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者钓的是什么?

文/

每个社会,喜欢钓鱼的人大有人在。这倒不是这些人喜欢吃鱼,或者以钓鱼为生。更多的人是作为一种娱乐,而其中一些人是在做超越生活的思考。特别是后一种代表意义尤其特殊。

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塑造了遗世独立的“孤舟蓑笠翁”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从姜子牙的商周之际,人们已经看到渔父有超越的一面。

《三国演义》的卷首语更把渔樵的超然性刻画的入木三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到了唐代,渔礁转变为一个精神上自由自在的得道形象,;宋朝以及元明清,渔樵形象才逐渐定型为历史讲述者。

由此我们可以说,山水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一种“落地”的超越性。渔樵以山水的眼光看历史,所以说出来的历史,重点不在故事,渔樵要言说的是一种历史哲学。渔樵不关心专业化的历史真实性,而更接近历史哲学家,关心的是历史结构、格局、形势、时势、时机、时运之类暗示了历史之道的问题。

渔樵不喜结论,渔樵的史学方法论就是让历史的每一个事情都变成问题,变成永远可以争论下去的问题,也就是“无定论”,因为渔樵关心的是历史可以永远说下去。渔樵对永恒和无穷的意识并不落在纯粹时间之上,渔樵要看无穷变化,只有在无穷变化中,道才得以显现。

分论:

1、  第一个渔樵,可以假定是姜太公,当然可能有更古老的,只是知识面不够。姜太公是个假渔父,钓鱼技术很差,用直钩钓鱼,且不安装鱼饵,钓了好几天一无所获是肯定的。传说后来有个真渔父教他钓上了大鲤鱼,从鱼肚子里发现了一张布条,说他将来会封为齐地的领主,当然是迷信传说。

姜太公打扮成渔父,在周文王出没的地方钓鱼,用直钩的不合常理性,引起当政者的注意,这都是假渔夫的表现。最后遇见了周文王,相互一谈,彼此佩服,然后被重用,成为开国元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重要,重要的是姜太公为什么要假扮渔父,而不是其他角色,这意味着,在远古时候,渔父就已经被识别为超越高人的形象,只有高人才能吸引周文王,这说明渔樵的超越形象是非常早的产物。关于姜太公的故事主要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记载。

《庄子》一书中也有渔父的形象,故事说,孔子碰见渔父,被渔父以道的见识教育了一番。这种传说也同样证明了,在战国之前,人们已经赋予了渔父一种超越的形象。另外一个证据是《楚辞》里的渔父。屈原遇见渔父,屈原跟他诉冤屈,渔父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他没有得道,没有达到超越的境界,唱着歌就划船离开了,不理他了。

      

到了唐代,从唐诗以及山水画中看到的渔父形象,转变为一个逍遥自在的形象,很孤独,精神自足,一叶扁舟,看上去有一点像范蠡这种品格人物的渔樵,是一个精神上自由自在的得道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其实,这正是诗人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陶潜《桃花源记》里的人物,要显得超然。

钓鱼者,尤其是租船出海钓鱼者,玩的绝不是垂钓的财富意义。而是以山水为根据地,追求一种精神依据,是寻找一种超越,垂钓者不会去讲山水。山水不是钓鱼人言说对象,钓鱼者的思想格局,以山水作为精神格局去谈论其他所有事情,而作为精神尺度的山水本身却不被谈论,就像尺子是用来衡量物件的,却不是用来衡量尺子自身的。

只有钓鱼者才能吃透山水的精神,而文人很难拥有钓鱼者那样的山水观,还有以山水观奠定的历史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