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淮南
淮南是安徽的一个地级市,很多外省的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一个历史非常悠久但又没什么积淀和文化的城市:“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故事所在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所在地,豆腐的发明地,中国的能源之城。在我看来,这里因为寿春而在春秋、两汉、两晋显赫,但唐以后就彻底没落至近代。寿春现在叫寿县,有保存完好的城墙和不错的博物馆,前不久才从六安市划归至淮南市。淮南80年代早早就进入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范畴。然而近年节节倒退,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四线城市。与其他四线城市一样,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淮南是我出生的城市。1980年的10月,我出生在淮南市潘集区的矿工四院。1975年,素不相识的父母、岳父母四个人,分别从阜阳市的颍上县和太和县选择在同一年来到这个城市,进入了共同的单位工作。这才是我和这个城市缘分的开始。
淮南是我成长的城市。1986年在潘集区的九十六处一小上小学,那也是当时我父亲工作的地方。1990年转学淮南潘集区杨圩小学(现名实验小学)。1991年随家庭搬迁至淮南市田家庵区老龙眼,转学淮南市田家庵区的化建小学并按父母要求留级一年。1993年进入淮南二中读初中。1996年进入淮南求实高中读高中。1999年进入淮南一中复读。2004年11月从连云港离职回淮南工作。2006年在淮南与同在淮南共同长大的老婆结婚。2009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淮南出生,2011年我的第二个孩子在淮南出生。2011年结束在合肥地产行业的工作又回淮南工作至今。
淮南是留下我诸多第一次的城市,只记录几个值得纪念的第一次。
第一次见到录音机,是1986年我上小学前夕,父母买回一台燕舞牌双卡录音机。
第一次见到彩色电视机,是1986年我上小学之后,父母买回一台18寸彩色电视机,日本原装的哦。
第一次见到冰箱,还是1986年,还是父母买回家的万宝双门冰箱。
现在想想,那一年父母一定花光了所有积蓄。
第一次见到吉他,还是1986年,这就不是父母买的了,而是窗外后排房邻居家的一个小哥哥,他经常坐在门口弹唱。而我当时住的地方,就是中国吉他届装备大腕刘春阳生活的地方。
第一次住进楼房,是1991年11岁的时候。家里分了一套三楼的两室一厅,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那个年代还是福利分房,能够分到这样的房子,证明了父母当时工作非常努力,得到了比较高的分房积分。
第一次穿上真正的运动鞋,是1992年的小学六年级。那时在淮南的四海商厦,父母给我买了一双火炬牌运动鞋,86元。
第一次拥有并开始学吉他,是1996年的夏天在刘春阳老师的新长征琴行。
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家,是2006年的十月。我和老婆结婚住进了惠利花园,这是父母和岳父母送给我们的礼物。
淮南是我即将告别的地方。再过几个小时,我就正式入驻合肥了,这也是兑现我在城市篇第一篇最后的承诺:我与城市之一合肥。从此之后,我将与淮南这座城市渐行渐远,再回来就是出差了。其实真实的告别早已发生,那就是我在几个月前已经把自己的户口转到合肥,现在是人也转去。明年我将让我的两个孩子转学到合肥,在这之前,我还会不定期回来看望孩子,但这里已不是我的主场。再后来,我希望我的父母和岳父母也能愿意跟我们一起搬家合肥,我们全家离开这座城市。
人的一生会与许多城市发生故事和缘分,这也是我在公众号开设城市频道的逻辑。有些缘分该断就断吧,有些故事讲完就忘了吧。
晚上合肥的同学早已安排好迎接我的活动,并且颇费心机的选在龙河路的安徽大学附近。这是当年我大学毕业离开合肥的地方,也许当年我就根本不该离开。回到应该在的地方,我花了十四年。
淮南的故事太多,但今天就讲这么多。我此刻有点毫无伤感之意,这就是我最真实的状态。关注这个公众号的淮南朋友,不到十分之一,在关注朋友所在地只能排在第四。希望很多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的朋友,不会因此而对本篇不感兴趣。
预告一下六月一日这一天的内容:什么是儿童节最好的礼物。下周五遇到六一,城市频道暂停一次。这一篇的内容会让大部分朋友感到意外,敬请期待。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朋友们会对今天的内容感兴趣。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