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8 张照片,带你了解疫情下的广州
早前我发布过一个用影像记录后疫情时代的活动,无奈影响力太小,参与人数不多,没能做成我期待中的全国性的线上活动。
我一直相信,好的影像是有温度的、有力量的。城市摄影除了记录生活以外,也能呈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引发除了观感以外的思考,这样的影像应该被更多人看见。
所以这一次,让我抛砖引玉,用 88 张照片,带你看看疫情下的广州,也期待你讲述自己城市的故事。
我知道 2020 年一定和以往不同,
可惜我猜中了开头,
却猜不到故事会这样发展。
广州是大城市里鲜有的年味浓厚的地方,逛花市更是这里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广东话里,「桔」和「吉」同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盆金桔,期盼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财源滚进。
除夕的前三天,我刚刚了解新冠肺炎的事情,那时候没太当回事情,毕竟广州还没有任何风声。我照常带着参加摄影体验的小伙伴穿梭在老城区,寻找年味的灵感。
西门口地铁附近,明叔在帮街坊写对联。那时候所有广州人都还沉浸在准备年货的喜悦里。
仅仅过了一天,随着媒体对疫情的报导逐渐多起来,一些人开始有了防范意识,自觉的戴上口罩。再路过明叔的摊档前,还是写着对联,却已没有了围观的街坊。
沿路的商铺大多都关了门,原本热闹的纪念堂广场也鲜有平时聚在一起锻炼和遛娃的人们。可能大家都在这两天陆续回家过年了,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春运这样规模的人类迁徙对今后的几个月意味着什么。
地铁里变得空空荡荡,
但不习惯的却是我们。
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一个人猫在家里,每天早上起来查看实时新增人数都捏了一把汗。朋友在微信群分享确诊人员的行动轨迹,我没有太细致的看过,这种时候和安全感相比,不出门的孤独感不值一提。
Photo by Holdiay
再出门已是一个月后,回程时不得不搭了地铁。
以往人潮涌动的展台,空空如也。车厢里原本只能容纳六个人却总是被挤到坐了八个人的座位,现在平均一个人都不到。人们戴着口罩和手套尽量避免一些触碰,不绝于耳的交谈声也听不到了。我站在空旷的车厢中间,视线第一次延伸到很远很远。
在大部分行业萧条的时候,
有些人比以往更加忙碌;
大部分人安心呆在家里的时候,
也有人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曾松懈。
疫情的指数型爆发发生在春节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于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假期被延长。每天一睁眼,假期余额从三天变十天,再到无限期。原来放假通知多了,也会让人焦虑。
据统计,2020 年1-2 月企业注销 Top 1的省份是广东,共3.09 万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省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而一旦遇到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很多人在最初的等待中,抱着 2020 春节过后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决心,结果等来的却是再也没机会复工的通知。
有些人失业,有些人则冒着生命危险,非同寻常地忙碌着。足不出户的人们靠着外卖和快递维持生活,顺丰快递的黑色、盒马和饿了么的蓝色、美团外卖的黄色,还有京东到家的红色共同构成了城市中最亮丽的色彩。
每一个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的快递和外卖小哥,都是这个时代迎难而上的逆行者。很多人也第一次对于他们的「不好意思,路不太好找,可能要迟几分钟」,「你好,快递/外卖我帮你放在门口了,记得出来拿一下」,多了一分谅解。
↓ 点击视频查看和谐外卖 ↓
还有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者,他们并不能像外卖和快递小哥一样多劳多得,但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些人没有像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歌颂和赞扬,甚至是很少有人会关注的群体,但,是他们的努力维持了广州的正常运转。
谢谢,辛苦啦~
怎么样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有人说是一个月的工资,
有人说是一百万的存款,
也有人说是 100 个 N95 口罩。
疫情爆发后不久,口罩成为国家管制商品,广州大大小小的药店门口都贴上了「口罩已沽清」的提示。
有天,微信群里朋友说,他的朋友给他送了五个一次性口罩,他用一盒坚果礼包作为回礼。他说如果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前有人告诉他,口罩可以换坚果礼包,他是不信的。
还有朋友分享说,有家药店用口罩抵了房租,房东同声共气地在朋友圈发布「共渡难关」。
广州在很多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一早便开发了穗康小程序,供市民预约口罩。于是,我和很多网友一样,人生第一次摇号,不是买房买车,但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买口罩。在市场经济已经运行28 年的 2020 ,口罩成了一种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要摇号被抽中凭身份证才能购买的商品。
别说,还真有点几十年前拿粮票才能买东西的味道。
穗康的小程序一经上线就被诸多诟病,我试过在口罩吃紧的那段时间,连续十几天都预约不到。还好它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现在中奖率已经大大提高了,每次购买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十个变成三十个。
不过如果实在买不到正规的口罩,那么还好这是广州,老城区里有不少缝补小作坊,可以自制口罩。
铲屎的最近怎么都不去上班了?
在家线上办公,除了对人类本身,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猫了。你们猜,如果猫能选择,是希望你赶快上班还他们自由,还是享受这样每天被撸 100 次?
我的猫是第二种,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还有一些猫没这么幸运。因为疫情造成的惶恐,遭到主人遗弃。它们一夜之间变成了没有家的流浪儿,我没有能力再照顾李雷以外的更多小生命,只能寄希望于它们能被生活善待,遇到不会再抛弃它们的好心人。
搬家,成为很多人疫情中既被失业之后的第二次被动选择。
我算是半个旅游业从业者。很不巧的,这是受疫情负面影响最大的产业,没有之一。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现在止损可能损失一部分和艰难支撑可能完全撑不下去之间,向来不乐观的我选择了前者,现在看这应该是对的。
我退了在广州的两室一厅,很幸运地找到了可以收留我和猫的好心人。
搬家那天,小区附近也有好几户人家在搬,我差点上错了货拉拉的车。疫情影响的不止我一个,而我真的已经足够幸运了。
刚搬到新家的前几天,李雷很不适应,总是一个猫静静地望着窗外。不可否认,他身上有很多我的特质,那些望着窗外的瞬间或许是他感知到了我真的很想出去吧(我不承认是因为对面有漂亮的小母猫)。
新住所同样在老社区,对面楼的邻居也有一只猫,总是趴在阳台外,常常几个小时都不动地方。我也偶尔会抱起李雷跟对面的小女孩隔空聊天,她的声音很大,整个院子里都能听见。
在一线城市里,忙碌的生活节奏让同处一室的租客之间彼此互不相识,这是无可厚非的常态,但这一次生活被按下暂停键,似乎也是改变的契机。
我们生活的地方,
藏着很多你不曾看见的秘密,
要静下心来才能发现。
在广州,即使是市中心,城中村一般纵横交错的小巷子也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很多出入口被封闭,原本熟悉的路径不再通畅,只能花上多几倍的时间在巷子里穿行。
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一直生活的地方里有这么多你之前不曾注意到的小惊喜。
连续十几日的阴雨天后,广州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邻居晒衣服、晒被子、晒陈皮,生活里总算多了一些色彩。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城市还是原来的城市,
说不出哪里变了,
但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小蛮腰还是妖娆妩媚的小蛮腰,除了树上的叶子更绿更繁茂,这座城市似乎并没有哪里不同,可那种还是不太一样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少了车水马龙和人来人往。在千万级人口的广州,像现在这样空旷的马路和车道,实属难得。
共享单车排列整齐,原本充满着烟火气杂乱的城市,突然多了一些规矩和秩序。
江边有人慢跑,有人骑单车,有人玩滑板,有人拍日落,日子正慢慢恢复成往常的样子。
红日渐渐落下,天空被染成好看的淡紫色。我知道第二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所以没什么是过不去的。
生活不易,
有些事也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但也只能更努力的生活,
因为生活没有提供其它选项。
2020年,全世界都很难。携程 CEO 换上汉服做直播,餐饮店无法堂食转而在店门口卖蔬菜和大米,也有一些更小的个体,左手鲜花右手母鸡,只是为了活下去。
对餐饮业来讲,不能堂食是致命性的打击。有些店会被迫营业,有些无人问津;有些转而做线上外卖,有些想办法提供更安心的户外就餐环境。疫情是对行业的洗牌,不一定好才能留下来,但能留下来的总有过人之处。
对个体工作者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特殊时期下,让陌生人进家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口罩戴久了真的不舒服,能找个身边没人的环境摘下口罩喘口气,也不容易。
广州的很多地方让人有恍如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错觉,但正是这种接地气的破旧给了我在其他城市很难找到的归属感。
在这里,很多人居住条件并不好,很多人为了生计艰难地坐着小买卖。这样的广州,在疫情中没有那么多世故,大家都只是想尽快渡过难关,「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学生延期开学,这对家长来说可能并不是好消息。毕竟 2 月开始大部分企业已经陆续复工,大人要上班,但小孩子却不去上学,这应该是很多只身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吧。
Photo by Holiday
按人的需求,连续待在家几天问题并不大,但狗子就不一样了。难得有出门透气的机会,它们会把握好每一分钟用力呼吸外面的空气。
疫情发展到现在,出现越来越多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一部分人对病毒出现抗体免疫,似乎说明强健的身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社区里的邻居在家待久了会到小区里打球,就连自己动手修车和收衣服都成了这段时间里难得的运动机会。
Photo by Holiday
2020.4
很多人的厨艺都在这几个月里有了不小的长进。
商家也被倒逼着提高了服务水准,被激发出更多创意。外卖的烤肉连烤肉架和燃料都送,或许疫情结束,这种在家自己体验的形式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对 Tony、Kelvin 老师们来说,2020 是个难题。毕竟剪头发真的是个需要亲自去店里体验的活动。
对消费者而言同样不容易。女孩子还好,我已经几个月没去过理发店,看来想要留回长头发在今年是个可达成的目标。身边非单身的男孩子也还好,至少女朋友可以帮忙推个基本上不太会满意的平头。单身的男孩子,只能被心疼了。
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
才更能看清谁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人。
从一月底到现在,几乎所有组织的活动都被搬到了线上。
直到前段时间国内疫情明显好转,广州 0 新增的时候,我才第一次非正式的参加了一次做早餐的活动,和许久未见的朋友们小聚。
戴着口罩的早餐直播,带着口罩的聚会,希望以后不再有第二次。
另一次和朋友的小聚,也和厨艺有关。莫名其妙地加入了龙卷风蛋包饭的比拼,每人做自己的那份,不知是许久未见的兴奋还是真的做了太久饿了,亦或是确实厨艺大有长进太好吃了,就连我都把自己那满满一份光盘了。
NEW DISH
龙卷风蛋包饭
20 EGGS USED
原本这是一篇只想堆砌照片的推送,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最后,就让我以这张照片收尾吧。
疫情下的广州,和以往有些不同,却又没什么不同。它还是那座温暖的、包容的、烟火气十足的广州。愿疫情尽快散去,广州和我们完好无损。
除了这一次无人不知的钟南山院士,广州也是最早派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城市之一,感恩他们都能平安回家。
最后还有有三句话:
第一句跟为这座城市努力的人和帮助我的人说,谢谢你们;
第二句跟因为疫情过的并不顺利的人说,愿原力与你同在;
第三句跟因为疫情我没能团聚的人说,All I want is to stay with you.
最后的最后,感谢一下摄影师(我自个儿~)
更多有趣内容,正在酝酿发芽中...
这个码是用来关注公众号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