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演绎:瘤、喦与癌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癌症、肿瘤等医学专业术语正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考察东、西方关于癌症、肿瘤等词汇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和理解相关概念,还有助于了解人类与肿瘤的抗争历史。
一、瘤
“瘤”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周礼》中有“疡医”的记载,其职能是“掌肿疡”。考查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药著作,虽然已经有积聚、肿疡、恶疮等可能含有肿瘤类疾病的相关疾病名称及文献记载,未见直接将某种疾病以“瘤”来命名。从东汉时期许慎《説文解字》对“瘤”的解释“瘤,腫也。从疒,留聲”来看,“瘤”在汉代以前是人体包块类的病症的总称,即使是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虽然可能已意识到肿瘤与疮疡有所不同,但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的鉴别和区分。
以“瘤”作为疾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有筋溜、肠溜、昔瘤、骨疽、肉疽等病名记载,后世注家认为溜是“瘤”的通假字,昔同腊,骨疽和肉疽的疽是瘤的错别字。《说文解字》解释“溜”字为“水,出鬱林郡。”《說文解字注》“按今俗訓爲水急流”;对“昔”字和“疽”字《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乾肉也。”和“癰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认为筋溜是因“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若“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骨疽和肉疽“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从行文遣字来看,《黄帝内经》的作者们视乎已经清楚筋溜、肠溜、昔瘤、骨疽、肉疽等虽同为包块类疾病,但其病因、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临床应该加以鉴别。从这也可佐证笔者在“医海求证:从汉字发展看中国医学的起源”一文中所提“《黄帝内经》系统成书的时间应在《说文解字》之后”的观点。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病理学专著,该书对“瘤”的定义为:“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唐代房玄龄(公元579年~648年)在《晋书·景帝纪》有“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的记载,这是中医手术治疗肿瘤的最早记载。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公元652年)中,有五瘿、七瘤(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的病名及治疗方药,开创了用蜈蚣、全蝎、僵蚕等虫类药物治疗肿瘤的先河,同时还提出“凡肉瘤勿治,治则杀人,慎之”的告诫。王焘《外台秘要》(约公元752年)一书有用羊甲状腺治疗瘿瘤的记载,可以说是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先驱。
公元1117年,宋代太医院编定的《圣济总录》是当时国家级的疾病百科全书,该书对“瘤”的定义是:“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南宋严用和撰写的《严氏济生方》(公元1253年)一书中出现割治手术与药物结合治疗肿瘤的记载。
二、喦
隋唐、宋及明清时期的中医古医籍中开始出现用“喦”、“岩”、“石”等来命名和描述与“瘤”不相同的另一类包块性疾病。《说文解字》解释“喦”字为“山巖也。”“岩”为“岸也。”《康熙字典》认为“喦”是“岩”的俗字。
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公元 341年)有“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的记载,以“喦”、“岩”来作为病名,始见于宋代。宋代东轩居士(公元960年-1279年)所作中医外科学专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公元1171年)首次用“喦”字来描述疾病,“喦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这里说的“喦疾”,应是痈疽一类的疾病。可见南宋以前古籍中记载的“喦”是指包含痈疽在内的体表包块类疾病。
南宋时期中医妇科名医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在其《妇人大全良方》(公元1237年)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并描述“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名曰乳岩,为难疗。”陈自明记录的“乳岩”应该就是现代的乳腺癌。同为南宋的福建名医杨士瀛在所著《仁斋直指方论》(1264年)描述“嵒”为“痛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柯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颈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将“乳岩”“肾岩”“茧唇”“舌菌”和“失荣”归纳外科五大绝症。表明南宋以后,“喦”、“岩”被用来专指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
三、癌
近代有学者认为 “癌”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但“癌”字作为病名,首见于明代申斗恒《外科启玄·卷之四》(公元1604年),该卷中明确记载“瘿瘤发”和“癌发”等病名,对瘿瘤发的记载为“此疮发于脊之正中……甚利害,急早托之……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督脉不能统督之意,可见之凶症也。”描述癌发“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浓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
Cancer的来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原意都是指“螃蟹”。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观察到有一种肿物能够在人体内快速生长,扩散过程中该肿物会伸出许多像手指一样触角,形似螃蟹,故用螃蟹的拉丁语“carcinos”及“carcinoma”来命名这种疾病,carcinos专指非溃疡型肿瘤,carcinoma专指溃疡型肿瘤。300多年后的古罗马学者塞尔苏斯(公元前28年-前50年)将众多古希腊医学经典翻译为拉丁语,为与表示螃蟹的 carcinos 有所区别,他故意将其译为Cancer。
另一种说法是Cancer来源于德文中的Crab(螃蟹),公元150年的罗马医生盖伦(Galen)用来命名一种外观像一只螃蟹的乳癌及由其引发的癌性淋巴管炎。
用“癌”来翻译恶性肿瘤最早是日本学者大槻玄泽的《疡医新书》(1792年),该书用“癌肿”用来翻译荷兰语中的 kanker(癌症) 。1857年,日本屈达之助编的《英和对译袖辞书》中,即用“癌肿”来对译英语中的“Cancer”。到20世纪初,《大日本国语辞典》、植物学大辞典》等将“癌肿”简称为“癌”。
中国用“癌”字来表示“Cancer”,显然是受了日本的影响, 1923年出版的《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就以“癌 , 毒癌”来注释“Cancer”。“癌”原本读yán,1961年修订《新华字典》时,考虑到(癌症 cancer)与(炎症 inflammation)有所区别, 就将“癌”字读为ái。
参考文献
1、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月。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潘琦虹,刘端勇,张国杰;《黄帝内经》诠释肿瘤的相关要点分析;。
4、胡蓉,罗浪,赵蕾;吁江名医陈自明论“乳岩”辨证思想分析;光明中医;2015年第30卷第2期。
5、钱伯文;中医谈“癌”;家庭用药;2012年第1期。
6、黄河清;“癌”字探源;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第4卷第1期。
7、何权瀛;Cancer 一词的由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第37卷第5期。
8、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