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与26首经方(1)——治疗血证(出血、瘀血)的5首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应用历史悠久的一味中药。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之功。医圣张仲景使用黄芩频次较高,有26首方用到黄芩。

血证

医圣认为血证包括出血证、瘀血证,并将黄芩用于血证。现介绍如下

出血证:凡由各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血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统称血证。

瘀血证:瘀血症是指外伤引起的局部损伤而导致此处血瘀不通。

疗血证(出血、瘀血)的6首经方介绍

1.泻心汤:(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等。(相见今日头条——黄连与经方14首介绍之“泻心汤”系列)

2.王不留散:

组成服法:王不留行、蒴翟细叶、 桑白皮各75克 ,甘草135克 ,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22克, 厚朴、 黄芩 、干姜、 芍药各15克。制法上九味,将前三味烧灰存性,合余药为末。每服1克。疮小者外敷,疮大者内服,产后亦可服。

功能主治:治金疮

3.黄土汤:

组成服法: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9克,灶中黄土25克。上七味,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4.鳖甲煎丸:

组成服法:鳖甲12分(炙),乌扇3分(炮),黄芩3分,柴胡6分,鼠妇3分(熬),干姜3分,大黄3分,芍药5分,桂枝3分,葶苈1分(熬),石苇3分(去毛),厚朴3分,牡丹5分(去心),瞿麦2分,紫葳3分,半夏1分,人参1分,(庶虫)虫5分(熬),阿胶3分(炙),蜂窠4分(炙),赤硝12分,蜣螂6分(熬),桃仁2分。以上23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能主治: 消痞化积 活血化瘀 疏肝解郁。

5.大黄蛰虫丸

组成服法:大黄十分(75克),黄芩二两(60克),甘草三两(90克),桃仁、杏仁各一升(各60克),芍药四两(120克),干地黄十两(300克),干漆一两(30克), 虻虫一升(60克),水蛭百枚(60克),蛴螬一升(60克),蛰虫(土蟞虫)半升(30克)。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3克,日三服。现代用法: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罗,与桃仁等混合均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粒3克,蜡皮封固。每服1丸,温开水或酒送服。

功效主治:破血消癥,祛瘀通经。主治干血内结,五劳虚极,瘀结成块,妇女经闭,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潮热消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