千里之外,我会有很多方法诊断。中庶子被扁鹊打动以后,就让扁鹊去给虢国太子治疗,那他用了什么方法呢?“扁鹊乃使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三阳五会就是我们现在的百会穴,古时修道的人经常有这样的状态,叫三花聚顶,五气来朝,所以百会也叫三阳五会。治疗过了一会儿太子就醒了,然后扁鹊“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大家发现没有?“在肌腠,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那尸厥病其实是不是表病啊?这个理法直接应和仲景先生,《金匮要略》有一个方子叫还魂汤,是治疗中恶猝死的。只不过春秋时代的尸厥,到了汉代叫猝死,或者叫中恶。还魂汤就是麻黄、甘草、杏仁三味药,辛甘发散为阳,却能治猝死病,为什么?因为他继承了扁鹊先生的学术思想,仲景是善于用药,用药也能达到扁鹊用针的疗效。既然是仲景学扁鹊,那么为什么不把扁鹊叫医圣,而把仲景叫医圣呢?因为扁鹊使用的是阴阳二分法,他把人身分为表和里,但是却没有分出“半”来,他的体系虽然有开拓性,但是没有圆融起来。扁鹊是一个仲景非常崇尚的学术的开拓者,而仲景是一个学术的圆满者,所以仲景被我们后世尊为医圣,因为他是有方有法,会用药的。那仲景在扁鹊的基础上做了什么样的突破,才使得我们中医有法有方,圆融起来呢?那就是在表里的阴阳上加了一个半的阴阳的概念,这就有我们讲的六经病。什么是六经病?三阴三阳病,表的阴阳有太阳病、少阴病,里的阴阳有阳明病、太阴病,还有半的阴阳,也就是少阳病和厥阴病。
是什么样的状况或者症候群迫使仲景先生要加上一个“半”呢?我们在《伤寒论》中找到了一个说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这个条文就能体现出阴阳二分法的局限性。
我们用阴阳二分法来看一下,这个患者既有阴的表证,也就是我们说的少阴病“微恶寒,手足冷”;又有阳的表证——太阳病“头汗出”。我们大家读《伤寒论》能发现一个规律,凡是“但头汗出”的都是病在阳,没有病在阴的。同时这里有阴的里证——太阴病的“心下满,脉细,口不欲食”,还有阳的里证——阳明病的“大便硬”。这种情况下运用二分法,既有阴的表,阳的表,又有阴的里、阳的里,怎么去界定?怎么去治疗?阴的里证的话需要去温里,阳的里证我需要去清下,这不是矛盾吗?发生这种情况的基础是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然后阳气、津液衰微了,发生了“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这句话就排除了是单纯的少阴病、太阴病、太阳病和阳明病,仲景自己先否定了,他用一个半阴阳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是一个半阴半阳的问题,部位是半表半里,所以说“必有表,复有里也”。
我们再看小柴胡汤这张方,既有生姜和柴胡辛温发散太阳郁滞的表邪,又有生姜、人参、甘草、大枣来辛温发散少阴的表邪,因为少阴病是津血虚寒病,津血虚寒而有表那肯定要补津血。既有阳明病,需要清泻热的黄芩配柴胡,苦寒清热,又有温化太阴湿土的小半夏汤和生姜半夏汤,既温又清,既发散又温补,合起来以后出现了一张和解表里,保胃气存津液,治疗三阴三阳中“半病”的基础方。
为什么会选择柴胡呢?因为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推陈致新作用的药就两味,一个是柴胡,一个是大黄,但是大黄苦泻,完全是治里病的,而柴胡虽然苦泻,但是气平,清轻升散,它的气是轻清的。我们中药是讲气性的,味苦平降,气是清新升华的,搭配上生姜正好能辛温发散。直到这个时候,我们《伤寒》体系的理法才建立起来,也就是三阴三阳的六病辨证体系,也可以叫六经辨证体系——阳之表病是太阳,阳之里病是阳明,阳之半病是少阳;阴之表病是少阴,阴之里病是太阴,阴之半病是厥阴。难道仲景先生建立了一个半阴阳的概念就可以被称为医圣了吗?好像这样的贡献还不够。还有什么核心的突破使仲景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历代中医所推崇的至圣先师呢?仲景的体系用的是典型的表里观,他把表里观用到了极致,不但确立了三阴三阳,而且他在表证上又做了很多补充,因此《伤寒论》简而言之也可以称之为“表论”。
三、仲景体系中的发病、病传、病解规律
1、六病皆有中风所有的邪气都是从表入里的,怎么去治疗?仲景通过各种方法,让里邪出表,让阴病转阳,才能达到人体阴阳自和的目的。大家会问,里病怎么去解表?里病应该是治里,表病解表。里病也可以解表吗?如果不能理解的话,那学的就不是仲景体系了。里病也可以解表,为什么这么讲呢?当表里合病,而以表病为所急所苦的时候,有一种法度叫中风,这种法度能够非常完美地解决里病兼表,而以表病为所急所苦的一种治法。
在《伤寒论》中,伤寒只见于太阳病的麻黄汤证,和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但是,在条文当中明确有记载“中风”的,六经病都有中风。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它会侵入到我们肌表,而风邪不一样,风邪可以到脏腑,可以由表入里,表里相互打通。“中”这个字在古代就是箭射在靶子上的意思,中风就是表邪穿透了我们的身体,进入到里的位置,所以说很多邪气都是以风邪为主的,比如湿邪,湿性粘滞,本来进不去,因为有风才能入里。《金匮要略》有一篇叫做《五脏风寒积聚篇》,古人喜欢用简文,五脏风寒积聚不是说五脏只有风寒,还有风湿、燥、火,全是风带进去的。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仲景的学术体系特点是首辨表里,尤重表证。《伤寒论》中,中风最能代表人体表里合病的特点。寒性凝滞收引,羁绊百骸而困表,而风性开泄善行,洞开肌腠而入里,所以说六病都有中风,但只有太阳的麻黄汤证和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为伤寒。单纯的伤寒是有表证,无里证。我们看条文,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这个条文有点意思。我是2013年开始教学的,刚开始我给大家解读这个条文的时候,我告诉大家,如果根据仲景的医经理论来考证的话,这里边应该落了一个“里”字,应该是“二三日无里证”。发汗代表有表证,既然有表证,没有里证,那就可以发汗。
后来我买了一本书,叫《圣济总录》,有一卷叫伤寒门,记录的这条条文也是有“里”字的,当时觉得非常巧,对自己的这种解读就更满意了。这样的写法还有很多。我们看到的《伤寒论》是经过宋代臣工们整理的,它并不是仲景的原著,还有很多遗落在《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包括《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等等宋以前的医学著作中。我讲的《圣济总录》是宋代的皇帝亲自下令,让自己的臣工写的。因为是林亿他们整理的《伤寒论》,在林亿的任职范畴之内,他整理了宋版,他认为不是仲景体系的一些东西,但是扔掉太可惜了,就被收录到了《圣济总录》和《太平圣惠方》。他认为没用的东西,后来我们一看,其实非常有用。大家以后如果想研修《伤寒》的话,刚才我讲的几本书大家可以浏览一下。太阳伤寒是建立于35条和46条上(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都是谈表证。而中风是什么概念?中风是表病或者以表证为主的所苦,却转到里证,或者是里病兼表邪,而反以表证为主的所苦,这就是严谨的中风的概念。
所以我曾经在讲课的时候说过,研读《伤寒论》,我们最多读到的是《伤寒论》的关键名词。凡是有“伤寒”这两个字的,表述之意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有表证,有表邪,比如说麻黄汤证;第二层面有表证,无表邪,比如说苓桂术甘汤证;第三个层面:外证,比如说29条的甘草干姜汤证。凡是有“中风”的,都是表里同病,而以表为所急所苦。这就是我们读伤寒和中风的密码,大家带着这样的思路去读的话,你会发现,《伤寒论》容易理解得多。
下面讲的条文就是我们在《伤寒论》中找到的,有严谨记录“中风”二字的六病的条文,比如说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是不是六病都有中风?这就是仲景的学术体系,对扁鹊阴阳二分法的第二次创作,表证再拆,加入中风概念,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扁鹊的时候表就是表,里就是里,而到了仲景,不但有“半”,而且还打通了表里,有中风的概念,使表里关系可以非常圆融地体现出来,人的表病入里后难道就没关系了吗?可以有。里病和表有没有关系?可以有。那这种情况怎么办?用中风的概念去辨证。
2、从津液疏布角度:卫强为伤寒,卫缓为中风在津液疏布的角度上,我们说一部《伤寒论》就是一部津液大论,它用津液的疏布离合来诠释和揭示人体的正邪关系。既然是津液大论的话,六病如何落实到津液上?伤寒、中风要如何解读呢?那就是卫强为伤寒,卫缓为中风。津液绝对有余的是卫强,津血、卫气、营热在表,出现了发热、恶寒、身体疼痛,那就是伤寒。津液相对有余为卫缓,卫缓则为中风,虽然也是有表的现象,比如身体疼痛。缓是减少的意思,强是强大的意思,过于强大,过犹不及是病,过度减缓也是病。津液相对有余或绝对不足叫卫缓,为中风。
任何一个概念的提出和明确,都要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在《金匮·中风历节病》中,有“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两句。这个脉紧,特别是浮紧,是津血凝滞,留积有余在表所致。而卫缓呢?卫缓为亡血,这个“亡”在古代是减少的意思,而不是说没有,就比如说“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亡阳也,不可发汗,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这个“亡阳”是阳没有了吗?不是的,是阳削弱了,减少了。所以亡血是血削弱了,减少了,并不是没有了。学古人的书必须要回到当时的语言环境去理解。我们研读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语言环境、内涵和我们现在的都不一样,用我们现在的语言结构去认识和解释的话是行不通的。中风是以表为所急所苦,是津血凝滞在表,它并不是津血的绝对有余,而是营血不足才凝滞的。《金匮·妇人产后病》也有讲“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
在《伤寒论》中,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因此很多人认为桂枝汤是太阳篇的开首第一方,是太阳篇的代表方,其实是不对的,真正能代表太阳病特点的是麻黄汤,因为它是绝对的津血有余而在表。而桂枝汤呢?是津血不足,营阴出外了,营是干什么的?营是伴随血脉而循行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它既然在脉中,还是表吗?是里了。所以说到了中风病,其实就是表里合病了,而桂枝汤就绝对不是一个解表的方子了,而是建立在生姜甘草汤的基础上去解表的,但因为当时卫不虚,所以不需要用人参,其它都是一样的。因为伤寒是卫气津液过强,绝对有余在表,那么治法应该泄津液而解表,所以应该用苦泻的麻黄。比如说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一类的方子,阳的表就是麻黄汤,阴的表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而中风是卫气津液相对有余或绝对不足,它的治法是补津液而解表。它们的治法刚好是相反的,一补一泻,但都是解表的。方子有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这一类,以甘温的桂枝为主,补津液而发汗解表。我们读《本经》的时候会发现,麻黄的性味是苦温的,而桂枝的性味是辛甘温的,辛甘温是补益的,所以说桂枝汤是补益为主,小孩子也能接受。
3、疾病痊愈规律:里邪出表,阴病转阳在概念的认识上,我们大家都了解了。那么在疾病的痊愈问题上,《伤寒论》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垂范呢?那就是疾病的痊愈有里邪出表、阴病转阳的规律,用中风的概念就可以去诠释疾病痊愈的规律。
大家看三阴病,都是得阳脉、浮脉转愈,比如说太阴中风的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长脉是阳脉,脉微涩是阴脉。少阴篇的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篇的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都是写明了有中风,得阳脉而愈。《伤寒论·辨脉法》里面告诉我们,“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所以说阴病得阳脉,如浮脉、长脉、实脉就有生机,就要向愈。阳病见阴脉者死,如果说是表病、热病、实病,反而脉要沉下去了,这个病就要往里传,有发生危险的现象。当然,这个我们之前讲过,古人的表达和我们不一样,他的死是重病的意思,和现代说的死不一样。继续用《伤寒论》原文来解读疾病痊愈的两个概念。为什么说里邪出表是六病痊愈的规律?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水气病转表证中风或痒疹而解。他是这么说的,“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痒是风邪的代名词,这个现象在临床上特别常见,每天都可以遇到。
因为我们是非常严谨地去使用经方治疗临床,我的临床是原方原量不加不减,去使用这个方。很多患者的痊愈过程就会有这种现象,我每次见到患者这样的表现,我就很开心,好了,里邪出表了。那么后面一句话,“久为痂癞”,你看到痒知道病快好了,但是结束了吗?没有。你还得给病人治疗,怎么治疗?“痒为泄风”,风邪是耗散津液的,也就提醒我们,病人身体痒的时候,要补津液来解表,你如果还泻的话,还是治里、利小便的话,就会“久为痂癞”,津液被耗伤,皮肤甲错了。
这提示我们,病有相对的规律和现象,我们要用相应的辨证方法。“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这个层面属于风水,什么叫风水,怎么去理解?我告诉大家一个公式,中风+溢饮=风水。什么叫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这就结了。经过研究发现,六病痊愈是里邪出表的过程,最常见的出表的方式是从太阴中风开始的。太阴病是一个杂病的集中营,我们形成一个观点,叫做太阴为杂病之薮,薮的意思是充满水草的大河泽。因为太阴病最能集中表现杂病里邪出表的过程,最能代表里邪出表的病是太阴病,最能代表里邪出表的病机是太阴中风,所以说太阴中风是整个《伤寒》和《金匮》里邪出表的一个灵魂。
 太阴中风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邪风虚热;第二层面是水饮血痹;第三层面是风水黄汗。
这个非常常用,临床基本每天都要用到,我曾经半开玩笑跟朋友说,我每天上班之前要默念三句话,邪风虚热,水饮血痹,风水黄汗,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里邪出表的概念,掌握了能有助于在临床中把握战机和方法。
我刚才讲太阴中风是《伤寒》和《金匮》的灵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太阴中风把所有的病串起来。太阴为杂病之薮,可以说一部《金匮要略》都是太阴病的阐释。太阴为杂病之薮,而少阴是死证之门。
扁鹊的体系有表轻里重,里深易死之说,那太阴病也应该有死证啊,但是整个太阴篇却没有一个死证。而少阴病不是表吗?应该死不了人啊。但是少阴病的死证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仲景的体系中,他的临床观以及中风的概念客观而具体地解释了人体表里的关系、津液的输布和阴阳的状态。他认为阴阳是要合阖相抱状态,若阴阳离绝,就是要脱阳而死的。我们都知道临终的患者常常有面红如妆,这是阴阳离决的一个表现。如果发现重病患者突然兴奋起来了,觉得自己好起来了,比如说消化系统病患者,突然变得能吃能说,那多半是临终状态了。
当然,少阴也分层次。最浅一层为少阴之表,有表证。到三阴合病,可能会死。到后期就是戴阳证,脱阳而死的阶段。大家可以把这些概念记录下来,以后在解读《伤寒论》的过程中,带着这个思路,去看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一种现象:太阴病杂病之薮,少阴病死证之门。黄汗病是太阴中风的第三个层面,如果病传到阳明的话,会发生黄疸病。那黄疸病要怎么治疗?出一身黄汗就会好,有证据吗?有。
《金匮要略.黄疸》言“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阳明水热郁结,利小便是常规的治疗。“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前面说了黄疸是太阴中风入里,是阳明太阴合病,而以阳明为主的病证,当里邪出表,脉浮的时候,就不要利小便了,而要发汗,用补津液解表的方式发汗,而补津液是治疗什么法度的?治疗中风的。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我的病案。一个胰腺癌的患者,刚开始来看的时候,有黄疸、腹水,身形特别消瘦。诊断为阳明水热病,加上气滞,我们给他用了一个枳实栀子豉汤,吃这个药十几副以后黄疸和腹水全部都退了,效果特别理想。到现在有将近3年了,患者现在病情还是比较缓和的。他大概每年发生一次黄疸,每次都是春节前后,吃多了肉诱发。第一次患病用的是枳实栀子豉汤,第二次用的是茵陈五苓散,第三次用的是小柴胡汤,第四次发黄疸的时候用的是黄芪建中汤。那我们看这个规律,第一次用了枳实栀子豉汤,诊断是阳明水热病,阳明太阴合病,以阳明为主;第二次用了茵陈五苓散,还是水热病,但是你发现没有,这时候有出表的现象,有中风的现象了;第三次的时候,用的小柴胡汤,半表里了;第四次的时候,用的是黄芪建中汤,直接出表。
按照我们临床来看的话,这个人的病是越来越浅。我们的窍门就在于桂枝加黄芪汤。黄芪建中汤就是桂枝加黄芪汤,再加上饴糖,当然芍药是倍量的,黄芪是减量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桂枝加黄芪汤中黄芪是八两,其实是不对的,我们考证黄芪应是五两。这个患者本来是桂枝加黄芪汤证的黄疸,但是因为病人邪重,不能用大量发散的药,桂枝辛散,黄芪也是升散,所以加了芍药和饴糖缓中。在仲景的条文中,桂枝加黄芪汤治疗黄疸,患者可能是新病,没有长时间的消耗。现在这个患者有三年的胰腺癌病史,消耗不少,所以说方子量有差异,但是理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太阴病的血痹,除了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这种辛温祛寒的方子,当病情比较轻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引针开泄解表,就是“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金匮》原文“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得血痹病,一般是什么人?在这里我插一句,其实经过我们考证,不但我们现在读的《伤寒论》是宋人整理的,在没有经过宋代人整理前的《伤寒论》,也不是张仲景自己写的,而是和《论语》这样的书一样,是仲景的学生记录了仲景的医案和临床的过程。因为古人开诊一般不喜欢写东西,有弟子呆在旁边记录,留到后世为珍本。所以《伤寒论》中也有很多“问曰”、“师曰”,比如75条“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这种栩栩如生的临床诊疗过程的描述,肯定是弟子在旁边看到记录的。所以《伤寒论》是不是仲景自己写的?不是!那它能不能反映张仲景的精神?能!继续分析,得血痹的是什么人呢?尊荣人,说白了就是平时不太活动的人。这种人有什么特点啊?腠理疏松,容易感受外邪。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在家里养尊处优,就像温室花朵一样,特别容易感受外邪。“骨弱肌肤盛”不是病人骨弱的意思,而是说尊荣人不活动,一般都是胖人,里头亏虚,肌表有水湿。骨和肌肤比较的话,骨是里,肌肤为表,里面是弱的,是基础,外面肌肤是冷的,有水湿。肌肤盛是说肌表有水湿,胖人多是痰湿体质的。骨弱肌肤盛,不出去就不要紧,是吧。但是这患者偏偏有一次,要陪一个重要的客人走一走,活动活动。不得了,结果出点小汗,受点微风,就血痹了。这个“卧不时动摇”,有很多人是误解的。我的理解是,这个人因为养尊处优,老是躺着,也不经常起来活动,完全没有健康生活的概念,比如华佗的五禽戏,他也不练。有了病变以后肢体就麻木不用了,脉象表现是脉微涩。脉微者,营血虚弱。脉涩,有邪气稽留。血虚中风的病机表现在寸口、关上小紧,紧表示还有寒邪。所以说中风并不一定只有风,可能风寒湿都有,那么怎么治疗?这个太简单了,扁鹊先生告诉我们,“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
我们现在用这句话可以解决很多病。针灸很神奇,但是你会发现用针灸治病,有表的层面才可以,如果完全是里病,见效就不太容易。在前面讲过了太阴病死不了人,什么病会死人?少阴病。还有一种是太阴合病,见于厥阴篇。看下面的一串经文。331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厥是厥冷的意思。先受了寒而下利,之后他热起来了,阴病转阳,病就好了。但是寒邪出来的时候,还要拉肚子。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寒少热多就是阴病转阳,病就会好,就是这么简单。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这都不需要我们解释,寒多热少,阳气退了,阳病转阴,往阴走了,往虚走了,往寒走了,那就要病进了。所以说我们要善于去发掘,去践行,古人诚不我欺。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这讲了寒病、饮病、里病、虚病,如果出现微微发热或者口渴的现象,不要紧,这个病要好。你可以让病人不要怕,让他多喝暖水,这有可能是在五苓散症候群范围之内。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紧则为寒,这里代表了阴病还没有转阳。如果微热汗出的话,病就要好了。这就是排病反应,一定要分析阴阳的规律去确定这是不是排病反应。阴病转阳可能有微热、口渴、咽干的表现,比如说小青龙汤证“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366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我们现在的医学教科书解释“下利清谷”,认为清是清水的清。这种解释不严谨,为什么这么说呢?“清谷”会让我们望文生义,就是清冷的,清澈的,水谷不化的一种现象。但其实仲景的本义不是这样的,清是圊,厕所的意思。因为古人比较文雅,不喜欢用这些我们看起来脏兮兮的词,所以上厕所叫清谷,下利清谷就是说老是跑厕所,拉肚子,并不是清澈的意思。当病人下利,即有寒病、里病,虚病之时,当他出现热象,如“面少赤,身微热”,你可以让病人再稍稍喝点热水,或运动再强一点,病人就会“郁冒汗出而解”。即便是腹泻这种里病,仲景也是让他从太阴中风而解。后面这句话是举例子,如果患者出现了微厥,就是病还要继续往里走。病往里走到一个程度就可能出现下虚。
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白的话,病人就有戴阳证的危险。这也是《伤寒论》的282条讲的(282条: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小便白),现在这个角度主要是讲里邪出表的过程,不是讲戴阳,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行了。
四、病案分享
1、初诊我讲一个医案。患者大肉已脱,形销骨立,人瘦不堪,那么经过我们用里邪出表,阴病转阳的方案终于让她变回常人。按照我们诊断学的话,大肉已脱,大骨已现,是不可治的。一个女性患者,初诊日期是2016年11月13日,主诉是严重腹泻半年,消瘦。患者因为生育半年以后腹泻导致消瘦,这当中服用了大量的附子剂,腹泻未减,而体重严重降跌,身高1米68的人,从90斤暴跌到69斤,挺高的一个人。多方治疗无效后到我这,刻诊是严重消瘦,骨瘦如柴,大肉已脱,形销骨立,面色恍白,大便泡沫状或稀便,有粘液,日一行,极度恶寒,出门都要带冬衣保暖,不管什么季节,只要走出门必须带头盔。帽子是一定要戴的,因为她没有脂肪。吸入冷空气或者手接触到冷水,立即腹泻。有头痛,无汗,小便清而多,小便不顺畅的时候会头眩,夜尿一次或无。腹胀食后加重,肠鸣如雷,按腹更甚。平卧肠鸣,饮水后沥沥有声,时有水泡音,嗳气频频成串,矢气无力排出。首先我们知道这个“饮水后沥沥有声”应该是淡饮,我们叫做痰饮,其实原来是淡饮,淡是寒水的意思,后世改成痰饮。我们说四饮都是由表入里,《金匮要略·痰饮篇》原文——“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这就是四饮的概念。病人还有心前区疼痛,起身则椎体痛,坐卧则腰腹坠疼,轻微口干,口舌咽喉疼痛,夜半饮水一次,饮温,食欲可,只能少量多餐软食,畏惧硬食。时有白痰,而气虚无力咳吐。牙疼目疼,耳鸣眠差。肢体冷麻,面部踝部轻微浮肿,闭经半年,无白带。反正各种不好,已经是脏腑性的衰败,肯定各种不舒服。下睑淡白边淡红,面部淡红浮络,腹按薄拘,下肢袜痕血络轻度甲错,手扪冷的,脉沉细迟缓,舌淡红质厚,质嫩,苔白腻而有深裂痕。那我们的体系是病机辨证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六辨之前做一些文章。我们知道《伤寒论》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那我们给病人看病,怎么知道是什么病呢?比如,太阳病是一种复合病,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等,那你怎么知道病人是得哪种病呢?你需要了解病机基础,就像我们盖房子,用稻草就盖出草房子,用木头盖的是木房子,用花盖就是花房子。所以要知道是用什么盖的房子。太阳病有其特点,有其基础病机和内涵,你要了解基础病机内涵才能知道复合病是什么。这个医案的复合病机如下:病机分析:表束+表寒+伤营。太阴伤血+血少+里虚+里寒+水饮阳明里热+外燥方证: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甘草汤四肢百骸不和不安就叫表束;患者自觉或医者他觉的寒凉就是表寒。营血不能温煦濡养于表叫做伤营。那么在太阴层面,是伤血,血少、里虚、里寒、水饮,主要是有血不足了,比如说女性的下血啊,崩漏啊,或者说闭经啊,都伤血。血少是运行的血少了,伤血也可以有血的实证、热证。血少的表现有女性的闭经、月经量少或面色恍白等,至于男子的表现,《金匮》言“男子面薄者,主亡血”,还有下利色白等。里虚则不能运化饮食,不能承奉津液;里寒有肚中寒、肚中冷、脾家寒、中寒的说法;水饮普遍就是说四饮,这个患者是淡饮,需要温化。阳明的里热,里热的表现有口干、目赤,口渴消水、烧心等;外燥,津血不能濡润肌表而致肌肤甲错。
以上提纲,表里寒热虚实杂错,为厥阴病。厥阴病的层次特别纷杂,古代医家陆渊雷曾提出“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方证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和生姜甘草汤,因为这个患者是淡饮病,病淡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甘温的当归,辛温的生姜,甘热的羊肉都是温药。那么后面为什么用生姜甘草汤呢?第一个方子,虽然生姜有化饮作用,但却是以温其里为主,当里位温起来,你可以在稍微加点化饮的药下去。生姜甘草汤是治疗胃虚寒吐涎沫的,治饮的。
这是我们的一种前瞻性的处方方式。你在病传观上去了解病人的话,开两个方子,你可以从战略上去把握病人的进退,效果比开一个方子要好多了。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在省中那边讲过一次,因为太典型了,所以再重复一次。这个患者是个化学博士,结婚后不幸小产,在病房受到风寒,之后十几年不孕,在我这里治疗,一诊我给患者开了六个方子,一个月后二诊,开了五个方子。吃了两个月,怀孕了,生了一大胖小子,家里人非常高兴。我们前瞻性地去把握疾病的传变和津血的输布。你可以知道用完方子以后,津血输布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邪气和正气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上一个医案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我给大家讲过,我用经方是原方原量,不加不减。据我们考证,汉代的一两约合我们现在的6克,汉代的一升约合我们现在的60毫升。
以后我们会出版考证《伤寒论》的书,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考证的过程是非常繁琐的,复原经典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以自己的智慧去努力挖掘这些东西。
2、二诊、三诊患者先吃七副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8,生姜30,羊肉100),再吃七副生姜甘草汤(生姜30,生甘草24,人参18,大枣30),吃完这些方子以后,患者的泡沫便粘液便减轻了,每日一行。吃完以后有力气去排出矢气,就是说放屁能放出来了,原来放屁都放不出来。嗳气减轻,腹胀减轻,头目痛都减轻,伴随诸症均有减轻趋势,面部出现淡红痤丘,这是一个里邪出表的典型现象,我们不要忽略了这些症状,这是内分泌失调吗?不是的。
我们要从邪的出路去推演她为什么会出现痤丘,这是寒减少热变多的现象。要跟患者说是好现象,患者也肯接受。下睑淡白边淡红,腹按薄拘,下肢袜痕血络轻度甲错,手是冷的。脉沉已减,细弦微滑,舌淡红质厚嫩苔白腻,裂纹已减,越来越减轻了。津血得以补充了嘛,“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经过厚味的补充,津血生出来了。七副当归生姜羊肉汤,七副生姜甘草汤,三诊时体重变成80斤左右,大便已经正常,每天一次,成型,月经也来了,非常开心,以前闭经的。现在月经量还少,色可无块。面部出现淡红痤丘,偶有脓头,时时觉身微热。
如果我们不读《伤寒论》的话,怎么会知道这是一个厥热胜复,热胜则生的现象呢?有口干,你看,多么清楚,古人诚不我欺。饮纳可,食后已无腹胀,矢气增多,基本已无嗳气,溲可,夜尿一次,耳鸣已减,眠可,无汗,风吹容易头疼,虽时常觉身冷,但已经不需佩戴头盔出门。踝肿已减,面肿已减,白带增多,月经一个半月一次,量少,经期腰腹疼痛,发凉加重。原先她的里病重,水病重,体表的寒没有感觉到,现在是腰发凉,那是不是里面的寒邪减轻了?表面上虽然有寒邪,但是不要紧,因为里寒减轻,表寒出来了。脉浮细缓,舌淡红嫩质厚,苔白腻微厚,裂痕已减。下睑淡白边淡红,腹按薄拘,下肢轻度甲错血络,手凉。这时候可以用什么方呢?
大家知道,这是非常好的太阴中风的现象,我用的是桂枝加黄芪汤20剂。药后诸症持续减轻,原方续进一个月,体重逐渐增至84斤。患者一家人觉得非常满意,对康复充满信心,目前还在继续治疗中。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告诉我,她对生命充满了恐惧,以前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想一个问题,明天早上还能不能醒过来?而现在每天晚上睡,也会想一个问题,明天早上吃什么?这个患者非常感激我,对我说:“是你给我第二次生命,我不敢想象,去年太吓人了,现在好了不少,心情轻松了一些。”现在她的恢复也更快了,还在努力康复中。五、结语那么用一句话作为这次讲课的结尾,我认为伤寒经方体系,是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观念下,方源汤液,法出扁鹊,把阴阳的二分法升华成为三阴三阳辨治体系,首辨表里,尤重表证。遵循里邪出表、阴病转阳的施治规律的一门医学学术!
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为往圣继绝学,用经方而立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