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离父母越来越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01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话题:我怀念小时候,放假和父母一起过的日子。话题里,有人吐槽与父母的无法沟通,有句话很戳心:“小时候,我们和父母无话不说;长大后,却变得无话可说。”有位朋友曾与我说过一件事,我记了很久。去年朋友的妈妈生病,住院半个月后他才知道。朋友说,他永远忘不了自己赶到医院后,刚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没有惊喜,也没有开心,只是默默擦起了眼泪,像做错了什么事。又怪丈夫多嘴非要告诉女儿,倔强地说自己根本没有多严重,还一个劲儿地催她早点回去:“对不起啊乖乖,耽误你工作了。”那一瞬间,朋友再也忍不住眼泪,在心里骂了自己一万遍。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就是忙吧,忙到工作、友情、爱情通通需要应付,唯独父母可以想都不想地忽略;忙到从不吝啬对身边的人花时间,却连妈妈的一条语音都挤不出时间听完。我们与父母的疏远,有时候是从“一个忘了问,一个不敢说”开始的。慢慢地,父母都变成了最“懂事”的孩子。不打扰,是父母给我们最心酸的温柔。而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02世界上的所有感情都是越走越近的,唯有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很奇妙,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只会变得越来越远,不论你再怎么努力奔跑,也赶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从我们18岁以后,回家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要么因为上学离家太远,要么是工作太忙不能脱身。我们总有不回去探望他们的理由,且总是理直气壮。父母们去学习一些新兴的知识,开始学着用电脑,逛淘宝,跟儿女聊微信,做这些仅仅是为了离自己的孩子更近一点,他们想知道自己的孩子现在都在关心些什么,想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也想走进孩子的心里,跟他们有话聊。还记得父亲第一次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第一次学会用微信给我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学习在淘宝里买下了第一个商品......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是他们为了和我们走的更近,可以在每个节日里和我们微信视频,他们所做的都只是为人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和思念,是怕我们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很多时候,总是以为自己拼命努力,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好的晚年,对家人情感上的缺失可以用金钱弥补,岂不知他们想要的,只是你坐在他的身边,哪怕什么都不说,静静地坐在一起看电视,也很美好。图片发自简书App03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长大以后感觉离父母越来越远?有人回答说:跟父母交流最没有隔阂的时候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当时很听爸妈的话,妈妈现在也经常说特别怀恋我读初中的时候,特别乖巧,然后上了高中之后开始住校,每周见到父母的时间就少了,一般都是跟朋友相处,本来活泼的一个人但是每次一回家就不想说话,回家就把门给关着。看过一道“亲情计算题”:“假设你的父母现在是60岁,余下寿命是20年,你没有和父母同住,你每年见到他们的天数大概是6天,每次相处时间大概11小时;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处的日子只剩1320小时,也就是55天。”这55天,就是我们所谓的“来日方长”。往事不可追,未来不可知,唯有当下,才是我们最该珍惜的时光。父母,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他们那逐渐苍老的容颜里,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岁月。而远去的时光,是我们和他们有今生没来世的短浅缘分。要知道,即使身躯佝偻,他们也会护子如初。他们未曾索取,我们何以计较?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