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俊|人生旅途的多彩驿站

人生旅途的多彩驿站

—— 五中感怀

文|程国俊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村娃,多数人中学时代遇到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的好年景,有机会通过努力脱离乡村艰苦生活,改变人生。用当年的话说,可以脱掉草鞋,穿上皮鞋,我是其中幸运的一员。五中,作为承上启下、实现人生跨越的中转站,在我心目中,她一直占据着显要而特殊的位置。那里,有囊中的岁月珍存,有刻骨铭心的生命烙印!

个人经历与时代印记

古田五中五年的学习生涯,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几年,国家正经历拨乱反正的特殊时期,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我的求学之路也夹杂着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戏剧色彩。
1976年夏天,我从平湖乔西小学毕业,但是家庭出生为自由职业者兼地主,属于“五类分子”子女,没有升学资格。那年,我还不到12周岁,这么小的孩子能干啥?母亲发愁了。即将开学时,她打听到隔壁村有一个叫亨成的小朋友要去放牛,不想再读书了,他的名额可以让给我,母亲立马就去办了这事。感谢母校对弱者的同情和接纳,让我顺利入学。当时的情景,现在还依稀记得:开学那天,就在教工宿舍与风雨廊的交接处,有个人像是学校教务处的领导,高举着母亲递交的入学通知书,高声地跟对接的老师交代:亨成杀掉(去掉),换成国俊!连说了两遍。就这样,凭借着“替补”成功,我幸运的上了五中。
上了五中,可以说是喜出望外;但是家里其实也没有太高指望,就是让孩子多识几个字而已。我也不喜欢读书,学校里有几张预制板做的乒乓球桌子,一天中最高兴的事就是跟同学在一起打乒乓了。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情况悄悄有了变化,学校开始抓学习,我家也脱掉了“地主”的帽子,从此政治上不再低人一等。但是这个时候,我感到学习跟不上,由于玩心太重,一时收不回来,一度还想弃学。母亲气坏了,恨铁不成钢,她联合我大哥,把我关起来狠狠揍了一顿。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读书,但数理化基础比较差,我一直没有能很好的跟上。
1978年,初中到高中升学考试,我数学只得到可怜的12分。高中摸底考试时,拿到数学考卷,茫然不知所措;东张西望,想偷看又不成,如坐针毯。负责监考的陈学敬老师见状,缓步走到身边,笑着对我说:你坐得住吗?要是坐不住的话,就早点回家吧。我忽然有了强烈的羞耻感,满脸通红,恨不得钻到桌底去。当然,这件事也说明我已经长大,开始懂事了。现在看来,学敬老师那句“早点回家”是很有分量的激将法,它把一个不求上进的懵懂少年的自立自强和自尊心给激活了。从那开始,我真正的下定决心,刻苦学习。
高一开始,我给自己制定了补课计划,课余时间,复读初中的课本,抓紧补缺补漏,很快,数学成绩有了提高,化学也还好,但是物理一直都不行。数理化有短腿,自然就选择了文科。不过我的高考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8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功亏一篑,与宁德师专录取分数线还有一分之差,这一分,让我难过了好一阵子。好在第二年参加补习,成绩提高了很多,考上厦门大学。
那几年,我们五中人跟厦大特别有缘,经济学院78级周赛琴(初中数学老师),生物系79级李庆顺,我81历史,蔡臻81法律,林方照82哲学,之后还有郑自营等同学, 五中几乎每年都有人考进厦大。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五中有比较好的教学实力,当年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在全县也算名列前茅。文科这边,和我一起参加高考上本科的同学还有卓昌旭(福建师范大学80级)、王桂域(杭州商学院80级)、王连蒲(西南政法学院81级)等。其实81年陈端健的成绩也完全可以上重点大学,遗憾的是,我们山区信息闭塞,又没有人懂得指导,他填报志愿出现重大失误,错过了许多好学校,最后兜底进了宁德师专。为了避免刺痛他,很长时间大家都不敢提及这事,好在端健同学乐观开朗,早看开了。他毕业后一直在中学教语文,从教30多年,也是桃李满天下。现在已经光荣退休了。

难忘恩师

上世纪80年代与李奋晟老师在五中高二教室前合影

提起母校,最想念是恩师了。五中的老师来自五湖四海,不少人来自福州、厦门等城市,他们自身条件都很不错,本可以在更好的地方就业,“文革”期间,不得不来到我们平湖,受委屈了。但正因为如此,也让我们师生能在特定的时空相遇相识,共同演奏人生的多彩乐章。能遇上他们,是我们的福气。
文科班(高二4班)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张光耀,他的古文课绘声绘色,旁征博引,让晦涩难懂的古文字得到轻松化解,便于记忆。我最喜欢听张老师写作课,他把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俚语土话,如“流目汁”(流眼泪)、“好透脚”(好痛快)、“也欢喜”(很高兴)等总结归纳编成段子,再进行分析点评,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他有时还示范朗诵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扩大视野;有一次读一篇上海中学生的电影观后感,印象特别深,他读到结尾处,突然加大嗓门,铿锵有力:我走出影院,抬头看见“大光明”三个大字。其实,大光明,并不光明!他很欣赏这个学生,说能利用场景表情达意,有独立见解,掷地有声。借此教导我们:写文章不可以有傲气,但要有傲骨锐气,不能违背道义良心,向权贵低眉弯腰。张老师书教得好,口才也了得,他套用“孙膑赛马”的故事说,假如一个人数学基础不错,但又不是太拔尖,这样的人就好比二等马,参加文科高考更有胜算。教育界一向是重理轻文,但那个时候不少学生就是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影响下“受骗上当”,弃理从文的,实现大学梦想的。
政治老师李奋晟责任感强,上课一丝不苟。他讲《唯物辩证法》深入浅出,亦庄亦谐,全面周到;他嘱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要死记硬背,要懂得融会贯通。李老师人也比较随和,平易近人。他名字中的“晟”字正确的读音为“shèng”,但是包括老师在内,大家都把它念作“成”,奋晟变成奋成,不知何故,李老师对此好像从不介意。陈锡铮老师历史地理一肩挑,他讲课很有节奏感,略带沙哑的嗓子,娓娓道来。听他的课,颇为轻松,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结束了。由于头发稀疏,他上课时总是有一顶鸭舌帽,冬天脖子上还挂了一条围巾。记忆中,陈老师是一位很注重仪表的人,穿着讲究,外套始终笔挺光亮,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与众不同。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古田侨界领袖之后。1981年,锡铮老师离开五中,接替他的是刘玉珍(历史)和汪嘉让(地理)老师。刘老师讲课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巾帼不让须眉。她的复习课很有一套,能提纲挈领,几句话就能抓住要害,体现朝代更迭,历史脉络。汪老师比较有耐心,循循善诱,教你解答习题。他一直强调学好地理脑子里要有一张地图,心中有图,可解千题。汪老师戴着一副眼镜,见到人就热情打招呼,保持微笑,彬彬有礼。数学老师黄敬吾,讲课有条不紊,他能够根据我们文科生比基础较弱的特点布置作业,讲解习题。最具喜感的是英语老师李君华,她身材娇小玲珑,打扮时尚,就像童话世界里的女主人公。李老师独特的闽南口音,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她的英语课在当年五中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给乡村学堂带来一股小清新。可是刚刚恢复高考,英语成绩占比不高(最早是参考分,80年英语总分30分,81年也只按50分计算),同学们对这门课不上心。有人回忆,君华老师曾经敲着黑板告诫大家:不认真学,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可惜没有人懂得她的良苦用心,真是追悔莫及。

2019年与张光耀老师、王连蒲同学

在当年文科班所在地留影

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年轻时只觉得那是客套话,随着年龄增长,才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的确,当年五中的老师,除了表达感激与思念之情,别无他意。那个时候,只要你愿意学习,或者你的成绩还可以,有升学潜力,老师都是无偿给补习,愿意为学生加班加点。从未听说有老师向家长要过一分钱,或者暗示送礼之类的事。在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上,一位老师吐露了心声:在五中时那么卖劲教书,不图别的,就是想让自己有点成就感。帮助他人,成就自己!这,应该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好的注释了。

同窗情谊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被命运推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生存、工作的机遇环境不尽相同,有人事业辉煌,功成名就,也有人时运不济,生活并不如意。但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校友,很少有负面的传闻;无论是师生情谊,还是同窗互动,大都有好口碑,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班上一位同学家庭突然遭受毁灭性伤害,大家纷纷出手相助,帮他早日脱困,几乎没有同学袖手旁观。

那个年代的五中学生,多数家庭比较贫寒,父母善良朴实,再加上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所以我们这些人身上有明显的群体性格特征:为人处世相对踏实,自尊心强,有一点出息的男生多少带有“凤凰男”的影子,但总体形象积极阳光。同学们在事业和生活中能守本分、懂珍惜,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约在2000年前后,我去看望李奋晟老师,李老师告诉我,他刚刚从广州回来。王桂域同学在广州,带他和家人游玩了珠江等地,还盛宴款待。宴席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有的佳肴还是第一次品尝。桂域同学不仅对老师很敬重,老同学有困难,他也能热心相助。像他这样感恩重情的同学不是个例,有人为家乡建设亲力亲为,有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人为母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五中校友有情有义有爱心是美谈,成常态,这是五中人的骄傲。

很惭愧,在参与社会活动、校友联谊上我是落后分子。本人不善社交,一般不主动联系别人。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来往不多。年轻的时候,人情世故观念比较淡薄,有时老家的同学热情相邀,也不懂得回应,怠慢他们了,愧疚在心。感谢大家的包容,这些年回老家,经常能感受到温暖友善。过年过节或者彼此有喜庆的日子,老同学还是有机会聚在一起,搞笑揭短、互抖囧事打嘴仗,共度欢乐时光。五中的校园生活,是聚会避不开的谈资,因为“甥舅同窗”,我有时也会成为其中的话题。外甥女张素芳大我一岁,初中时生病休学一年,她跟我在初二和高中就成了同班同学。我81年补习,又与外甥张声钟成为同学。吃饭的时候,张声钟经常被人“逼着”要喊“舅舅”,给“舅舅”敬酒……

不管是舅舅,还是外甥,当时的追风少年,现在都年近花甲,有的人当上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偶然追忆同窗好友,仿佛就在昨天。初中时,乔洋村的林积信同学跟我最要好,还有一位新疆朋友名叫龙圣军,他回新疆后我们还有通信往来,书信现在不见了,但他家的地址至今不忘:石河子地区142团5营27连。这两位同学在哪?现在过得还好吗?还真有一点惦记。

毕业以后,曾经多次回到母校。每回母校,我心里总会不由自主涌起一股温暖,倍感亲切温馨。之前有恩师在,后来黄锦雄同学接过老师的教鞭,扎根这里,教书育人。2019年8月,我和王连蒲等同学陪张光耀和王妹财两位老师再次重游故地,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我们感慨万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母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五中,旧貌变新颜,校园面积更大,也更加漂亮了。

作者简介:程国俊,男,1965年1月出生,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离退休干部工作部干部,主任编辑。1980年古田五中(高二4班)毕业生。1985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1985年至今,先后在福建《人口与家庭》报、福建经济报、福建电视台(2004年后转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担任编辑、记者、行政工作人员。

(0)

相关推荐

  • 【王文俊】感恩母校

    感恩母校 福清市实验小学二年九班 王文俊 指导老师:王梅 我的母校是福清市实验小学,一所百年老校.转眼间,我与母校一起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这一年半跟一百一十五年比起来还很短暂,但是我依然收获满满. ...

  • 我的高中时代(下)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求学生涯 第三部 <我的高中时代> (下) 程党会 21.拒绝当组长 班主任梁治国老师觉得我反应快,学习好,是个难得的好苗子,但又觉得我这人比较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差 ...

  • 怀念高三

    静下心来想一想,现在离去年高考已将近有一年的时间了.环顾四周,身边的大学环境虽然已经慢慢熟悉起来了,但是心中还是十分的怀念高三,那个洒满汗水的高三.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坐在母校的书桌前为自己的梦想披 ...

  • 小作家:​姜添程 亲爱的母校,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母校,我想对你说 姜添程 在学校里漫步着,这里的所有我都非常地熟悉,我将要告别培养我六年的母校,非常地不舍.夏天那轻微的风,吹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使我感慨万千. 在这时,我眼前浮现出了三年级成长代 ...

  • 我们比青春更青春/邵东三中157班毕业20周年聚会纪念

    邵东三中欢迎你 我们比青春更青春 --邵东三中157班毕业20周年母校行 2019年8月,正值伟大祖国70华诞,五四运动100周年,美丽的邵东三中校园骄阳似火,99届157班40余位师生从海内外返回母 ...

  • 【江苏】徐程钰《回望母校》指导老师:蔡玉清

    回望母校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向阳校区 六年级 徐程钰 我现在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两三个月后便要去上中学了.但是,我很思念在这所小学的那一段时光. 六岁时,我是非常的兴奋,不断的左顾右盼.不知道我这活泼 ...

  • 【学生习作】再见了 母校

    再见了  母校 武天赏 石家庄市藁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又是一年毕业季,光阴似箭,一转眼,九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对我们说再见.在离开母校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了留恋.母校,是你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了一 ...

  • 那年,我从涩港高中考上大学!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联系微信:37096414 涩高的苦乐年华 文/邱俊峰 最近,连续读了两篇关于母校涩港高中的文章,将我 ...

  • 稷山县桐下 刘元俊// 母校记忆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30年后突然相遇杨集初中上学时候我喜欢的你,如今我们的青春岁月不在有

    大暑过后不久,持续高温席卷全国,热浪滚滚扑面而来,当很多人喊热的时候,三面环海的山东威海此刻早晚清风淡淡,凉爽宜人,这里正是避暑最佳胜地,山清水秀,这时候去威海的海边,到幸福公园,国际浴场可以看到海水 ...

  • 均分650|卓越二班逆风翻盘

    「 梦忆恩高 2020届2班  杨溢杰 」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转眼间我已经高三毕业了.告别母校,即将开始新的征程,心中不由产生对母校的留恋. 01 美丽的恩高 回想母校,不由想起我们恩高的美丽景色, ...

  • 请相信,未来可期

    2020 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我而言更是如此.新年之初,新冠肺炎肆虐,游子停下了回家的脚步,高考也因此延期.但是时间不会停滞,春天 总会到来,我们的人生不会暂停. 作为 2020 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