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建筑屋檐上的走兽,这里全是干货!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quandous干货分享
早上
夜晚
夏天
冬天
古建筑屋顶位于中国式三段的上段,最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在建筑最上面起围护结构的作用,而且屋顶形式、屋脊做法和装饰物,以及采用的屋面材料等,都能反映出建筑的等级、建筑的使用性质、类别、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地位等,并在这些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是绝对不可逾越的。
屋脊类型
屋脊是古建筑对于屋面交界线或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构造形式。
知识点1:古建筑不同屋顶“脊”的名称
(1)正脊,它是指沿前后两坡屋面相交线做成的脊。正脊往往是沿檩桁方向,且在屋顶最高处。
(2)垂脊(包括排山脊),凡是与正脊或宝顶相交的脊统称为垂脊。
(3)戗脊,戗脊是在歇山建筑中,前后坡与两山坡面交界线处的脊,该脊沿着四角45°方向上与垂脊倾斜相交。
(4)角脊,角脊是重檐建筑屋顶中,下檐屋面转折处,沿角梁方向所做的脊。
(5)博脊,当坡屋面与竖向墙面交接时,往往要沿接缝处做脊,一般将此处的脊称为博脊。在歇山建筑中,两山坡面与山花板相交处,沿接缝方向所做的水平脊就是一种典型的博脊。
(6)围脊,重檐建筑下层屋面与木构架(如承椽枋、围脊板、枋等)相交处的水平脊。围脊能够头尾相接呈围合状,故俗称“缠腰脊”。
(7)排山脊,在歇山、悬山、硬山建筑两山部位屋面边缘,顺山尖而上所做的垂脊称为排山脊。
(8)披水梢垄,它是悬山、硬山建筑屋面在两山部位的简易处理,不做垂脊而仅做梢垄,不用排山勾滴,而仅用披水砖檐的做法。
(9)盝顶围脊 特指盝顶上部平台屋面四边的水平脊,因其围合相交故称围脊,也因其在屋顶最高位置处,也称正脊。
重檐歇山屋顶中的各类脊
知识点2:屋面瓦件
筒瓦与板瓦的使用范围
在《营造法式》中记述了6种筒瓦、7种板瓦,并规定了不同筒瓦和板瓦的使用范围。
宋《营造法式》中筒瓦尺寸表
宋《营造法式》中板瓦尺寸表
知识点3:屋顶脊饰种类
(1)鸱尾。它用于正脊两侧,围脊转角部位,尺寸有2.5尺、3.0尺、3.5尺、4.0尺、4.5尺……直至1丈,鸱尾由数块采用铁鞠(锯)拼接而成。
(2)正脊火珠、斗尖火珠与滴当火珠a.正脊火珠用于寺观等殿阁正脊当中。火珠的直径有1.5尺、2尺、2.5尺三种。火珠都为两焰,在其夹脊的两面做盘龙或兽面。b.斗尖火珠用于四角亭子顶部。火珠的直径有1.5尺、2.0尺、2.5尺、3.5尺等几种,火珠做两焰、四焰或八焰,下部使用圆形的基座。c.滴当火珠用于位于华头筒瓦滴当钉之上(相当于清代的瓦钉钉帽),滴当火珠高三寸至八寸不等。
(3)兽头。兽头分为正脊兽头和垂脊兽头,有1.4尺、1.6尺、1.8尺、2尺、2.5尺、3.0尺、3.5尺、4.0尺等几种。
(4)嫔伽、蹲兽、套兽。嫔伽为女身鸟状仙女(人头鸟身的神鸟),蹲兽有九品,分别为行龙、飞凤、行狮、天马、海马、飞鱼、押鱼、狻狮、獬豸。嫔伽高0.6尺到1.6尺不等,蹲兽高0.4尺到1尺不等。宋代蹲兽用双数,最多使用8枚。套兽用于殿、阁、厅堂、亭榭转角子角梁端,套兽径从四寸到一尺二寸不等。
常见的宋代屋面瓦件
知识点4:清代屋面瓦件(琉璃瓦件和布瓦)
清代屋面瓦件根据上不上釉,分为琉璃瓦件和布瓦。
(1)琉璃瓦件,琉璃瓦件包括筒瓦、板瓦、勾头、滴子、正脊筒子、正吻、垂脊筒子、垂兽、戗脊筒子、戗兽、仙人走兽、套兽等,种类繁多。明代规定为十样瓦,清代头样和十样瓦不常用,规定为二样至九样瓦。
琉璃博脊构件
布瓦尺寸
常见的清代屋面瓦件
知识点5:江南《营造法原》中记述的屋面瓦件
《营造法原》的瓦材多是对唐宋瓦件传承的提升,对厅堂类房屋一般采用板瓦,又称蝴蝶瓦、合瓦、阴阳瓦等。殿庭之类房屋,规模较大者,可将盖瓦改用筒瓦(长1.2尺,筒径6~7寸)。蝴蝶瓦是各种房屋所常用瓦材,但盖瓦和底瓦尺寸略有差异。
《营造法原》盖瓦尺寸
注:《营造法原》中,1尺=275mm
《营造法原》底瓦尺寸
那么,为何要在屋脊上放置走兽呢?小编先从屋脊“防雨流入”说起
步骤一:
脊顶用“筒瓦”以相互叠压的方式盖住。
步骤二:
用铁钉将瓦片钉死,防下滑。
步骤三:
在铁钉头上加盖“钉帽”,防淋雨生锈。
步骤四:
由“钉帽”逐渐演变,走兽们从此在屋脊上“站”了起来,并逐渐变成了一种特定的规制。
这些走兽由哪些神兽组成呢?
以太和殿垂脊走兽为例
排在第一位的却是“人”不是“兽”
1、仙人
传说公元前284年的齐燕之战,齐缗王大败,面对追兵在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危急之中,一只大鸟显现,帮助他渡过大河,逢凶化吉。
仙人之后带领着一队走兽。
2、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皇帝都号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3、凤
凤凰是飞兽中最有地位的瑞鸟
是皇后的象征
4、狮
狮子生性勇猛,是兽中之王
也最常作为大门两侧的护门兽
5、天马
马自古便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既能当做坐骑
也能拉车载货
匠人希望马能长上翅膀
6、海马
当然不是这个
是水里能飞的这个
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在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7、狻(suān)猊(ní)
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喜烟好坐
所以也常出现在香炉之上
狻猊钮缠枝莲纹铜盖炉
8、狎(xiá)鱼
传说能驾云降雨的海中异兽
灭火防灾小能手
9、獬(xiè)豸(zhì)
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
是司法公平公正的象征
獬豸冠——古代执法官吏的法冠
也用作官服“补子”的图案
10、斗(dǒu)牛
传说为一种镇水兽,与狎鱼作用相同
在皇宫重要大殿的屋脊上都是
一位仙人带领九个小兽的
“仙人走兽”组合
次要一点的如中和殿、交泰殿则为七个小兽
厅堂、配殿只用前面五个小兽
御花园的小亭上只有三个小兽
一些院墙上就只有一个龙兽
那么
哪里的走兽最多?
答案就是
太和殿
由于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所以要比保和殿、乾清宫规格更高
走兽也就更多
为了区别开来,这儿的走兽多了一个
11、行什
因为排在第十位,所以被称为“行什”
是长着翅膀、形似猴子的压尾兽
与雷公极为相像
有一种说法是希望得到雷神的护佑,从而免遭火患
传统古建筑屋顶一般分为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庑殿式屋顶几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屋顶样式,都要解决屋面之间结合处的覆盖和装饰,以保证防风遮雨的功能。这样就出现了屋面上的正脊、垂脊、戗脊、岔脊等,古代匠师在解决功能的同时,更注意了它的艺术处理。由简单的式样逐渐发展成形式多样的各种脊饰。汉代建筑以雄浑粗狂而著称,以平脊为主,同时出现了“反宇”翘角,在屋面上装饰动物形象。正脊中间常装饰凤鸟、火焰珠;正脊两端出现了鸱尾,垂脊上出现了起翘装饰。这些装饰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
来源:中国古建筑