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什么还要停尸三天?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

人世间最平等的事,就是每个人都得面临死亡。

人类文明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数千年的时间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得益于人类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说清朝时期的平均寿命是45岁左右,而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的影响,平均寿命不升反降只有35岁左右。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之后,现在的平均寿命则高达77岁,“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已经被现实远远超越。

相对于古代来说,现代人的寿命可以说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过,哪怕现代人的寿命已经足够高了,科技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地步,面对“长生不老”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意思的是,古代人的寿命本来就很低,科技水平也十分落后,但是古人反倒一直对“长生不老”念念不忘,这可能就是无知者无畏吧。比如说那些古代帝王,有许多都痴迷于长生之道,甚至因此而亡国的也不在少数。

古人对于长生之道十分向往,但是在数千年来并没有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因此在古人的丧葬习俗中特别讲究一个“事死如事生”,认为死也是生的一种延续。特别是古代的那些皇帝和贵族,对“事死如事生”的习俗更加看重,往往会给自己修建豪华的陵墓以及数不清的陪葬品,让自己在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

因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所以古人的生死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释儒道三派,这三派对于生死观的看法就截然不同,比如佛教主张轮回,认为“人生来皆苦”;道教主张长生,认为“神形皆气,故养气可以长生”;儒家则主张今世,认为读书之人“不应喜生而恶死”。

释儒道三派都有着自己的生死观,其中对普通人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一派。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也逐渐演变出一套非常复杂的丧葬习俗。比如说,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葬制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曾经向门下弟子讲解葬制,他的这些弟子中有不少都是当时有名的阴阳师,专门帮各诸侯国的贵族主持葬礼。

古代丧葬习俗的演变,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变化。比如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人去世后,通常是停尸7天之后再下葬的。因为那时候的古人相信,逝者的灵魂会在第七天回到生前居住的地方,去见一见生前故人最后一面。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这样的葬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7天这个时间太久了。特别是在气温炎热的夏天,尸体很快就会腐败,不但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还容易散播瘟疫。

古人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对葬制进行了更改,逐渐演变出人死后停尸3天再下葬。这样的丧葬风俗一直延续到现代,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依然有着这样的风俗。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古人的这种做法,为何一定要停尸3天再下葬呢?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古代的平均寿命很低,古人在生活和医疗方面都比较匮乏,特别是古代的医疗水平,对于现代来说更是要低很多。而且古代的医生数量也很少,能够妙手回春的名义就更罕见了。因为古代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得古人不得不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往往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死去。为了避免将那些处于假死状态的人埋进土里,古人只好将下葬的时间推迟到3天之后,这样一来,如果是假死的话就能及时被发现,从而避免人为造成悲剧。

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一书,就记载过神医扁鹊令假死之人复活的例子。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记载,扁鹊有一次经过虢国,听到虢国太子死的消息,于是他就去向中庶子打听太子患的是什么病症。在听完中庶子的介绍后,扁鹊判断虢国太子得的是一种名叫“尸厥”的罕见病症,最后用自己的神奇医术将太子救活。这也是成语“起死回生”的出处。

其实,在很多古人的笔记中,都有过关于假死一事的记载。古人掌握的医疗知识比较匮乏,对人的假死的这种状态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所以只能采用延迟下葬的方式来进行甄别。像扁鹊这样的名医,历史上总共都没有出现几位,所以这样的丧葬习俗在古代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