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解析文旅融合,构建创新格局
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解析文旅融合,构建创新格局”分论坛于2020年11月19日8:45在清华同衡西区办公楼100报告厅举办。本次专场持续近9小时,22位城乡遗产、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分别就各自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会议现场还展示了同衡自主设计和嘉宾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及甲胄复原艺术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文创产品及甲胄复原艺术品展示
致辞嘉宾
张 杰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顾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杰教授首先作为致辞嘉宾发言。他指出,文旅融合已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借力文旅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思维、新的人才。首先,文旅融合需要建立动态的模式,这是文旅融合的创新之处。其次,文旅发展在某种程度来讲是大脑经济,要重视人才的力量,这也是之所以强调留住老居民,吸引年轻人的原因。留住老居民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文化传承,吸引年轻人是为了让有识之士参与到当地文旅发展之中。最后,文旅发展工作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中国市场广阔,只有可持续的文旅发展才能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使文化遗产持续焕发光彩。
主旨报告
——上午场——
上午场的论坛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飏担任主持人。
霍晓卫:文旅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霍晓卫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霍晓卫副院长认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行为,游客通过旅游完成文化交流或文化认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平衡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长期存在的难点与挑战。
霍晓卫提出应通过主题串联更多旅游资源,通过设施保障拉长旅游运营活动时间,通过措施创新对旅游流量削峰填谷;鼓励旅游主题与产品策划结合遗产价值;通过政策创新保障创新动力、包容试错成本;研究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促进文化与旅游学科与技术的合作交流,探索多层次、多受众的文化诠释与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应重视过程和长久的文化传承,文化应更加重视人民需求。理想的文旅融合状态是“文化是魂,为旅游赋能;旅游是形,为文化宣声”,要塑造多种形式的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重视地方经济发展、人民获益。要以文旅融合来整合核心文化资源,加强优质文旅产品开发,深化相关产业融合来带动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邬东璠:长城保护和文旅融合利用
邬东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 主任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 副主任、副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专家
邬东璠教授以长城的保护和文旅发展为例,着重阐述了对长城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文旅融合的目标是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融合的过程中文化和旅游双方都应互相适应并作出适当的改变。
邬教授提出长城作为一个国际化IP,应在保护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采用恰当方式加以充分利用,充分发挥遗产公众教化的作用,并探索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产业中。
长城的文旅融合需对长城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需求有清晰的认知。长城作为大型线性遗产,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历时性、延展性等特点。长城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形式可从“文化+旅游”及“旅游+文化”两方面展开。最后,提出创意创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必要手段,而集成创新则更是当下解决长城文旅融合的关键,只有优化集成后所形成的解决方案才更能有效的形成落地项目。
相秉军: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规划
相秉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分院 院长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总工程师
相秉军院长系统介绍了长三角分院《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规划》的项目实践。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更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集合的贡献。因此,规划强调“高起点、重统筹、抓落实”,以“将扬州打造为世界运河文化之都”为目标,以问题及实施为导向,兼顾国家战略、公众诉求和政府发展。规划从价值认知角度出发,以历史、当代、未来三大时间脉络,系统梳理了城市及运河段落特色;以文化、旅游、生态、社会治理角度,多系统、多维度提出战略引导;从市域、城区、分区、节点层面进行空间落实和支撑;通过规划运营、上下传导、组织实施的一体化,加强大运河文旅带建设的可操作性,以大运河建设为抓手,提升扬州城市综合效益。
吕梁:文旅融合,古镇焕新—华侨城的安仁模式与实践
吕 梁
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规划研究中心 副总监
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吕梁副总经理基于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理念,结合长期参与安仁古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安仁古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探索历程,并对当下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她提出,安仁古镇的开发探索过程中,首先,秉承“文化先导、文旅融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双轮驱动的开发模式推动安仁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挖掘文化符号,传承文脉;盘点可利用资源、精细化修缮、整体风貌提升;植入活化业态、打造核心标杆文旅产品。并结合地方美丽乡村、农业、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搭建多维度平台,确立了安仁古镇及美丽乡村发展整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
李鑫: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李 鑫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会 副秘书长
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研究院 科普顾问
脚爬客(武汉)地学科普中心 主任
李鑫副秘书长介绍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近年在公众科普教育方面的丰富实践经历。李主任从志愿者助力、社会化参与、科普产业化三方面分享了如何通过科普教育助力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
公开招募的科普志愿者主要协助处理丹霞山日常事物,执行本地科普活动,发表学术研究与参加国际交流,支撑丹霞山举办高频次、高质量的科普活动。
丹霞山通过线上线下各类活动搭建科考、科创、科普的众创共享平台,加强社会化参与。通过互联网长视频、短视频、音频等手段,将大众创意吸纳并输出为自然保护地科普的创造性内容。最后丹霞山还探索了公众科普教育助力原住民经济产业升级的产业化路径。
杜凡丁:红色遗产与文旅融合
杜凡丁
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遗产五所 主任工程师
杜凡丁以自身多年从事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经验为大家分享红色遗产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他指出:革命文物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革命文物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具有直接强烈的感召力和叙事性。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迅猛,但是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作仍是重视它的纪念性,而忽略了它的故事性及宣教意义,仍有诸多方面需要提升。
随着近年中央进一步强调了革命文物的保护、革命精神的弘扬,提出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战略,将长征文物保护、长征精神弘扬、长征故事宣传提升到国家重大文化战略的地位。杜凡丁认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以长征故事为主线,形成不同的重点段落,建立不同的展示主题,串联不同的省份,要打破省际之间的行政隔阂,建立一条贯穿长征全线的线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阎照:老北京新天桥——走向文旅产融合的街区复兴路径初探
阎 照
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遗产四所 所长
清控遗产城市复兴与社区发展联盟 秘书长
阎照所长提出现在的街区改造已由以往的大规模开发转变为关注文化和民生的“微更新”,同时北京新出台的总规和控规中从民生保障、文化展示等方面对历史街区提出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背景,以天桥北片区的更新探索为例,创新性提出转变“策略打法”,阐明五个重要方面:透过价值表象深挖地区发展原生动力,共同寻找地区场所精神,为街区定位建立共识;以天桥精神共识为纽带,利益相关者共同探寻发展道路;以功能分区和政策分区为抓手保障民生发展和文化活力可持续的协同;从旅游消费为主,地租模式到探访体验为主,文旅产融合平台共创模式;三边动态规划蓝图+适应性清单+通用设计+先行店定制设计模式。
最后总结提出“规划和设计变成了搭台子、缕路子、串珠子、显样子的沟通工具和技术抓手”,希望以这种规划设计的探索能够成为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解题方式并推广。
——下午场——
下午场的论坛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彬汕、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五所主任工程师杜凡丁联合主持。
王彬汕
杜凡丁
张朝枝: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路径与机制
张朝枝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教授
张朝枝教授认为,在遗产与旅游的价值观方面,遗产强调自上而下的价值建构,很少关注来自社区的声音,而旅游则恰恰是来自于市场的力量,是自下而上的价值解构,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因此,文化遗产和旅游的之间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有着内生矛盾特征。遗产和旅游融合的重点在于文化遗产的可参观性生产的提升。就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的模式而言,张教授认为,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将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产品,遗产本身作为一个旅游展演方式,将遗产和产品结合在一起。二是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包装文化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及现代化展演方式,提升遗产的视觉化展示效果。第三是以遗产地为背景进行旅游产品展示。每种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局限。
张弓:福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张 弓
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遗产一所 所长
张弓所长系统讲解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福州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广泛共识,通过制定《模式导则》,系统梳理和提炼历史建筑的价值与特色、类型与分布、特征部位等,旨在让利益相关方达成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正确共识。
二是完善技术标准,首次系统建立了指导福州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设计、施工的《设计导则》和《施工导则》。
三是优化和健全政策机制,变“负向管控”为“正向激励”,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普查认定、规划研究、保护修缮、改造利用、智慧管理等方面提出提升建议,为建立“政策光环”明确任务清单。
最后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制定《保护利用手册》、同步编写《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案例指南》,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的信心。
杨明:文旅融合“理论-方法论-方法”体系初探
杨 明
清华同衡 风景旅游研究中心
风景旅游一所 所长
杨明所长分享了清华同衡风景旅游研究中心申报的院级课题——文旅融合体系和规划实践。通过对文化和旅游的理论、文旅融合的方法论和文旅融合规划的方法三个核心内容的阐述,探讨文旅融合的“理论-方法论-方法”体系,并结合诸多实践案例予以阐释。
首先是文化和旅游的理论,文化方面,提出了四种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角度。旅游方面,将旅游纳入到休闲这个更广泛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探讨文化和旅游在理论层面的融合关系。其次是方法论,论述了定性、定量和结合法三种方法论。最后文旅融合规划的方法,结合清华同衡规划院风景旅游中心的规划实践,归纳出化繁为简法、意义提升法、创新视角法、古城老街四位一体法等方法。杨明以内蒙古准格尔文化园规划为例,阐述了化繁为简法的运用。
孙艺松:藏王墓文旅融合规划
孙艺松
清华同衡 风景旅游研究中心
风景旅游二所 总工程师
孙艺松先生以藏王墓文旅融合规划为案例,分享了团队在文旅融合规划方面的心得和体会。他提出:藏王墓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在旅游发展中遇到了保护等级高、文化认知低、缺乏体验性等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思路之下,如何梳理历史脉络,构建有趣的,适合游客旅游的游览文化序列,值得思考。孙先生提出藏王墓旅游要从格局、文化和产品三个维度突破发展。在充分展示吐蕃重要赞普历史的同时,联动雪村、青瓦达孜山等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宫、城”一体的发展格局,进而兼顾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文化旅游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需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传播中华历史文化的正能量。
李辉:中国古代甲胄文化探微与推广
李 辉
控弦司服务社
李辉先生首先介绍了甲胄是古代军人作战时用于防护的装备,是古代军戎服饰,也是一种特殊的汉服。他通过视频介绍了中国经典甲胄的形象,深入探讨甲胄文化缺失的现状,分享与其团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参照古籍资料及民间普遍认知,所开展一系列“探微”工作。
在推广方面重点开展了七项工作:和旅游景区结合做甲胄文化推广、在会议现场知名模特小朱展示了“关公形象”的甲胄样式,甲胄作品展、现场制作甲胄演示、历史战争演武、甲胄巡游、甲胄T台秀、沉浸式甲胄体验。
最后李辉老师总结希望通过十几年的工作能够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做一些贡献,呼吁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甲胄文化的发展。
陈芳刚:浅析乡村振兴中非遗的内核驱动作用
陈芳刚
唐梅非遗工坊 创始人
陈芳刚先生以唐梅非遗工坊为例,分享了他在河北保定唐县南唐梅村以非遗为内核驱动,活化乡村的经验。
在保定中级人民法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指导下,工坊结合村内传统蓝染技艺、唐梅棉布纺织技艺、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等丰富的非遗文化,通过非遗工坊连接村落文化、原乡居民、扶贫脱贫、乡村旅游。工坊引进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京绣,扶持本地传统技艺蓝染的申遗推广,研发迎合年轻人喜好的国潮时尚文创产品,建立京津冀内大学艺术设计实践基地,开展非遗相关的系列研学亲子项目,生产非遗半成品材体验材料、搭建农副产品的销售平台。唐梅非遗工坊今年通过研发系统的非遗培训、非遗设计、非遗营销、产品生产、非遗教育等非遗文化产业链,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和多元化的媒体支持,用实践证明了充分发挥非遗的内核驱动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马瑛瑛: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马瑛瑛
亮相文化 创始人
马瑛瑛女士以她创办的“亮相文化”品牌为内容载体,系统讲述了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当代演绎,并最终实现让国粹京剧走向全民化的整个历程。
她指出,现代人对于传统京剧的陌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打开方式和路径。为此,马女士带领团队将京剧与多种艺术种类进行跨界结合,实现了京剧艺术时尚化、国际化、全民化的进程,不断让京剧在最时尚的舞台亮相,让京剧成为国与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文化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同时,亮相文化还将传统京剧与多种生活方式进行了充分结合,让文化为产业和产品赋能。
她认为,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的舞台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美丽的图腾和标志。最后,她呼吁大家能够一起推广和传承我们的京剧文化。
乔乔:从中华文明到中国IP
乔 乔
西安桥合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二乔先生自己的一系列艺术创作尝试,分享了打造中国文化的现代ip的思考。他介绍了关于“绘字”艺术的尝试,将国画、汉字与传统文化演绎结合,对中国汉字文化进行再创新;介绍了动漫IP的创作,有代表唐文化的唐妞,海岛文化的南溟子,戏曲文化的牡丹亭,文学文化的金陵子。二乔先生认为对国宝与文化的提炼,不仅要提炼文化内容,更要创作文化故事,将国风与现代动漫艺术相结合,形成中国文化ip的脉络。
二乔先生认为国力强则国潮新,提出了中国未来打造世界级超级ip的希望,将中国文化变成中国ip,走向世界。
高端对话
——主持人——
高端对话环节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风景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彬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五所所长张谨担任主持人。
王彬汕
张 谨
高端对话环节主要围绕“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文旅融合的问题与冲突”等方面展开。对谈嘉宾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探讨文旅融合的方式。
张朝枝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教授
张朝枝教授提出,各地文化资源要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旅游发展模式,切勿盲目的追求高大上、大规模与大尺度。在价值观和标准的问题上,例如在建筑及周边环境传统风貌的处理中,要适度的遵循文化传统、也要允许部分的创新,尊重建筑创作者原有的思想,并适度结合并传承当代人的价值思想。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并要以提高民众及专业人士的共同认识为前提。
最后,张教授总结:传播遗产的多元价值,分享旅游的多方利益,以此才能够真正达成文旅融合的共识。
刘霄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旅游规划系 系主任
中国遗产旅游研究中心 副主任
刘霄泉副教授认为文化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资源,但文化遗产也会约束旅游开发。文化和旅游的目标性存在差异,旅游活动侧重于经济功能,而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化内涵,两者之间的鸿沟一定会限制到很多开发项目,因此,在一些空间利用上要进行准确利用。而很多旅游开发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没有较好的实现文化资源向旅游的转化。
武弘麟
北京大学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5A级景区评审专家
世界遗产评审专家
武弘麟教授讲述了他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保护和发展冲突的案例,例如,温州楠溪江的一些古村落,文化遗存丰富,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背景下,保护的热情抵挡不住发展经济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古村落基本上全部改变。武教授又以芙蓉村为负面案例,强调新建建筑要与传统建筑的风貌相协调。芙蓉村只有高度管控,而未有高度管控,因此,新建建筑在高度上虽未违规,但对村庄的风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武教授提出,文旅融合是一个过程,需经过时间考验。
刘 岩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刘岩副主任指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冲突本质上不是“文”和“旅”的冲突,而是对保护和发展的认识问题,本身并不存在冲突。处理两者之间冲突的前提是建立共识,并坚守三项原则:
第一、各守规矩,以“法”和“规”划定底线。不论是遗产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要遵守各自相应的法律、法规。
第二、要讲常识,通过“常识”建立“共识”。
第三、躬身入局,在实施和实践当中统一价值观。要让文旅融合,必须在实践中检验,投入到真正的建设、投资管理和运营实施的过程中去。
孙 娜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遗产七所 所长
孙娜所长期待未来有更适合文化遗产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出现。传统村落保护需要与发展相结合,发展旅游让一些村落遗产得以保存,文化得到活态传承。但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易给遗产村落带来一些文化、产业的异化。
孙娜认为旅游是重要的,但是不一定要把旅游做为第一目的,让村民本身的文化作为第一吸引点,可能是未来真正能够把旅游持续发展下去的方式。同时,她以修武县的大南坡村的建设实践为例,说明了充分利用现有建筑和村落空间,以村落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可以形成新旧村民融合的良性共享社区。
总结致辞
这场持续近9个小时的“文旅融合”的精彩盛宴,最终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霍晓卫副院长的总结致辞中圆满落幕。霍院长向今天参与分享的与会嘉宾和观众表示感谢,然后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当今“文旅融合”这一时代命题。霍院长认为,“文旅融合”需要依靠众多希望让生活更美好的人的努力,依靠多角度、多行业的集合创新,今后的“文旅融合”将会为我们打开更大的界面和视野。他还认为,未来的“文旅融合”,可以秉持着“义利并举、以利和义”的态度进行探索,寻求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霍晓卫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 注: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已经专家审阅
(本场同步在清华同衡直播间、国匠城bilibili主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搜狐城市、筑龙学社、一点资讯等平台直播,上万网友同时观看,线上讨论热烈。)
相关链接
传承坚守创新展望
清华同衡廿年冠礼暨第八届学术周回顾
学术/专题
2020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观点集锦
关于“清华同衡学术周”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孕育于中国特色规划体系,脱胎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诞生于世纪之交,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学科与产业优势,致力于开展国家与地区宏观发展政策研究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的技术研究与实施,为国家部委、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等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清华同衡多年来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思想,于2013年起每年策划举办“清华同衡学术周”,邀请跨行业专家及行业同仁共同聚焦社会热点,畅谈城乡百态,实现学术思想的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为行业带来耳目一新的学术思潮。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滑动查看历届风采>
编辑/排版|王淑芸
供稿|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