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望贤║满足与不满(杂文)

  有一人在网上抱怨:“我老婆开着20多W的车,穿着几千的衣服,用着I5,我天天电动车,一年四季2件外衣,用着淘汰的I4,有比我惨的吗?”有位网友却给出这样的“神回复”:“你日着开着20多万的车,穿着几千块衣服,手拿I5的女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是一个很粗俗的调侃,但这粗俗的调侃里面却也饱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满足,其实是一种心情,当你站在“满足”的角度来理解时,你就满足,反之为不满。

  

  有一友人,家住农村,很穷,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升学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做了村团支书,听说村团支书也有考乡镇干部的机会,就借钱参加了函授大专学习,于是他作为“五大”毕业生的村干部考上了乡镇干部。但是,到现在工作三十多年了,他的级别还只是一个副主任科员,那些同他差不多年龄进来的,官职都比他大,钱比他多,车比他好,房比他宽。友人常常发牢骚:世道不公啊,事做得最多,得的回报最少;能力不比别人差,升职的空间却小;工资拿得少,干的活比别人多……甚至抱怨父母的无能,亲友的无义。我说,一个人的出生,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至于亲友的态度,我们又为他们付出了多少呢?从你的家庭来看能做到一个公务员已经很不错了;从你的最初学历才初中毕业来看还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也是很不错了;工资提升后你每月也有五六千元吧……你想想,那些家庭出生和背景比你好的,那些科班出生学历比你高的,那些能力比你还强的,是不是都比你过的好哇!那些官比你大的是不是都能高枕无忧?那些钱比你多的是不是都能心安理得?知足吧,朋友!友人无话可说。

  

  是的,我们应该知足。知足者常乐,长乐者心宽,心宽者体键。人生如潮,有得意也总有失意,有花开有花落,涨退更迭,人生苦短,何必怨天尤人呢?多想想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多记得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好,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过你的人,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身边每一个人的优点,人生处处是胜境,你就会知足,就会长乐,就会心宽,就会体键。

  

  直到有一天,儿子拿着一张70分的数学试卷给我签名,我拉着脸说:“怎么才70分啊!”儿子却说:“老爸,知足吧,你不是常说‘知足者常乐’吗?我班上还有不及格的呢!”我一时语塞,心想:这里也能用“知足常乐”吗?

  

  《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乐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知足的人通常会陷于贪欲不能自拔,因而富贵不能久远,知足才可清廉,幸福才能长久。我们却往往只理解了“知足常乐”的内涵;而从知足的外延来看,我们这里说的知足,应该是一种明智的知足,是在对自己能力正确估价后的目标线,是对既得的人生结果的积极看待。既然已经达到了目标,实现了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价值。我们有理由不快乐吗?知足是一种处世艺术而不是处事艺术。

  

  如果把“知足常乐”当做一种处事艺术的话,就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也没有那些革命前辈为求人民解放的前赴后继了,也没有那些优秀的文艺作品问世,当然,更没有科技革命社会发展了。那么,我们的“知足常乐”又有何意义呢?

  

  看来,我们要把“知足常乐”和“不安现状”辩证地对待了——知足常乐处世,不安现状处事。这样或许官员会多一些清廉,家庭会多一些和谐,社会会多一些稳定,事业也会多一些发展。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本站拍摄,版权所有。

    【作者简介】何望贤,湘籍教师,现居梅州。梅州日报通讯员、梅州市楹联学会会员、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首届嘉应名教师,如风时光文学沙龙成员,语文小学高级教师,喜写作,1989年在《诗歌报》(函授版)发表第一首诗《家》以后,先后在《东方文学》《芒种诗文报》《九州诗文》《青春诗歌》《诗歌报月刊》《南方日报》《梅州日报》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多篇作品获奖。

编辑:陈静嫣;校对:柳馨梦

策划:周逸帆;责编:周逸帆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