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 ║云中漫步五座楼,猿猱欲度亦犯愁——密云五座楼长城
从梨树沟停车场旁边的山路往上走的时候,就见山上云雾弥漫,远近峰林如或浓或淡的水墨洇湿的宣纸一般,只余墨痕,完全没有这一带山岭走势应有的险峻气势,今天行程要探察的敌楼,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的天气,不知是否会下起雨来。
好在同行的活力的荒野老师曾经走过一次,再加上轨迹路网的支持,且往上走。
在独善其身老师与我爱我的小红马策划组织下,周六去密云五座楼长城探访。
早上七点,我在庙城公交站等到我爱我的小红马驾车从城内赶来,同行的还有独善其身与活力的荒野两位老师。上了车以后,车子调头再上高速,在浓雾阴霾中驰往密云梨树沟。停好了车,我们一行4人开始沿一条水渠边的水泥路向山中进发。
先前对线路也进行了预习与规划,找到一条从黑山寺径直往上攀登,行经8座敌台1座烽火台,全程12公里余,我爱我的小红马分析后发现,12公里的路程,爬升达到了1200米,估计难度偏大,而且这条线路走的人极少,即使难度较低的梨树沟-五座楼的环线,也多见行走者感叹难行。于是独善其身老师拍板放弃。后来我爱我的小红马又打听到,墙界大神熊鸽冬季尝试这条线路时,竟然在山上呆了20个小时,最后无奈叫了救援,可见线路之凶险!及时放弃这条线路,也是明智之举。
行前独善其身老师又让分析从哪一侧登山更容易,经过仔细查阅等高线,决定上山走陡峭的一段,下山走缓坡的路段,即从南坡上山,北坡下山。
行经一处果园,栅栏门虚掩着,看来是有意给我们留着路。
向南侧攀上一段山坡,尔后绕上一道小水库的拦水坝。
在堤坝处,视线顺着山谷,向上方仰视到一座台子,身形飘逸俊秀,遗世而独立,隐没于浓雾中的山崖之上。于是顿生倾慕,心向往之,虽然尚不知道他的身份,却使得脚下有了追寻的动力。
(距离起点0.73km 当前海拔206m)
越过简易水库的堤坝,小水库北侧有水泥路曲折环绕,顺水泥路走了一截,寻路上山。
本来独善其身老师走在前面,我们在后面切上山坡小路的时候,恰好把在独善其身在路口等我们的一段切掉了。我们匆匆地往前追,追了半天寻不到人,高声喊叫也无回音,直到活力的荒野老师接到独善其身老师的电话,才发现是把独善其身老师丢在后面了。
头天下午到晚上到了一场雨,山路仍然湿漉漉的,路边茂密的灌木上仍然有一些水滴,预报密云还有阵雨。这样的天气,选择合适的线路登山尤其重要。
一路在山林中快速上行,初始阶段的爬升,最容易导致心率过速,我爱我的小红马身体状态意外地有些不适,大家放慢了行进的速度。
登上一块视野开阔略微平缓的台地休息,环顾四周,云雾低沉,在峡谷与山峰上空袅娜作姿;左上方的敌台遥遥示意,充满诱惑。
(距离起点1.89km 当前海拔337m)
途遇一处岔路口,右手边通北侧线路,也可以是返程时的下撤路线。我们按原定计划,从左手边往南侧线路进发。
(距离起点1.96km 当前海拔370m)
值得思考的密云47号烽火台
活力的荒野老师在前面喊了一声,等我们追上来,就看到了沿途一直孑影相随的墩台,密云47号烽火台。这座台被驴友亲切地称呼为“观日台”,因日出时,为观景绝佳之地而得名。
(距离起点2.33km 当前海拔444m)
这是一座实心墩台,保存相当完好,不似他处墩台多已经坍塌成堆。以大石块垒砌,白灰灌缝,不设蹬道,可能是以软绳梯登顶。民间有叫法“孟良墩台”。台顶有青砖拔檐,独善其身老师推测台顶原应有楼橹,可用于士兵瞭望、休息,今已经毁。台下散落有城砖,可能是台顶建筑坍塌后所遗。
大概在北侧(方向感可能会有偏差),可见一残断水嘴。
此台东侧为密云水库,其上烟波茫茫,水中数座孤峰,如同蓬莱仙岛,在云雾中缥缈浮荡,山下还可以看得见我们来时绕行的小水库。
而墩台西北南三个方向,皆有连绵的山岭,与周边的峰岭相比,此台地势并不突出。
(距离起点2.27km 当前海拔440m)
从长城遗产网地图上看,此台与575、576、577数座敌台相呼应,主要将来自西侧对家河峡谷(云蒙峡,原白河支流,现独立注入密云水库)流窜骚扰的敌情传递给附近城堡兵营,但对家河峡谷两侧自有敌台镇守,并且水堡子城堡也在该峡谷内口,便于就近支援;而此处烽火,该传递给谁?向东,现存并无城池遗迹,只在水堡子更远的东北方向设置有石塘路营城和马营城堡(淹没于密云水库之下);向南,隔着地势不低于此处的山岭,有北白岩村2座城堡(《四镇三关志》没有记载,《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也没有记录)、黑山寺(大良峪)2座城堡(《四镇三关志》记载了一座,《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也只考察1座)。如果烽火向这个方向传递,明显视线会受到山岭阻挡。
那么,在更高的山岭之上,是否还应以其他烽火台作为中继,以完成烽火的接力传递?
活力的荒野老师上次探察这段行程时,路线基本与我们相同,晴朗的天气状况下,途中在合适的位置拍摄到这座烽火台及上方的575、576、577三座敌台,视角非常好,三座敌台互成犄角,47号烽火台居中联结,居于很好的信息中枢位置。
后来从北侧下山时,可以远远地看到这座烽火台座落于一座高耸的小山巨石上,外侧皆是险峻天堑,高不可攀,其实是无需防守的天险。
而在更高处,则是一览众山小,这座墩台又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云中漫步不轻松
47号烽火台南侧,是一道沟谷,山体在此处形成断崖。在崖边找寻半天,找到一条盘旋下行的路,向西南方向继续我们的行程。
(照片中为我爱我的小红马与活力的荒野两位老师)
在此附近,另有一条路径,基本向南走,可以下到北白岩村。
海拔渐渐升高,林子更加稠密,雾气也愈加浓重,空气极其闷热,汗水湿透了头巾帽子,从帽檐前不断滴落下来,滴落在眼镜上,影响了视线,不时需要拿下来拧拧水。这些水,也许不全是汗水,应该夹杂着吸收的潮湿空气的水气。而一旦帽子与头巾湿了以后,吸水性更强,就像干毛巾浸在水盆一角时,只是湿了一小片,而湿毛巾却很快吸水饱和。
十数步之外,已经不辨物体形状,人置身雾中,置身云中,如漫步瑶台仙宫。
相机的镜头也进了一些水,拍摄的图像总有异物在照片上。
随着接近第一座敌楼,山势越来越陡,浸透雨水与雾水的泥坡有些湿滑,我与活力的荒野老师均曾滑倒。
陡峭的路段忽然告一段落,走上一段缓坡,路径连续出现岔路,先是一处三岔路口,右侧(北)直通第4座楼即578号敌台,需要从578号敌台达到第5座敌台(579号)后,原路折返经578号敌台往第3座楼方向走,这是早期很多驴友的走法,活力的荒野当初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左手(南侧)先登第5座楼579号敌台,然后按顺序依次往第4座楼方向行走。
过三岔路口,道路曲折转弯,紧接一个十字路口,向前(南)行一条线路,应是通往云龙涧景区的穿越线路;往左侧亦通47号烽火台方向;往右向上登高一点,到达本次行程的最高点,海拔979米的第5座楼。
第五座楼:有墙体连接的敌楼
密林与浓雾掩映下,前方呈现一段墙体。
(距离起点5.06km 当前海拔979m)
这段墙是第5座楼与第4座楼之间的墙。这段墙由实体墙与山险墙相间,登墙处为中间一段。
向西南过一组巨石构成的山险墙。
与第5座楼相接的,是第1段实体墙,墙体较短,在毛石基础上部分宇墙以城砖修筑。
前方即是第5座楼,密云579号敌台。
(距离起点5.08km 当前海拔979m)
灌木丛下,我爱我的小红马留意到一个上兵道。
(距离起点5.08km 当前海拔979m)
与敌楼东北侧墙体相连处,没有券门,券窗离地面有一定距离,驴友用城砖垒成一堆,可以通过此处进入楼内。由于券窗尺寸窄小,进入还是有比较费力。
楼体内外保存状况较好。
西南侧有唯一的券门,此门为悬门,有驴友自制简易木梯,也可以由此进入。两侧门栓石保存完好,右侧门栓洞较深,根据独善其身老师解释,开门时,门栓向右侧抽送,门向左侧打开。
楼内一个窄小的砖洞内,竟然也有鸟巢,不过已经废弃。
券门附近,有相对的两孔上楼蹬道,蹬道低短,适合身材矮小者出入。
根据独善其身老师推测,一是古人比现在的人身高较矮,二是双蹬道或者说明此处防守重要,有敌情时,需要快速登城。这一点,从这座楼两侧有基本完整连续的墙体,或可得到印证(5座楼中,除第2座楼与第3座楼之间有断续的石墙外,其他均以山险代替)。
蹬道上有一片瓦片残片。小心捡起来,放入另一个砖洞,以免驴友踩踏破坏。
楼顶有铺房残迹。(照片中为独善其身老师)
从楼顶可见东北侧墙内侧,靠近敌楼处,有一水嘴。
关于第5座楼附近的墙,除了与第4座楼之间有,根据《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其与580敌台之间也有一段石墙和山险墙。因没有继续向580台方向探看,因此没有留意。
关于580台,《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没有考察,只记载579台(考古报告编号为白马关台171号)西南为孟良墩(指山头,此孟良墩与47号烽火台被当地人称孟良墩台之间是什么关系?),孟良墩山顶相传有传烽台,应即此台。
长城遗产网对第5座楼的说明中提到,“该敌台东南侧为密云48号烽火台”,按位置应指580敌台,根据驴友用无人机所拍到的照片,此台与47号烽火台形制相似,为实心台,并且位置偏离长城主线,而在黑山寺(大良峪)北的悬崖峭壁之上,面向内侧天险,此处无需设防,因此作为敌台对内防守是反常的,其功能确应是一座烽火台。
谷歌地图呈现的580敌台内侧地势。
但现今的48号烽火台在密云水库北岸,石塘路营城南侧偏东。
独善其身老师判断47与48号烽火台顺序编反了。因为密云长城的编号是自东向西顺序编号,47应在东,48应在西。
不过结合580号敌台的编号来看,或许不是简单的47、48两座台顺序反了,还有可能是48号烽火台本应编给580号敌台(580敌台的说明残留有这种思路),现48号烽火台原拟分类为敌台,因其为空心台,与一般空心敌台形制相同,但就其位置、功能上说,位于长城主线内侧,远离长城主线,是为传递信号而设置。
后来发现现48号烽火台应为烽火台后,把48的编号给了它,原应是48号台反倒随意分在了敌台类别,编号延续579号,编为了580号。
离开第5座楼,向4座楼方向行进。
在第5座楼与第4座楼之间的墙体,登墙处的第2段实体墙终止于崖壁之下。我们从崖壁下小心绕到墙体外侧。
然后沿山险墙外侧走了一段。这些山险墙,明显经过人工铲削加工。
山险墙尽,又接续一段毛石墙。这段墙体,是第5座楼与第4座楼之间的第3段实体墙。与山险墙相接的一段坡度较陡,墙体已经坍塌成石垄。
(距离起点5.77km 当前海拔959m)
下方地势较缓处,墙体保存较好。
第5座楼与第4座楼之间的墙体,共可分为3段实体墙与2段山险墙,基本延续至第4座楼旁边。
不过,在第4座楼东南侧约二十来米的垭口处,墙体垭口处,墙体戛然而止。险要地段筑墙,平缓处却留出空档,这段墙修得有何意义?
(距离起点5.80km 当前海拔955m)
第4座楼:曾经有人住过的楼子
由于山高林密,这几座楼子都被植被包围,在远处,很难发现。墙体尽头,是一个垭口;垭口之上不远,即是第4座敌楼,密云578号敌台。
长城遗产网的说明中,提到578号敌台“东南侧为密云579号敌台遗址”,实际579号敌台在578的西南方向,方位错误。
(距离起点5.85km 当前海拔937m)
这座楼保存状况也是非常完好。其东南侧设一悬门,有驴友自制木梯方便进入。面向内侧(东南方向)设一孔悬门,券窗狭小,是这5座楼的共性特征。
楼内设有唯一的一孔上楼蹬道,比第5座楼的高大要大不少,人基本可以直立上下。不过,由于蹬道较短,高度较高,因此楼梯非常窄,单级台阶宽度不到十厘米。
楼内廊柱体积较大,底部竟然以巨大的石垒砌,这种材质的内部廊柱,是我第一次留意。
(照片中的亮光,即是镜头进水所致)
筒拱相对高大,但这种砌法,总担心不够稳定。
这堵墙对这座楼子来说,该是异物,券拱下的这堵墙,肯定不是原物,或许是后人曾经在此居住遮风挡雨。
登上楼顶,铺房残迹比第5座楼保存得更多一些。
面向内侧,保留了两个水嘴,保存尚且完好。硬质的构件,经过岁月风雨的侵蚀,水槽内遍是蚀痕。木质的构件,很少能保存下来了。
第3座楼:是否有护墩墙的敌楼?
在密林中穿行,寻找林木掩映的第3座楼,密云577号敌台。这座楼子周围的植被更加茂密,不注意几乎看不出来。
楼下接西南侧,有房屋残墙。
(距离起点6.57km 当前海拔795m)
楼体近观。这座楼子悬门位置过高,没有木梯,没有登顶。
房屋下有大量瓦片,颜色较新,判断可能为现代之物。
转过一个角度,房屋东南侧,还有木质构件,不应当是数百年前的遗物。
转过一个角度,房屋东南墙外侧,有大片水泥抹缝,可以判定确属现代建筑。后来我爱我的小红马打听到,这是护林人员曾经居住过的房屋。
不过,楼子东南墙下的短墙,显然不属于房屋墙体,似乎应是第3座楼的附属设施,会是第3座楼的护墩院墙吗?
第3座楼与第2座楼之间的墙体:《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没有记载
从第5座楼开始,这段边墙与敌楼基本沿山脊分布,敌台间的通道还算平缓易行。由于林木茂密,看不清附近山川地势,其实外侧皆是悬崖峭壁,险峻天堑,基本不需设防。故这一带敌楼基本上是孤楼,其作为敌楼的功能弱化,更主要的是作为瞭望敌情传递信息的烽火台的功能。
离开第座3楼,往第2座楼前行。忽然注意到是走在峭壁边的墙体上。
(距离起点6.76km 当前海拔770m)
峭壁边另一侧的墙体,上方接山险巨石。其实,这一带山崖壁立千仞,谷壑幽深,并不是游牧骑虏进攻之处,这样的墙体,主要的功能是交通线,而不是防守,因此,墙体是单边平头墙,墙体较窄,没有垛口痕迹,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砌筑垛口。
回望,看得见崖边的一段墙体,远处山凹附近,是刚刚走过的第3座楼,更高更远处,本次行程的最高点上,隐藏于云雾深处无法识别位置的,是第5座楼与第4座楼。
(距离起点6.81km 当前海拔775m)
这段墙体,在《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中并未记录,太过于疏忽了吧。
可上九天揽日月,叹我山河多壮美
转过这段墙体,又是一阵惊呼,原来前方是第2座楼,密云576号敌台。
其实不止576号台,其右下侧,还有另一座敌楼,密云575号敌台,即第1座楼。
(距离起点6.81km 当前海拔775m)
不止是这两座楼,东南侧地势较低处,正是最早经过的47号烽火台,“观日楼”。敌楼所处的山体,是一面整体的绝壁,极为险峻。当时历经艰辛才到达的墩台,在这个角度看起来,是如此的低矮,渺小。
(距离起点6.81km 当前海拔775m)
加上刚才回望的第3座楼,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到3座孤楼,1座烽火台。这与活力的荒野老师在观日楼之下拍摄的照片,所呈现的场景,异曲同工。
根据活力的荒野老师提供的照片,这个角度观景,能见度好时,山川胜景,尽在眼底。千谷万壑,壁立千仞,孤楼耸立,直迫云天。
稍远处看得见牛盆峪-白道峪的绝壁楼独眼楼。
更远处,天空高远,群山绵绵,连峰耸峙,边墙蜿蜒。小水峪、大水峪、河防口长城清晰可见。
而五座楼长城,就座落于绝壁之侧,山脊之上。
特别感谢活力的荒野老师的照片,使得我们得以见识到这段山川之瑰丽壮美,长城之雄伟壮观,顿使心胸开阔。秋冬季节时再来,定有更大的收获。
第2座楼与第1座楼
第2座楼,密云576号敌台,敌楼保存相当完好,但由于悬门没有楼梯,无法登顶。
长城遗产网的说明,“该敌台东南侧为密云577号敌台遗址”,实际577号敌台在其西南侧,方位错位。
(距离起点6.88km 当前海拔786m)
第1座楼,即密云575号敌台。这座楼保存也是非常完好,但无法登顶。
长城遗产网说明,“该敌台东南侧为密云576号敌台遗址”,实际576号敌台在其西南侧,方位错。
(距离起点7.17km 当前海拔764m)
楼顶垛口的封顶石、拔檐砖,也依然是那么精美。
只是楼体的巨石,有几块已经断裂。这么坚固的石头的断裂,定然非人力所能及。难道,此处发生过力量巨大的活动,比如地震?
这座楼直接建在山体之上,以自然的巨石作基础,竟然也契合得如此紧密,如此稳固。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离开第1座楼,一路向下,踏上返程。
行至谷底吊桥处,主路径需要再向上翻上“观日楼”所在的山岭,然后回至停车场附近。查看了一下路网,发现沿山谷亦有密集的路线,可以避开一段爬升,省点力气。于是决定顺沟谷而下。
沿途峡谷深切,整体的巨石形成的山体兀立两侧,高不可攀,可谓猿猱欲度愁攀援。南侧山岭,即是“观日楼”所在崖壁。
乱石堆积,需上窜下跳,并不轻松。
峡谷上空,一线天空窄如石缝,其上乌云翻滚,似是桀骜不驯的暴脾气。
还好,预报的雷雨,并没有施虐,天气虽然一直阴沉,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乱石谷走尽,外接一段汇洪的河谷。侧面的石墙与河底的石块,被雨季的洪水冲刷掏空成多处塌陷,遍体鳞伤。
(距离起点9.21km 当前海拔253m)
终于走出这段峡谷,下游是另一座小水库。
(距离起点9.61km 当前海拔217m)
然后沿公路走回停车场,结束全天行程。
2020-8-1,4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