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有个用扇子遮脸的调皮男子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十大名画之一。

在这幅五米多的名画中,揽括当时的民俗、人情、文化、风土、市容市貌、建筑等,堪称绝品。

作为国宝级艺术品,自然引来无数人对它的临摹、研究,因此在画中也发现了无数让人惊叹的场面和有趣的细节。

在《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数以百计,在南来北往、东行西走的人中,有做生意的,有游玩的,有迎新娶妻的,还有码头发货的,总之包括了各色人等。

如果放大几十倍,我们会发现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特别突出。

这人站在街市上,刻意拿一柄扇子遮住了自己的脸。

再看旁边,马上所骑之人目光似乎正看向遮脸的人,这副古怪的神情,给人感觉似乎是他不想见人。

这是为什么呢?

这在古代,其实是极为正常的。

古时候,如果在街上遇见不想打招呼的熟人,就用扇子挡住自己的脸,此种行为被称为“便面”。

一则,避免双方打照面时那种尴尬的情形。

二则,也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这在当时不仅不是无礼的行为,反而是礼貌之举。

据《汉书·张敞传》: “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关于便面, 颜师古注: “所以障面, 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 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 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后亦泛指扇面。

可见,所谓“便面”,最开始其实是古代的一种扇子,最早出现于先秦两汉时期。

先秦两汉时期,形为半规形,似单扇门,又名“户扇”,最早以细竹篾为材,材料多变,有布锦丝绢。

当时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都使用便面。

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中,伏羲大帝便一手托日,一手执便面。

△唐《高逸图》

在唐末书画家孙位创作的《高逸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左边就有一位拿着便面的,此人正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此外,据传阮籍连吃饭、喝茶都拿着便面。

不只是阮籍,魏晋时期,便扇成为风雅之士的挚爱,在相关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吃饭时拿着便面的场景。

宋时已不多见,逐渐被折扇所取代。

虽然细竹篾做的便面慢慢消失了,但是,便面作为扇子的通称以及一种礼仪之举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所以,一直到清朝,文人墨客中的诗文中都会出现有关“便面”的字眼。

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诚斋荆溪集序》中就有“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的记载。

金人党怀英在《上皇书扇后》一诗中也有“便面团圝字点鸦,天风吹堕委尘沙”的字样。

而清朝的孔尚任在《桃花扇·寄扇》中也出现了“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的描写。

今天也有人用扇来遮挡脸部的行为,但这大多是偶尔的玩笑之举,不像古人将之作为一种礼仪之态。

(0)

相关推荐

  • 知否知否,扇子只用来扇风取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天,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季节,因为,北京的夏天爱上了北京的冬天,所以他们联合起来赶走了北京的春天和秋天. 所以,对于小编来说 ...

  • 晏非读诗第9首:一个用帽子遮脸的人

    <他脚边卧着一只小白羊> 诗 | 闫永敏 事情过去很久了 那年春节前我坐火车回家 车里很挤 我一直看着窗外 经过一片杨树林时 我看见在落满叶子的斜坡上 躺着一个用帽子遮脸的人 下午两点半的 ...

  • 夏日无凉风,何不持扇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 与家人一起摇着扇子在院子里纳凉的情景吗? 如今,随着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进入千家万户, 曾经风靡一时的扇子却正渐渐被人们遗忘. 扇子,古时又称&q ...

  • 【牧马天涯】行走洪江 在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里徜徉

    作者易宗明在杜鹃草堂留影 2018年初冬时节,省报告文学学会在怀化召开理事会,并组织我们参观考察了洪江古商城.走进古商城,衙门.会馆.钱庄.镖局.洋行.作坊.酒肆.客栈.青楼.烟馆.茶楼.戏院.报社, ...

  • 解读 | 知否知否?北宋清明上河图里的世俗生活与危机

    最近正午阳光影视公司拍摄的宅斗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小编也跟着凑了一把热闹,一集一集追着看.这部剧与<清明上河图>可谓是颇有渊源,对这幅绝世名画,各位又了解多少呢? ...

  • “清明上河图”里为什么没有马和羊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 设色 .作品以 长卷 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 汴京,今河南开封 )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 ...

  • 锦里,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曾经的锦里号称"西蜀第一街",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于世,今日的锦里,依托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 ...

  • 《清明上河图》里2000多个人都在干嘛呢?

    《清明上河图》里2000多个人都在干嘛呢?

  • 张临生:《清明上河图》里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是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陈寅恪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为宋代在丝 ...

  • 锦里,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

    锦里是与武侯祠仅有一墙之隔的小街,这条古老的街巷,浓缩了成都人悠闲安逸的生活.沿街两侧设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商铺,街巷的商业气氛浓郁,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韵味十足热闹非凡,犹如一幅成都版的& ...

  • 《清明上河图密码》:从现代小说里感受宋词的魅力

    繁华的宋朝早已远去,宋词却点点渗入我们的生活,嵌入了我们的骨髓.前不久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来自贵州云上侗寨小歌队唱起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 ...

  • 《清明上河图》里的那道城门,是“汴京保卫战”中的哪道门?

    把<清明上河图>和"汴京保卫战"联系起来,估计只有笔侠的脑洞了. 一个是太平盛世的巅峰之作:一个是国破家亡的生死大战,没想到,它们竟然能联系到一起. 确实如此,如果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