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排名,竞争力强县如何守城,潜力强县怎样攻城

【原创】

县域经济排名,

竞争力强县如何守城,潜力强县怎样攻城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2月6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18省份,苏浙鲁三省份百强县(市)数目达62席。其中,江苏百强县(市)占23席,比上年减少2席,浙江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占21席和18席,浙江没有变化,山东则减少1席。特别是江苏,前10强中占据了6席,说明江苏县域经济的实力确实很强。

然而,报告披露的另一组数据,则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投资潜力百强县,浙江跃居首位。报告显示,在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浙江达到了26席,比上年减少1席,安徽则达到19席,增加4席,位居第二。竞争力百强县居首的江苏,只占13席,位列第三,山东更是只占2席,少于福建的6席、四川的5席,河北和陕西的各4席。

要知道,竞争力强县,代表的只是现在,潜力强县,代表的才是未来。如果竞争力强县不能保持优势,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被潜力强县超过。而在前十名潜力强县中,江苏进入竞争力强县前十位的县,只有太仓和常熟还保留其中,且排名分列第8和第9。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的县域经济竞争中,江苏将慢慢地退出竞争行列呢?

事实也是,在前些年的县域经济排名中,进入排行榜前十的,大多是江苏和广东两省的县,且不分上下。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广东首先退出了竞争,在今年的竞争力排行榜上,更是只有1家企业入围。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一的地区,出现这样的现象,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和想象。即便是潜力县,广东也只有2家。这也意味着,广东经济已经出现了城市经济越来越强、县域经济日渐衰退的格局。经济增长,已经完全信托深圳与广州等少数地区。这样的发展格局,显然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太适应的,与城乡统筹发展也是矛盾的。深圳与广东应当越来越强大,但是,县域经济也不能拉下太多,否则,会影响经济的稳定与持续。

浙江经济在保持稳定有序,竞争力强县优势没有削弱的同时,潜力强县却越来越多,给未来浙江的县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浙江未来经济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潜力强县的发力,浙江经济的爆发性会越来越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能够超过江苏,进入潜力强行排行榜第二位,进入百强潜力县的数量也高达19家,这对于中部地区的安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信心提拔和精神激发。假以时日,安徽的县域经济将迎来一次强爆发。如果爆发成功,安徽的综合经济实力也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迈出很大很高的一个台阶。

这也意味着,如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不能很好地利用经济转型的机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发展理念进行调整,未来的县域经济,极有可能转向浙江和安徽等地,实现潜力与竞争力的大转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县域经济的发展将出现一波守城与攻城的激烈竞争。江苏等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土地资源等已经面临瓶颈,现有产业格局已经很难满足竞争力增强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经济的转型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让制造业从中高端转向高端,让产品从一般产品转向品牌产品,让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才有可能保持强县位置。而浙江、安徽等潜力强县较多的地区,则会最大力度地释放县域经济潜力,与现有竞争力强县地区展开竞争,力争有更多的潜力强县转变成竞争力强县。

要知道,对潜力强县来说,是没有多大精神负担和压力的。超不过,慢慢来,继续超。超过了,就努力干,力争保住优势。而已经位列竞争力排行榜,且名列前茅的县,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就要大得多。因为,被别人超过与超过别人,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巨大的反差,不仅所在县会感到压力巨大,所在省、市也会压力很大。因此,可以预料,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等地一定会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调整,会把创新和质量提升作为新一轮竞争最核心的内容,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进行较大调整,加速淘汰落后产业,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而这,又会给潜力强县带来新的机会,那就是竞争力强县的产业会出现一部分向外转移的现象。

所以,守城与攻城之间出现的过渡期或空档期,到底会发生怎样的转变,江苏等区域竞争力很强的地区,会不会在空档期出现县域经济竞争力下滑的现象,会不会被其他地区赶超,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这些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攻城容易守城难,这是规律。但规律有时也能打破,就看县域经济强大的地区如何去发挥优势、展现能力、突破阻力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