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别人用平肝潜阳、天麻钩藤,而我敢用黄芪、升麻来补气,9剂血压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有的医师一见血压升高,便谓阴虚阳亢,想尽一切办法去降压,信手开出,都是“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之类,施以降压之法,但是我却反其道而行,反用了升压之法,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病人,十年来,虽然一直用药控制血压,但是效果时好时坏,只要一停药,血压就会立刻反弹。

我看完他的情况,直接给他开了一张方子,是补中益气汤的加减:

炙升麻、黄芪、太子参、五味子、淮山药、白术、莲子、当归、陈皮、甘草、大枣。

当然了,患者并不知道方子是干嘛的,就问了一句,“这方子真的可以治疗高血压吗?会不会再次反弹?”

我说,“你把你家里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那么家里还会有蟑螂、苍蝇吗?”

她说,“不会。”

我说,“中医治病的思维就是如此,虽然中医并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但是呢,它能认识到其中的本质,从源头解决问题。”

结果呢,用了9剂,血压降至正常,随访一年,未曾复发。

但是呢,懂中医的都知道,这是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是升气、补气的,本来血压就高,这样用药,真的合适吗?

有这样想法的,仅仅是思维定势罢了,脱离了课本,就治不了病了?先不说病人会不会按照课本的证型生病,选择合适病人的方法,去治病,才是一个中医该做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俗话说,不管父母在苦,也不能亏待孩子,对吧,也就是说,无论血液运行地再无力,也会保障脏器地需求,这时候就会削减其它地方地功能,节省一部分的气血。

但是哪怕是省下来了这一部分,那也是杯水车薪,于是只能拼命的加大,气对血液的推动作用,哪怕是用力过猛,也要让你万无一失。

那么气从哪里来?当然是脾胃,脾胃是气得生化之源,这个病人中气不足,也就是脾胃不足,那么她一身的气就会亏虚,就缺少动力,来推动血液地运行。

而这个病人,整个人气短懒言、伴随心悸心慌,而且体倦、嗜睡、多汗,脉象沉细而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而润。

从辨证的角度看,属于气血、中气不足,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时候,她身体将所有可用的气,全力用于推动血液运行,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功能正常开展。

所以,这个时候,她的血压不是偏低的,反而是偏高的,所以我才用这个方,健脾以扭转她气虚的局面,如此脏腑的需求,就不需要靠省下那部分的气了,然后,血压肯定会慢慢下降、恢复正常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